汪静雯
晴窗云雾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时,晨雾仍笼罩着世界。高耸的建筑似空中楼阁,上层的玻璃泛着闪烁的光,而底层却被一片模糊的白雾包围,恍若空中楼阁。
品一杯清茗,拾起桌边一本诗词。在书中,感受“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旷远无边。抬起头来,窗外的雾气笼罩着世界,路旁的树似嫩绿的水草,若隐若现。双眼似覆上薄纱,清晰的事物也变得朦胧、虚无。书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感同身受。
窗外清风拂过,群山重焕光彩,如海边的波浪,此起彼伏,层层叠叠。和煦的春光甜蜜,盎然的香味扑鼻。茶尽,心境如雾散后的天际,明朗而烂漫。
骄阳似火
空气开始有些燥热和不安,日光毒辣地射在身上。整个人顿时心浮气躁。案桌上的功课,只觉是一摊烂泥,稍加触碰便会满身嫌弃。
随手翻开一本散文集,身旁的烦闷被温柔牵走,尽是平静。听朱自清叙说父亲的背影,饱经沧桑却步伐坚定,手中的橘子似有千斤重,满是心疼与深情。与余秋雨开启《文化苦旅》,路过黄沙漫天的金字塔,走过万里巍峨的长城,寻过高耸伫立的铁塔。即使只是手捧着书籍,身处在四四方方的屋子,思绪却无限辽远。悟一段林清玄的清欢,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从路边的石头里看出比钻石更吸引人的滋味。以清净看世界,以欢喜过生活。心似四月天的甘泉,澄澈而清明。面前刻板枯燥的数学题笼罩着魔力,再次将我吸引。
夕阳落款
洁白的云醉在了天空的怀里,脸上显出微醺的红晕。碎云四散天際,由浅黄渐渐染成深红。飞鸟缓慢绕过枝丫,寻找停驻之地。经历一天的劳累,我已精疲力尽。
打开柜架上的小说,世间冷暖在眼前浮现,心也不似以前那样困倦消沉。只见空旷海面上一艘小船荡漾,老人用尽全力刺向水中,那是《老人与海》的英勇和无畏。又见钟楼上丑陋的敲钟人与美丽的女郎共舞,那是《巴黎圣母院》的遗憾与无力。再看吴邪与张起灵下盗古墓,冲破机关,几次险些丧命仍一往无前,那是《盗墓笔记》的惊奇与勇气。合上小说,思想开始打破枷锁,冲出牢笼。沉重如铁的头,也变得轻松欢快,满身疲惫消散。
月到天心
冷冽的月光铺满大地,微小而繁密的星晃着光,带给单调的夜空些许活力。不久乌云遮月,小雨开始淅淅沥沥滴落,渐如密密麻麻的网,将世界笼罩。我坐在阳台上看车水马龙,万家灯火。
与现代文学相遇,感受现代人的匆忙与现实:有多年好友越走越远的无奈;有年轻一代子女和父母的冲突与矛盾;有在繁华和喧嚣中迷失自我的心酸;也有远离混乱,独隐江南小镇的闲适。通俗易懂的文字,与自己有些许相似熟悉的经历,让我放下一天的紧张,细细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窗外雨声渐轻,明月重现光辉。安然入睡,一夜无梦。
浮生物语
书籍如同大千世界中遇见的路人。有的微笑着向我招手,教我不浮不躁面对生活;有的如惊鸿一瞥,仅是一眼便乱人心弦;有的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轻言细语一生得失;有的是稚嫩童真的孩子,充满好奇的眼里尽是希冀。
偶然的邂逅,也可带来心灵的触动,或深或浅,或喜或忧。纷繁的书籍,在不经意间,于脑中划过长长的痕迹。我便带着那些或轻或重的烙印,继续前行。
(指导老师:唐锐)
评委在线
闲散读书,遇见世界
作者的境界不同,文章的高下立判,这是毫无疑问的。文字不会隐藏,胸中丘壑自然会在文章中显现。很多时候,我们写文章、看文章,其实都是写自己的追求,写自己的性格,写自己的困惑。而读者看文章,大约也就是看的别人的追求、性格、困惑,再与自己印证,得到认同,或者弃之不顾。
作者当是有高境界之人。她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营造出自我完整而独立的读书追求,追求无功利状态下的阅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安静、博大的精神世界。
特别要提及的是文章的结构,从清晨、白昼、黄昏、夜晚四个时间段,来对应不同的书籍和所得,有无招胜有招的功力,所以飞花摘叶,浑然天成。难得如此美文,难得邂逅如此世界。
(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