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峰
1.跑步,坚持不懈。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赤裸着上身,光着脚跑步,除了极个别的日子和特殊天气,从不间断。孩子们能跑完连成年人都很难完成的42.195公里的马拉松,说出来真有点骇人听闻。老师说,他们不会让孩子哭着跑马拉松,一切都建立在心甘情愿的基础上,跑马拉松的目的不是争高低,而是让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跑得更远。
2.用登山代替春游。很多幼儿园春天不去春游,而去登山,每年爬山的次数多达20次。海拔1000米的山对于他们来说,是入门级别的。等到孩子们5岁的时候,周边的山基本上就都被孩子征服过了。登山也是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培养了丰富的感知能力,还让孩子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征服高山的经历,将成为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成就。
3.泥浆浴。日本一部分幼儿园的院子里会有一个长4米宽3米的池塘。池塘的泥是老师从周围山上挖来的,上方搭上一个棚子,一到下午,孩子们就来玩耍了。老师把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涂上泥巴,孩子们就欢呼着去泥塘玩了,有的孩子因为急着进去玩,一个劲地催老师快涂。
4.保龄沐浴。孩子们在泥浆里玩够了之后,要进行一场“保龄沐浴”,三四个孩子站在一起,老师离他们一米左右,将一桶水泼在孩子身上。冲击力之大,有的孩子会被水花冲击得坐在地上,像个保龄球一样,所以叫保龄沐浴,孩子却像真的在打保龄球一样开心……“老师其实是爱我们的孩子的,让孩子吃点苦是好的,我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家长们都这样说。
5.运动会没有冠军,不分年龄。幼儿园也会有大大小小的运动比赛,但是整个运动会,基本不设单人冠军,只有团体冠军,这样一来,没有孩子再拘泥于单人的成绩和名次,每个孩子脸上都有为团体而战的笑容。
6.“生动”的如厕教育。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大便教室”,老师会假扮成“大便先生”亲自给小朋友授课。手工课上还会带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大便”,并告诉孩子哪种大便健康,哪种不健康……大部分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会自己上厕所,如厕教育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7.重视食育。在日本,老师会引导孩子细嚼慢咽,吃饭的过程大致分为三部分:“快乐进食”“感恩的心”和“参与意识”,引导孩子吃饭的同时培养感恩、节约意识。民以食为天。保育园的老师们也说,饮食教育如果做不好,不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更会关系国民整体的素质。所以幼儿园对于孩子们的饮食教育极为重视,食材也会选用最好的。
8.最接近自然的环境。日本有很多幼儿园是很特别的,他们没有大大小小的玩具,没有明亮堂皇的教室,有的只是一个最接近自然的环境:小木屋、沙地、泥塘……大家管它叫“enrich环境”。园长说:“没有玩具,让孩子处在一个丰富的环境中,是比给孩子买玩具更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处处费心,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玩不腻的环境。”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