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能力视域下青少年抗逆力提升路径研究

2019-09-25 01:58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社区

温 欣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 250103)

青少年抗逆力发展是青少年研究的经典领域。美国心理学会对抗逆力的定义为“抗逆力是人在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重大压力源面前适应良好的过程”[1]。Garmezy、Kolar、Michael Ungar、彭华民、田国秀、郭伟和等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为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撑。本文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视域出发,提出一种新的抗逆力提升实践观。可行能力是阿玛蒂亚森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提出的核心观念。他认为须用可行能力即一个人所拥有、享受自己所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来判断一个人的处境,而不仅是其收入多寡。具体到青少年群体,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①和防护性保护②等工具性自由能够帮助青少年享有实质的自由,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缺一不可。以可行能力提升看待青少年抗逆力提升,是实质的抗逆力提升,是当代青少年在新的社会境遇下的必然选择。

一、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社会境遇

(一)流动性的社会境遇

流动性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的显著特征,是当代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基本特征。刘炳辉将流动社会视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挑战,[2]流动性的制度和困境,为青少年政治自由和经济条件的活动造成了限制,是实现实质自由的限制。流动性社会境遇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分配的制度困境。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出现了由农村到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迁移的现象与特点。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谋生,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活境遇与发展条件都面临着新的变化与新的问题。有研究指出,中国每10名儿童中平均近4名儿童受到人口流动的影响。[3]社会流动带来的父母自我发展与子辈发展的资源冲突首先反映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与家庭监护的缺位。社会流动带来了资源配置的更加优化和家庭收入的增长,父母可以为子女创设更好的成长条件,但是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可能会出现以物质和金钱宠溺子女,忽视青少年精神需要的现象,致使部分青少年安全感、融入感不足,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能力较弱、甚至出现偏差行为。同时,由于社会的流动性,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流动或留守青少年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有限,他们有的长期处于隔代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生活缺“助”、社会缺“融”、心理缺“辅”、学习缺“导”、安全缺“护”的问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缺乏监管、支持的挑战。

二是社会隔离的人际困境。互联网作为流动社会的重要载体,虚拟的“孤岛生存”使当代青少年成为微世界的宠儿,亦是现实中的人际困局。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发展,网络成为当代青少年重要的沟通与交流工具。尤其那些在现实中缺乏安全感与存在感的青少年,那些无法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的青少年,那些缺乏相应监管与关怀的青少年,他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寻求自我认同与存在感。当他们在现实交往中出现问题时,就会选择躲在网络背后,逐渐淡出现实的人际网络。虽然世界共享信息,这些较少参加现实社会生活和人际互动的青少年却形成实质的社会隔离,成为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际孤岛”。

(二)多元性的文化境遇

文化的多元性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产物。吉登斯从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主体反身性[4]三个机制说明现代性的动力机制。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维沃尔卡将全球化的影响视为社会生活的关键因素,他断言“经济全球化影响着我们的存在”,[5]无论是就业、文化坐标抑或是价值观。与传统相比,当代青少年面对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文化环境,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渡期,对多元文化欠缺有效的甄别,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丧失社会参与的机会和防护性保护。多元性的文化境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冲突困境。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各种复杂、冲突、时空融合的多元化信息触手可及,社会转型期的各种价值文化冲突加剧。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激烈交锋。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青少年,处于不同文化融合和激烈碰撞的时代。市场经济与全球化带来经济繁荣、信息爆炸、市场原则的同时,也带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等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价值观念。自媒体与互联网的发达,容易使青少年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容易导致认知和角色行为的混淆,形成自我认同危机。

二是文化下流趋势。“下流社会”是三浦展对当代日本青年的总结。他从对日本青年消费的研究中,发现青年向下流动的趋势,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下流阶层”[6]。受日韩的“御宅文化”“腐文化”“丧文化”“佛系青年”影响,当代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也出现了消极的亚文化现象——随遇而安、不思进取、虚度光阴。“肥宅”“佛系青年”等等在青少年群体中备受推崇。例如曾流行一时的“蓝鲸游戏”,青少年纷纷加入“死亡小组”,以完成死亡任务为宗旨;《中国有嘻哈》中嘻哈歌手对性、毒品等的歌颂,备受青少年追捧,将其视为“自由与爱”等等,这种不良的青少年亚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巨大的挑战。

文化的多元性对青少年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又可能会带来选择的困难甚至是偏差,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认识和研究当代青少年,必须从社会多元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层面加以理解,从产生偏差行为的历史、文化根源进行分析,才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青少年行为,找到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

二、可行能力视域下抗逆力提升的视角

抗逆力的提升既需要青少年个体的自我保护,更应从青少年发展环境的维度,从提升青少年自我保护可行能力的角度,构建当代社会、文化境遇下青少年工具性保护,从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和防护性保护等层面提升其应对社会变迁和文化多元的可行能力,实现实质的抗逆力发展。

通过对比抗逆力概念发现,不同视角下的抗逆力强调的侧重点存在着差异:特质论是早期抗逆力研究的成果,主要实现了“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向;结果论强调抗逆力的功能和作用,是抗逆力理论的实践取向;过程论则强调抗逆力提升的社会生态视角取向,强调抗逆力提升的多系统介入。从可行能力提升的实践层面入手,应从能力观、时间观和制度观层面把握和拓展抗逆力提升视角。

(一)能力观:发挥自身的可行能力

逆境是文化性的,对逆境的理解——是否是逆境、逆境是否可以改变以及逆境的意义——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悲观、消极地对待世界,一切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不可逆转的逆境从而丧失信心,自暴自弃。青少年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在困境中坚强、乐观、努力地解决一个个问题,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成长。抗逆力不仅是能够动用多少资源,更是在逆境中对可行能力运用的信念。青少年对政治自由的信念、对经济机会的信心,对社会参与的信仰和防护性保护的信任,是判断其可行能力发挥的根本标准。

(二)时间观:发展的视角看能力

在实践中,青少年在遭遇困境和创伤后,往往需要时间复原和向前发展。一味强调正向思考只会让正向思考逐渐走向失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是对抗逆力理论的滥用。当青少年在成长中承担了巨大的逆境,过度强调战胜困难就会忽略青少年情绪和复原的时间,可能会造成因过度强化能力的知识压迫。在创伤中未复原的个体被认为是“没能力的”“不懂事的”甚至是“失败的”,这是与抗逆力的初衷相悖的。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抗逆力提升,强调以发展的视角看待青少年的抗逆力发展,将人本主义纳入抗逆力概念中,真正从青少年的需要出发,促进青少年权益保护与发展。

(三)制度观:外部保护的制度构建

抗逆力不仅是个体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潜能,还包括存在于各个系统内的能力与潜能,特别强调制度保护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中的作用和责任,这是可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负有责任和基本义务进行系统性和工具性制度构建,确保可行能力的发挥。国家宏观环境的构建、社会积极文化环境的营造、学校多元发展目标的培育和家庭抗逆力的提升是促进青少年发展可行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重构抗逆力社会工作实践框架

可行能力提升是实质抗逆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以下从实践系统、内容、场域三个维度,重构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抗逆力实践框架。

(一)识别四个基本系统

识别四个基本系统是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除了直接的助人者之外,服务对象及其环境、其他与青少年相关的行动力量在青少年可行能力发挥中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作用,在助人过程中不断互动,提升青少年的抗逆力水平。

1.识别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青少年是服务对象系统,即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区系统等中观系统和社会宏观系统是明确的社会工作服务目标系统,即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一方面要将青少年视为主体,视为问题主要责任人,是可行能力构建的第一主体;另一方面,服务对象抗逆力的提升,也需要通过改善目标系统的功能,强化家庭、学校、社区对青少年可行能力之参与机会和保护制度构建的责任与义务。

2.识别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需要助人者在服务开展中主动识别、整合对促进青少年抗逆力提升具有功能的系统,形成整合的抗逆力提升行动系统。例如,环保组织、商业补习班、商业青少年素质拓展组织、新闻媒体、学校社区周边商户等等都可能成为行动系统,和助人者一起努力,达成服务目标。行动系统是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基本系统,助人者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构建与整合,实现系统间的联动,为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参与机会和保护制度实现保驾护航,有效实现服务目标。

3.强化改变媒介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是提供直接青少年服务的主体,即学校或社区中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及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等,是整合四个系统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政治自由、经济机会、参与机会和保护性保护制度构建的责任主体。但现实中,往往没有给予承担相应工作的主体独立的地位,甚至和行动系统混淆。例如,在中国,大部分学校没有社会工作者,辅导员承担着社工的工作的同时也兼任其他学校事务性工作,分身乏术,使其缺乏整合各个系统资源的意愿和精力。强化改变媒介系统的整合功能,要求共青团、民政部门、学校等与青少年有关的组织能够为改变媒介系统开展有效服务提供岗位、资金、活动的时空等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同时也需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工作者等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改变媒介系统的功能,摆脱单纯行政性、常规性服务的束缚,开展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类策略性服务,从实质上提升青少年运用和发挥可行能力的意识和能力。

(二)确定抗逆力提升内容

抗逆力提升本质是青少年不断自我实现,摆脱匮乏性需求的约束,正向成长的过程。抗逆力的提升必须以青少年的需要为本,在满足其匮乏性需求的基础上,激发其成长性需求,让成长成为可能。

1.匮乏性需求满足。作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和爱与归属对于青少年克服生活中在学业、人际交往、亲子关系、职业发展等重要阶段的挫折和困难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健康状况,稳定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等直接对青少年的乐观感、自我效能和归属感产生影响。唯有满足其基本的匮乏性需要,才能建立其积极的自我认知,激发其自我实现的动机与潜能。

第一,提供防护性保护。作为未成年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因素,改变媒介系统须不断整合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为青少年提供积极成长环境。家庭层面,父母应建构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家庭生态系统,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学校层面,应构建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同辈关系,特别是应预防校园欺凌、性侵等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在社区和社会层面,也应构建起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社会文化氛围,防范侵犯青少年个人权益事件的发生。

第二,提供实质经济参与。传统的教育以课业为重,提供实质经济参与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被普遍忽视。唯成绩论,缺乏培养青少年生活和职业技能的意识和动机。一方面,应通过合理期待激发青少年实质经济参与的意识。合理的期待不仅适用于青少年学业的期待,也包括生活与职业技能提升等多重期待。学习生活和职业技能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为青年期的经济参与奠定基础,属于实质经济参与的范畴。另一方面,应通过教授经济参与技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经济参与的内在动机。例如给予青少年一定的零花钱,让青少年在了解理财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规划自己的花费,培养其理财的能力。

2.成长性动机激发。自我实现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即不断克服对匮乏性需要的束缚,摆脱对儿童时期来自外界安全感的渴求,逐渐从“自我”出发,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理想。促进青少年自我实现的目标,一方面需要降低匮乏性需求的吸引,另一方面则要激发成长性动机,增强成长本身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这个过程无疑来说是充满挑战、挫折和焦虑的,因此亦需要专业的助人者通过外在条件的改变,激发其内在成长动机。

第一,提供社会参与机会。社会结构的固化降低了其成长和社会参与的内在动力。清晰、稳定的社会参与规则和广泛包容的参与机会,一方面使青少年理解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与规范,减少、避免社会流动和文化多元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向上流动的动力机制,青少年不断走出自我的安全区,进行自我探索。“有益参与机会”的讨论与确定需要青少年的主体参与。青少年有权参与并决定他们社会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唯有青少年广泛参与讨论的社会参与机会的提供,才能够真正激发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组织归属感和掌握自我命运的乐观感,从而不断克服困难,逐渐走向自我实现。

第二,政治自由保障。政治自由在青少年群体中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的参与和社会议题的表达自由。通过建构青少年正向的社会链接,提升青少年社区治理参与与社会议题表达的自由。一是构建同辈群体社会链接,即由学缘为主的同学群体;第二,构建邻里社区社会链接,即以地缘为主涉及到不同年龄、行业的邻居群体;第三,构建以业缘为主的社会链接,参与社会实践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在此过程中,构建以“助人”为核心的链接,培养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丰富抗逆力提升的场域

青少年需求的满足需要外界给予。理解青少年生活的场域,对于满足青少年匮乏性需求,引导和增强青少年的成长性动机至关重要。青少年生活场域即是抗逆力基本系统行动的空间,又为提升可行能力提供工具性作用。从青少年的生态视角出发,抗逆力提升主要包含学校、家庭和社区多场域,需要根据不同场域的特点、结构、功能发展适切的抗逆力提升策略。

1.学校场域抗逆力提升。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在青少年身体、智力和人格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学生智力的提升,忽视青少年心灵的塑造和培养。那些学业成就低落的青少年,相对缺乏老师的关注和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成长的动力,转而用不遵守纪律、逃课等越轨行为吸引成人注意力,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过分对成绩的关注,也使部分青少年社会交往和应变能力等成长需求受到忽视和抑制,缺乏有效的心理及情绪健康的防护性保护和社会生活技能提升的机会,在遇到挫折时自暴自弃。

学校抗逆力提升计划须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与年龄、兴趣相符的服务计划,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理清学生群体面临的主要现实匮乏性需要。亲子、情绪、人际关系、学业、职业发展和婚恋等青少年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为青少年发展提供防护性保护。第二,开展以团体工作为核心的专业服务,通过同伴教育和培育同伴支持系统,实现以提升支持与关怀为核心的抗逆力提升计划,激发青少年潜在成长性动机与需求。通过团体的方式,用正向的亚文化取代消极、负面的亚文化,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引领,从而提升其归属感为核心的抗逆力。第三,要与学校团委等青少年工作的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在学校管理体制和功能下,教学安排相对密集,开展青少年抗逆力提升服务,必须构建基于学校系统的多部门联动的学生服务机制,才能保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场域抗逆力提升。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具有不可逆性,社区则为变迁中的青少年提供支持,社区亦是青少年政治自由与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反复重申“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将社区视为未来居民生活的重要共同体。社区是青少年社会参与和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社会空间,是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推动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平台,发挥社区的功能,将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关键元素——归属感、乐观感和自我效能融入社区,将青少年视为社区社会治理的有机力量。

社区抗逆力提升须培养青少年社会参与和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建立高期望,促进以青少年抗逆力提升为核心的社区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第一,社区抗逆力提升应以提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抗逆力提升计划为核心,以志愿服务为依托,以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感为核心的抗逆力。第二,社区服务应将青少年家庭视为重要的服务单位,为社区家庭提供社区参与的机会。第三,要构建“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项目-学校系统-家庭系统”联动机制,推动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资源整合,实现青少年抗逆力“全过程”培养。

3.家庭场域抗逆力提升。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基础、依托、支持、教育和引导等功能,是满足青少年匮乏性需求的基本场域,也是促进青少年成长性动机与需求的第一动力。但运用“青少年-父母”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对满足青少年的需求,提升其抗逆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父母视为需求提供的义务客体一方面客观忽视了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责任,另一方面也使匮乏性需求满足的核心在于爱,二元对立青少年需求满足缺乏质量。而将家庭视为整体的策略更具有可操作性。家庭抗逆力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应对与适应性的过程,它是一种整体的力量,同时也会对家庭成员产生深刻的影响。与个体抗逆力相比,家庭抗逆力以整个家庭组织作为单位,探讨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或过程。[7]家庭抗逆力的提升是青少年抗逆力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家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干预,提升家庭抗逆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适应成长过程中的危机事件,促进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发展。

与学校抗逆力提升和社区抗逆力提升不同,开展家庭抗逆力提升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一般缺乏相对独立的场域,受中国“家丑不可外扬”传统的影响,家庭抗逆力提升主要依赖于转介,通过学校、社区、医院等的转介开展服务。开展家庭抗逆力服务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应主动建立与青少年相关生态系统的有效关系,促进转介;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充分收集青少年家庭不同子系统的资料,而不仅拘泥于某一个系统;第三,关注家庭的结构,掌握恰当的进入策略并开展以增进正向沟通为核心的家庭抗逆力提升计划;第四,应将家庭作为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社会发展机会的重要媒介。

4.个体抗逆力提升。强调外部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责任的同时,青少年自身对其健康成长亦具有重要责任,且青少年具有成长与自我实现的潜能和需求。外在环境的改变亦须以个体认知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中介。根据抗逆力理论,抗逆力的提升需要个体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不是天然形成。因此,本文将个体抗逆力提升视为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重要策略,青少年需要努力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完善自我,自觉自发地拓展、应用可行能力,提升自身迎接、战胜逆境的能力,实现健康发展。

个体抗逆力的提升有如下要点:第一,关注青少年的潜能,以优势看待青少年的成长。以优势看待青少年的成长意味着关注青少年个体对于困境的诠释而不是一味评估和诊断,青少年诠释和重建的过程即是复原的过程。第二,应结合艺术治疗的方式,例如利用绘画、音乐、陶艺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从青少年发展阶段而言,游戏和艺术是青少年的天性,是走进青少年内心的重要途径。第三,非伤害原则。遗忘、逃避、合理化等等都是人在面对创伤时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对人的保护。所以,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应“随时评估”,切忌在没有把握时挑战其心理防御机制,造成二次伤害。

四、结论

青少年的需求与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个体和家庭的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的。面对流动性的社会境遇和多元性的文化境遇,青少年发展需要全新的实践框架指导。可行能力视域下的青少年抗逆力提升框架,以当代青少年需求为本,整合青少年发展系统的各个行动力量,以提升青少年经济参与、防护性保护、参与机会和政治自由的多元工具性自由,以可行能力提升建构青少年实质抗逆力提升的实践框架,为青少年在当代复杂环境下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框架。

注释:

①社会机会是指社会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

②防护性保护是社会的安全网,包括固定的制度性安排和临时性应需安排,以防止受到影响的人遭受痛苦甚至死亡。

猜你喜欢
青少年家庭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