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 郝敬宾 刘昊 李宝林
摘 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一流研究生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现阶段研究生指导中存在研究生分配不均、跨学科研究指导难度大、导师组或课题组制度等问题。本文从导师组成员构成、创新型研究生课题选择、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过程管理、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导师组制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导师组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优越性。
关键词:导师组制 创新型研究生 培养机制
近年来,各高校按照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研讨工作,纷纷把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一流研究生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1]。目前,中国在个别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如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领域。但是,在航空发动机、芯片等很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超越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人才来源于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因此,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方法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研究生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师生双向选择引起的研究生分配不均。在师生互选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比例不协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指导研究生较多的导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分配到每个研究生身上,存在着大量的师兄带师弟的情况,这样很难保证指导研究生的时间和质量。
第二,跨学科研究方向的指导难度较大。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逐步提高,高校的科研方向逐步朝着高度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2]:一是跨学科性,二是创造性,三是知识多元性。因此,综合型、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对指导老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储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第三,现阶段导师组和课题组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导师组或课题组是中国研究生指导过程中主要的模式,但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3]:其一,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导师制度,很容易造成导师组成员之间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行为。其二,导师组或课题组下各个导师之间的职责未必明确,从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导师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导师组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目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在借鉴传统导师组制的基本原理对研究生培养必要性、模式、机制等问题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为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和片面,本文探讨了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期为推广导师组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建议。
首先,导师组成员构成要合理。目前,大多数课题组或导师组学科构成、知识结构单一,其成员都是来自本课题组毕业生留校组建起来的,从而限制了课题组或导师组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不利于解决复杂的工程或科学问题。因此,导师组成员需要有不同的学科结构,老中青结合,这样对于培养创新型研究生至关重要。
第二,课题选择是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课题的选择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工作内容,选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广度和深度。不管课题属于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课题都应该结合生产实际,其应该来源于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工程或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该工程或技术难题中存在的科学问题。该科学问题解决的同时,会惠及其他相关的工程和技术难题。
第三,课题研究中的过程管理。在研究生的课题进行过程中,导师组成员需要在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中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导师组成员的优势。另外,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同行实验室参观学习交流,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第四,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多且存在利益、价值多元化的趋向,因此导师组制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对于保障研究生培养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研究生过程指导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因为涉及各交叉学科的内容,对导师组成员的指导原则需有一个清晰的分工和组合。导师组成员和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由于研究内容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需要各导师和学生的配合协作,因此成果归属需要明确。
总的来说,导师组制作为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不仅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而且契合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首先,导师组制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研究生。导师组成员在不同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等方面各有优势和特长,从而有利于學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及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第二,导师组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在导师组制中,不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访和争鸣,有利于导师知识面的不断扩展及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第三,导师组制的互相配合和指导,能够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和技术难题背后隐藏的科学问题。
结语
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研究生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师组成员构成、课题选择、过程管理、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导师组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指出了导师组制作为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方法具有的优势和特长。
参考文献
[1]梅伶.“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课程群建设[J].科技视界,2016(13):73-74.
[2]高磊,赵文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特性、动力及模式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32-36.
[3]孙政荣.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87-89.
作者简介
杨海峰(1981—),男,籍贯: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