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相思万重意

2019-09-25 06:55陈晶晶
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书曾国藩家风

陈晶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看过春风尽头,听过夏蝉聒噪,体会着秋日肃杀,最后独一人受着冬日萧条,风雨尽,游子身在天涯,一纸家书,相思寄与谁?

一纸家书,满含着父母的殷殷之情。見字如面,白中泛黄的信纸上,父母略带着几分愁苦和无尽的关切,写下那一句句浓情于水的爱。远方征人的漫漫人生路,总要自己走下去。千里独行,不必相送,总是多了几分孤独。“凭君传语报平安”,莫不如“鱼传尺素”更有温度。《无问西东》里,沈光耀和母亲的家书独白,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吾儿,最近读书辛苦么?文章做得如何?不要太累,娘日夜盼你归家!”“儿很好,母勿念。文章每日都写,儿怎敢言累?”一应一答,两人落泪,几时可归?

一纸家书渗透着一家之风。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能使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字一句,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一一道来。家书是家风的一种很好传承的载体,可以让一个家族的风气渐渐铺展。

当然,一纸家书,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最好的展现。晚清名臣曾国藩,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他的《曾国藩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孕育真知良言,给后人以深深的启示。国家领导曾多次表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为只有重视家庭建设,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唤醒文化传承、情感传承的回归,才会让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而如今,面对未来,家书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

家书的力量,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在于其中饱含的深厚感情。不像诗词歌赋那般笔下千言、口吐莲花,却能纸短情长。在中国文化自信日渐增长的背景下,家书,那种微信微博所代替不了的粗糙质感下的淳朴,也一定会发扬光大。新时代的我们,也不要忘记家书的伟大意义,用家书来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故事。要有不忘初心的坚持,要有一颗民殷国富的责任心,还要有大人以及前人留给我们的那些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宝贵:担当责任、居安思危、恭敬谦和

愿每个人都能提笔几行于纸上,写下那些陌生的、难以开口的相思,让风揉碎那些相对时的缄默无言,带向远方的故乡。

愿每个人都能在家书里写好自己的故事,走好新时代的每一条奋斗之路。

一纸家书寄,万重意难平。

老师推荐

这是一篇以“家书”为话题的参赛作品,文章由唐朝诗人张籍的一首思乡诗入题,非常自然地切入了题旨。在行文中,作者围绕“一纸家书”阐述了四个层面的意义,家书中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家书可以传承美好的家风,家书展示了民族的文化,以及在新时代仍然可以书写伟大的故事。文章用“一纸家书寄,万重意难平”这十个字来收束全文,既照应了开头,又营造了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确实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指导老师:赵维荣)

猜你喜欢
家书曾国藩家风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曾国藩吃牢饭
家书( 连载一)
曾国藩背书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