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跨越“九重山”

2019-09-25 06:13徐焱贺兴梅
当代党员 2019年17期
关键词:城口县鸡鸣名校

徐焱 贺兴梅

4月,读初二的邹铭结束了他的“城市留守儿童”生活,从重庆主城区的一所重点中学转回了城口老家的中学。

为此,邹铭的妈妈黎娟纠结了一年多。在重庆主城区的重点中学读书,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让黎娟心仪,但读初中的儿子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也不可或缺。

黎娟的纠结随着重庆师范大学城口附属实验中学的出现而渐渐消失。这所成立不到两年的学校,凭借优质的软硬件实力,很快就征服了众多城口学生的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这和重庆师范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落后的城口县,重师大城口附中正是城口教育借力高校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果,其落成让城口每年约3000名学子不再异地求学,当地百姓称赞它是“任河边的教育航母”。

而今,这艘“航母”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城口有座九重山,通过借力高校名校资源打造“教育舰队”,烛光跨越了一座座“九重山”。

一艘“航母”

3年多前,重庆师范大学对外联合办公室主任付长波接到校领导布置的一份“作业”:作为市纪委扶贫集团成员单位,重师大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对口帮扶的城口县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经过多次调研,付长波提交了一份名为“种子计划”的方案,他认为,帮扶就是要给当地老百姓埋下“种子”,送去希望。后来,在进一步提炼之下,方案最终定名为“烛光·跨越”。

“该方案最终确定帮扶从教育、科研、旅游、生态文明、电商等领域推进,而教育方面就是‘四个一,即重师大与城口共建优质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教中心各一所。”付长波说。

2017年,在市纪委扶贫集团的带领下,城口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师范大学签订首份合作办学协议,约定双方采取“协议管理、整体委托、自主办学”的创新模式,重师大城口附中由此诞生。付长波则主动请缨,成了这所边远山区中学的首任校长。

对于学校的硬件建设,城口县委、县政府投入了近3亿元资金。软件方面,重师大的智力资源则显现出了优势。秋季开学前,付长波特地请了7名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岗位能力素质考核,另外还请来了学科专家给老师们集体备课,并邀请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到城口交流学科教学的经验方法……

同时,重师大还组织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对重师大城口附中的课程改革进行专题研究,推出了“分层走班”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按照学科水平、学习能力和意愿被分为A、B两个层次,老师则根据分层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强化基础或增加梯度教学方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尽可能找到合适的学习节奏。

结果证明实力。在城口县2018年上半年期末统一考试中,重师大城口附中7门功课均居全县第一。

一方面是重师大的教育品牌,一方面是学校别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没过多久,重师大城口附中就声名鹊起,不少打算异地求学的城口学子改变主意留在本地就读,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学生家长前来咨询报名。

虽然办学时间不足两年,但如今的重师大城口附中已然成为城口教育界的“金字招牌”。

一座“富矿”

还未挂断电话,城口县鸡鸣乡中心小学校长邱文进的脸上就已满是笑意,电话是重庆医科大学的老师打来的。作为结对帮扶高校,重庆医科大学提出为鸡鸣乡中心小学建设心理咨询室。

让邱文进高兴的并不是学校硬件设施将得到升级,而是他提出的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想法得到了重庆医科大学的认可。

在邱文进看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许多村小的硬件条件已经有了显著改善,当前更需要的其实是师资队伍的提档升级。

“从去年夏天開始,四川外国语大学扬光社工中心的几名大学生来到学校,每周为留守儿童组织一场关爱和心理疏导活动,效果非常明显。由此我们也意识到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但系统专业地培训大批教师并非易事。”邱文进说。

令邱文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想要的,没过多久就成为了现实。今年初,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联合发起了“1+1+1”文明校园结对帮扶活动,三个“1”分别指一所高校、一所名校、一所村小。正是在这一活动中,重庆医科大学提出援建心理咨询室,满足了鸡鸣乡中心小学的需求。

和鸡鸣乡中心小学结对的另一个“1”,则是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刚结对时,恰逢谢家湾小学的“芬兰教育活动周”开幕,鸡鸣乡中心小学的6名教师受邀参加,通过几天的交流研讨,老师们直呼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而这只是结对帮扶的开始,之后的互动方式,两所小学也想到了一起。“接下来我们对鸡鸣乡中心小学的帮扶将主要聚焦在智力帮扶层面,鸡鸣乡中心小学可以选派教师到谢家湾小学跟岗学习,同时谢家湾小学也会派骨干教师深入鸡鸣乡中心小学开展专题教研活动,通过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带动鸡鸣乡中心小学教学质量提高。”谢家湾小学副校长罗凤说。

谢家湾小学的帮扶思路正切合鸡鸣乡中心小学的迫切需要。在鸡鸣乡中心小学语文老师谢纪英看来,名校教师在课堂之外的备课方式和思路设计很难学到,能够跟岗学习或是一起开展教研交流活动无疑是村小老师最期望的。

高校和名校的资源直接对接到鸡鸣乡中心小学,邱文进将其看作是提升教育教学软实力的“富矿”。“有高校和名校的帮扶,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团队还是管理团队,都能得到更快更好地成长,乡村教育未来可期。”邱文进说。

一支“舰队”

无论是坐落在城口县城的重师大城口附中,还是远在城口县城75公里之外的鸡鸣乡中心小学,都是城口借力高校名校资源打造优质均衡化教育的缩影。

近年来,城口县在借助各级帮扶力量的同时也主动出击,打开大门办教育,引进外界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任河边的航母”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在引领着城口教育快速前进。正如付长波所说,学校建在哪里不重要,关键是如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比如在城口县分片区打造的教学共同体中担负起“领头羊”的责任,比如通过教研活动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

此外,作为一所以教育见长的高校,从3年前开始,重师大就启动了中小学卓越校长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等13个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如今成效都十分明显。

城口县教育委员会主任滕远贵还透露,重师大城口附中接下来还将和位于主城沙坪坝区的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成姊妹校,城口的教师可以到主城校区顶岗锻炼,主城校区的老师也会到城口传帮带,从而使师资力量形成常态化流动。在这一循环的基础上,城口各个学校的教师还会进行内循环,由此一来,重师大城口附中今后将是孵化优秀教师的摇篮。

“今年,城口将继续坚持‘红色城口、多彩教育发展理念,进一步聚焦‘课堂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师资建设改革、资源布局攻坚、多彩学校培育、系统效能深化六大行动,为建设大巴山腹地教育强县打下坚实基础。”滕远贵说,凭借高校名校资源的助力,就可以打造一批优质学校,而优质学校也将发挥引领作用,使城口教育在均衡的基础上更加优质。未来,任河边将不仅有重师大城口附中这一艘“航母”,还将有一支优质的“教育舰队”。

猜你喜欢
城口县鸡鸣名校
鸡鸣驿
名校介绍
鸡鸣
鸡鸣与狗盗
新闻就在基层群众中
古道鸡鸣
城口县完成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田间测产市级验收工作
对城口县旅游发展情况的几点研究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