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2019-09-24 00:59杨淑华
职业·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中职学生

杨淑华

摘要: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供给方是学校教育。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结合中职学生现状,从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内容和路径上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二径三段五步”培养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中职学生 职业精神培养

在校期间对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尤为重要。宏观上,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各类职业教育文件都明确地提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培养。微观上,中职学校也认识到了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不断地探索职业精神培养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笔者主要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结合中职学生现状,研究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内容与途径等。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职业精神是职业人对自己所从事职业内在的一种精神信仰、支柱和动力,是在对职业道德规范深刻认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和行为特征。它外化为一个人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等。一个有职业精神的人,职业理想是明确的,职业态度是端正的,职业责任是清晰的,职业作风是优良的,职业道德是过硬的。职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对职业的认知后的学习培养和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职业精神培养的供给方是学校教育,其作用的对象是学生。需求方是社会和企业,需要职业精神的劳动者。供给方和需求方只有在趋于一致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平衡,即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培养,就业后很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就能得心应手地走上工作岗位,就会克服工作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成为企业和社会所欢迎的劳动者。如果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不一致,供给方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或者说学生职业精神不符合社会和企业对职业精神的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次品或者废品,那么学生就业就成了问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现状

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供给方,中职教育本身就是就业教育,理应担负起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使命和责任。

目前供给方培养的学生状况如何呢?有一部分学生到中职学校来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因为成绩差上不了高中,孩子又未成年,家长迫于无奈找个地方让其长大。学生没有职业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没有任何期待。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门技术将来好挣钱,但没有职业规划,没有职业认知,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一无所知。有的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后,频繁跳槽,不安心工作;有的经常迟到早退旷工被辞退;有的吃不下苦,受不了气,稍有不顺就辞职,有的不愿出去找工作,在家啃老……这对用人企业是一种损失,对学校形象是一种损害,对学生自己也无益处。

供给侧方中职学校的职业精神培养情况如何呢?一是培养的途径单一,目前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主渠道在德育方面,从课程设置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但对学生职业精神方面涉及较少。二是职业精神的内容上比较空洞,理论多,可操作性少。三是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或灌输,或简单的案例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职业体验和主动性。所以必须从供给侧方进行改革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内容和方法。

职业精神的需求方是需要有职业精神的劳动者的企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精神呢?为此笔者曾对笔者学校毕业生安置较多的15家企业的25位管理人员做了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职业精神,其中敬业精神与责任感排在第一;25位管理人员中,有20位都觉得学生最缺乏的是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占80%;其次是职业作风、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态度,有18位都觉得学生缺乏,占72%;而职业道德的比重相对要小一些,有5位认为学生缺乏,占20%。这与学校德育课程一直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关,忽视了职业精神培养。

无论是作为职业精神培养供给方的学生和学校还是需求方的企业都表明,必须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改革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内容和方法。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

职业精神的内涵丰富,承载的内容也很多,尽管每个行业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之处。

1.培养明确的职业认知和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建立在职业认知的基础上,是对职业认知的升华。只有在对职业认知比较清晰的基础上,才能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有了远大的职业理想才不会对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感到迷茫,甚至放弃职业。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对自我的认知模糊,对职业没有什么认知,自己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标不清楚,所以工作后茫然,频繁跳槽。如果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认同感,就会有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告诉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不要被挫折和失败所打倒。

2.培养高度敬业精神与职业责任感

敬业精神与责任感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90后和00后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没吃过苦,没受过累,没受过委屈,没经历过挫折。在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享受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缺乏责任感,喜欢使小脾气,任性。他们不爱劳动,畏惧困难,不思进取,缺乏耐心,拈轻怕重,功利性强,不敬业乐群,干一行,厌一行。对工作稍不满意就走人,没有责任感,这也是企业最头痛的。所以在校期间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明白职业不仅是一种劳动,挣钱获取利益,要对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敬仰,爱岗敬业,要珍惜工作,树立责任意识,要投入情感去工作,有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培养扎实的职业作风和职业纪律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纪律约束。目前中职学生最大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涣散,不刻苦,不认真,迟到、早退和旷课。工作后突显适应不了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频频换工作。有的学生半年内换了四五个工作,不是抱怨管理严格,就是嫌领导苛刻。对从事的工作马虎大意,不注意细节,缺乏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更谈不上钻研了。还有就是合作精神差,生怕自己吃亏,生怕多干活,工作前先讲条件等。所以在校期间必须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自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作风。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以德为先,德技并修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比较重视德和技,但往往在具体操作中就出现重技轻德现象。有的宣扬“一技在手,什么都有”,明显的重技轻德。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永不言轻的话题,且加强其培养的时效性。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途径和方法

为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并形成常态化、长效性的机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从职业精神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入手,笔者学校推出了“两径三段四维五步”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仅供同仁参考。

1.两种途径

通过在校期间中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要求每位学生利用寒暑假对所学专业的岗位进行调查、走访,写出心得体会。

在課外活动,同时定期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职业人到学校开展各种有关的职业精神的讲座和交谈会。

每位学生参加一两个职业活动模拟小组通过小组组织各种职业任务活动,比如导游讲解小组,会计工厂模拟小组、数控加工小组,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培养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这主要是模拟培养。

2.三个实习阶段

充分利用中职学生观岗、跟岗和顶岗实习三个实习阶段具体实战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即“三段”。

首先,观岗实习阶段,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初步奠定职业认知和职业理想;其次,跟岗实习阶段,让学生通过职业体验,建立起职业情感和职业作风,知道应有的职业态度。最后,顶岗实习阶段,践行职业精神,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

3.五步教学法

在职业精神培养教学方法中,采取给出职业模拟情景、提出工作任务、制定解决方案、小组合作执行、师生总结评价五步法即“五步”教学方法。通过“五步”教学法改变传统的灌输法和机械简单、枯燥的教学法。给出相关职业模拟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相应的任务或者设置问题,学生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且记忆犹新。小组合作实施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小组总结,学生和教师给出评价,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中职学生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