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
摘要:在北京职业教育不断更新发展的新形势下,衍生了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使得电气类专业课程也开始随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以新型信息化技术与云平台为载体,在传统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思路进行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建设,以此提高电气类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据此,本文主要以《PLC应用技术》为例,对基于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电气类课程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形势;电气类课程;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9-0154-02
在科学技术快速优化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已经逐渐发展成了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主要生活生产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各阶段、各层次教育教学则已成为顺其自然。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衍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与水平显著提升,教学资源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丰富,而教育资源之间基于互联网实现有效衔接,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时学习并反馈,其具备个性化、公平化等多元化特性,因此备受高职院校与教育工作者青睐。而中职院校电气类课程想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必须就时代发展特性为依据,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优化,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自身人才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 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1 开放性
信息化教学并非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其具有比较突出的开放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开放性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基于网络平台进入教学资源系统,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地学习课程。另外在教学资源系统中,存有丰富的仿真实验与虚拟实验等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学习机会,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知识性缺陷,扩展学生视野。其二,信息化教学方式属于开放性课程建设平台,既能够给学生提供多元化信息化资源,又可以促使教学、科研、生产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1.2 创新性
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给课程教学提供多样化教学资源,而教师可以就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合理选择有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专题项目,促使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探究,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中去。学生在进行专题项目探索的时候,还可以将网络信息资源全面利用起来,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1.3 建设性
信息化教学主要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使得教学时间与场所不受任何限制。因为网络信息实现了高速传输与共享,因此,学生能够学习各种电气类课程相关的知识,以优化完善学生知识体系,扩展学生思维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得信息化教學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
2 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职电气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教学理念落后。当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以及理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从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两者间的密切联系,这就表明教师忽视了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低。其次,教材内容分配缺乏科学合理性。尽管市场上与PLC应用技术相关的书籍非常多,但是并非所有书都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而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教材相对偏少,其中大部分中职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实践环节匮乏,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阶段,根本无法切实满足中职院校教学需求与特性,致使具备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再次,教学模式和方法陈旧。在新形势下,教师依旧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并未依据社会时代发展要求以及企业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而传统教学模式是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以蓝墨云班课为载体的课程信息化建设
课程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在课程教学中,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传授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组织、管理、方式、考核评价等相关要素全面实现信息化,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讲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而蓝墨云班课就是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师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APP,便可以创建班课,而学生下载安装则可以加入班课,成为班课成员。教师以此平台为辅助可以进行多样化教学管理,即课前推送教学资源以供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则可以进行一键签到、交流互动、作业布置、学习效果检测等活动,在课后则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批改作业,并给予意见反馈等等。而学生以此平台为辅助可以网上提交作业,并查看成绩与修改意见。通过蓝墨云班课APP,教师能够实时查看学生学习的详细记录,并全程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以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利用蓝墨云班课APP这一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特定教学活动简捷化,使得学习活动更加形象生动,进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4 基于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的电气类课程信息化建设
在PLC应用技术课程中引进蓝墨云班课,以实现新形势下中职院校电气类课程的信息化建设。PLC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对于课程侧重点的理解无法全面透彻,难以做到举一反三。而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载体,学生能够不限时间、地点反复查阅知识点和技能点相关资源与视频,从而深化理解,巩固学习效果。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实现即时性与有效性,不受任何外界条件制约,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信息化平台,具体教学过程架构如图1所示。
以云平台为载体,以信息化方式为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把信息传递环节放置到课前,较难的知识吸收内化环节则安排到课堂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促使学生在执行任务之前能够做好准备工作,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共同合作,突破重难点,课后进行巩固与反馈。以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项目为例,详细设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划分为三大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
4.1 课前准备即信息传递阶段
在课前,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传输课件、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学生登录云班课平台,领取任务,明确要求,下载资源,自主预习。教师实时跟踪并监督学生学习进程,遇到难题时,可以上传到答疑解惑讨论区,教师和学生在线交流讨论,教师给予相关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所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并在课堂上详细阐述讲解,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率与水平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4.2 课中教学即知识吸收内化阶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进行学习。以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项目为例,教师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头脑风暴活动,对学生学习进程进行详细检查。教师以学生表现为依据,进行加分,学生获得经验值,将此融合到课程评价中去,再由教师点评,分组完成任务。在任务过程中,学生分小组合作,在线探讨,并拍照上传。教师对讨论区进行实时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并上传相关教学资源到云平台,而学生使用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阅读,有利于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给予正确指导,针对性阐释讲解。在完成任务之后,各个小组把设计成果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讨论区中,加以展示。教师创建任务或作业,把对小组提交的成果进行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或学生互评的方式,在完成评价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相关功能,选出两名学生代表小组回报分享。
4.3 课后巩固反馈
在课后,适当安排拓展练习,增加难度,巩固学习效果。根据学习疑惑,学生可以查阅教师上传的设计视频,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互相学习。
4.4 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辅助,突出了基于课程教学信息化资源,所以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明确指出教师既要准备好课,又要在课前开发知识点、技能点等视频信息化资源,搜集丰富的信息,合理组织安排教学环节,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以实现师生积极互动,实时反馈与点评,以此优化教学设计,促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其次,利用云平台进行教学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所以,高职院校校园网硬件配套设施必须健全且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选取网络状况良好,可以同时支持整个班级顺畅上网的场所。再次,云服务平台是以移动智能设备为载体开展课内外教学活动,所以,必备工具是智能手机。当前,智能手机已经全面普及,但是在教学中依旧存在个别学生忘记带手机或者其他故障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在课前进行充电,并准备好公用充电器,确保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蓝墨云班课上倡导学生用手机学习,也造成了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偷偷聊天和玩游戏的不良现象,需要加强注意。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北京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电气类课程实现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作为机电类专业核心课程,PLC应用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对此引进互联网技术,采取信息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与信息化素养,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文芳.基于云平臺的“PLC技术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93-94.
[2] 姚燕.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7,31(3):63-66.
[3] 展明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4(3):191-192.
[4] 刘春雅.高职电气类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8,34(8):29-30+68.
【通联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