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浩?汤珂?余艳琴?艾德敏?谭玲
随着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来临,解决贫困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根据荆州市丰富的旅游产业,通过分析目前荆州市旅游业精准扶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精准扶贫为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在精准扶贫理论的支持下,与贫困地区旅游的特征结合起来,使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强调扶贫对象收益。荆州市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存监利周家嘴、程集,洪湖瞿家湾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一、荆州市旅游业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一)资金注入不足,旅游开发程度低
荆州市由于财力所限,政府投入相對较少,外来投资融资的渠道不畅,微薄的资金投入对于荆州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与保护效果无法呈现。荆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却一直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资源的整合都有待完善。目前,荆州市旅游资源开发量较少,形式单一,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也出现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因资金匮乏未能对旅游资源进出成片开发,造成景区分布过于分散,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荆州古城的相对开发量较大,但城墙景点的开发仅有门票规划,只能作为初级的观光游览。
(二)配套设施基础建设欠缺
荆州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在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荆州市虽然交通便利,但是2012年才通高铁。长期落后的交通发展与旅游业难以配套,严重阻碍了荆州市的旅游发展。
荆州大部分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比较滞后。以荆州古城为例,仅只有占地狭小的花台商业圈,周围交通拥堵相对严峻。荆州古城距离楚王车马阵车程3小时左右,由于公交频率较低,选择自驾者居多。部分景区的道路交通状态和旅游环境较差,并缺乏专用旅游线路和大型停车活动场所,造成了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的问题。
(三)旅游市场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
荆州是我国城府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垣,历史古城作为华夏文明的有效载体,它凭借其特有的人文特征、淳朴的生活方式、悠久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厚的文化氛围为广大游客所喜爱。现在的古城墙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依照旧基重建,历经20个楚王,达411年之久。在荆州这片土地上成就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伟业;上演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失荆州”的历史史诗;留下了“石首桃花红军村”、“江陵沙岗‘红军衔”的革命传奇。由于忽视了综合手段对旅游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城内古建筑破坏严重,荆州古城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旅游市场弱势明显,难以激发游客的旅游动力和潜在的旅游消费。
放眼荆州周边旅游城市,它们都对本地旅游开发的主导方向进行了明确定位。如襄阳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随州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作为自己的旅游品牌。荆州文化旅游的主题定位并不是很明确,未能突出荆州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这将直接影响到荆州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形象,关系到荆州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如何定位荆州文化,彰显荆州文化特色,是荆州旅游扶贫发展之首要。
二、荆州市旅游业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体设计与宏观调控
荆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资金原因,旅游开发投入程度不足。在发展旅游扶贫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个人或企业,往往也是力不从心。因此政府必须积极有为,发挥着主导作用,以精准扶贫理论的指导,旅游开发机构的设立、投入资金的筹集等等都需要政府进行整体设计和宏观调控。
一方面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进行招商引资,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政府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特色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力宣传旅游景区 ,实施招商引资,为旅游扶贫开发注入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旅游业精准扶贫的长久发展。
“政府主导、专家论证、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四者相互结合和优势互补,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开发者的积极性,又能使政府扶贫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大其他扶贫工作中,同时有效地减轻政府的运营成本和管理负担。
(二)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扶贫区域可进入性
第一,加强基础交通通信条件的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基础交通设施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同时还需要重点修建贫困地区的基础交通,合理规划公交线路,拓宽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联系交流,为旅游者进入贫困地区和在贫困地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最终达到有景区的地方就有公交达到,有景区发展的地方就有贫困人口而受益。第二,加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六大要素建设。旅游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因此还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荆州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得住游客。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配套设施都需要完善。立足荆州,加快“万达式”游娱购一体的商场建设步伐,制定餐饮和住宿标准,统一规范行业标准,提升旅游消费档次,刺激游客的消费能力。游客在获得满足的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突出特色,科学定位,景区带村扶贫
荆州市集三国文化、楚文化、水文化为一体,在诸多文化中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定位,构建“一主多元”的定位格局。既能体现荆州地域特色,又能包含荆州诸多文化甚至闻名全国,“楚国故都”定位最为合适。同时从 “三国文化”、“楚文化”和“水文化”入手,打造三条精品特色旅游主题线路,带动周边贫困地区的参与旅游发展。其一,以三国文化为主题,开发整合荆州古城景区资源。内环线通过线路规划,将玄妙观、开元观、博物馆、三国公园、关帝庙等景点串联起来,增设电瓶车浏览:外环线以护城河为线,可增设仿古游船,游客沿线可观赏金凤广场、九龙渊公园、关公雕像等景点。同时游客可步行或乘马车游览城墙线。其二,以楚文化为主题,开发整纪南城、熊家冢及八岭山古墓群等景区资源。整合资源,修建南城、烽火台等基址;加快熊家冢古墓群建设速度,保护现有古墓群,集合当地森林资源特色,开辟楚文化特色森立公园。其三,以水文化为主题,开发整合荆江大堤沿江观景带资源。沿江十里画廊、万寿园,98 抗洪纪念亭的水文化旅游线路,将万寿园与公安北闸风景区相连,形成新颖壮观的荆州长江大桥与三八洲绿岛的特色景观。
三国文化、楚文化、水文化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将会带动荆州区、监利县、公安县等八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景区开发必定会增加周边地区就业岗位和相应的消费需求,贫困人口可借势完成一批就业脱贫,创业脱贫。
三、结语
尽管荆州市在旅游扶贫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于旅游扶贫中的“硬骨头”要正视它,但我们需要努力找到相应的方法克服、解决它,从政府角度需要在旅游扶贫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从企业角度需要发挥企业效应,早日助力荆州市旅游脱贫“摘帽”任务。(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PPT战略的鄂西旅游扶贫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1324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