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四法”

2019-09-24 02:15操志兵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四法课前预习新课程

操志兵

历史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提升历史学科教学效率?

优化课前预习环节。课前预习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在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出发,在优化课前预习环节的同时科学设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轻松、高效预习中不断呈现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以“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例。教师要在把握、落实“以人为本”等新课程理念中科学解读“春秋战国的纷争”的知识点,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制作课前预习视频。学生则在班级微信群、QQ群中及时下载教师上传的预习视频,独立完成对应的预习任务,提升自主预习效率。

创设良好情境。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深入剖析教材、学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学生进行层次化互动、交流,让学生準确理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重点、难点,在新知识积累中不断提升历史学科知识层次。以“三国鼎立”为例。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借助多媒体多样化优势作用,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中创设良好的“三国鼎立”课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融入情境中与历史近距离接触。同时,教师还要科学设置问题,并将其贯穿到创设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以后,要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交流,在引领、指导中让他们有效思考,在分析、解决中准确理解并记忆“三国鼎立”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教师要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构高质量历史教学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效思考、探究、实践。以“对外友好往来”为例。教师要对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水平、认知层次等进行分析,然后整合“对外友好往来”主题内容,结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科学制作电子课件。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法、角色扮演法引入课中,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有机结合,在深化、整合课题内容的同时科学设置课中实践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深化教学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之一。教师要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在深化教学实践的同时科学设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比如,在学习“侵略与反抗”单元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等内容,科学设置课后实践作业,如模拟报道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在夯实历史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多方面发展学生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南湖中学)

特约编辑  詹学伟

猜你喜欢
四法课前预习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优选雏鸡四法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体育课引“趣”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