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 李俐依
830000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是因为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导致相应区域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发生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较多,比如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相邻的3 个关节松动或移位均可导致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应用,一般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本研究对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26~72岁,平均(43.18±6.95)岁。试验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5~71岁,平均(43.09±6.72)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使用针灸治疗:选取的穴位主要有夹脊穴、肩外俞、肩中俞、天宗穴、手三里、秉风穴、肩井穴等。针刺时不同穴位使用不同的毫针及针刺方法,其中风池穴使用5 cm 的毫针斜向患者鼻尖进针,患者有紧滞感后停止进针;肩中俞使用3.33 cm毫针进行针刺,垂直进针直到患者感觉到酸麻胀或感觉进针困难时停止;夹脊穴使用5 cm毫针进行针刺,针刺时向颈椎倾斜45°,其他穴位均采用垂直进针方式完成针刺,每个穴位留针20 min,每2 d给予患者1 次针灸治疗。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推拿治疗:患者保持坐位,医者身处患者背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掌根进行揉按,揉按的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按揉的部位以肩颈部和背部斜方肌为主,推拿过程中医者应不断指导患者保持放松状态,持续按揉直到患者感觉局部肌肉温热。同时,还要选择患者的穴位进行点按,其中穴位以风池穴、肩井穴、手三里、合谷穴、曲池穴、神门穴、少海穴为主,按压时用拇指指腹完成,力度以患者感觉到酸痛为宜。另外,还要给予患者头部旋转活动,医者一手置于患者的枕部,另一手肘部扶住患者的下颌,然后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向上提拉,并轻微地进行左右来回旋转。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评价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颈肩部和上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疼痛明显改善,颈肩部活动范围明显增加;③无效:疼痛及颈肩部活动范围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根性疼痛、根性肌力障碍、腱反射改变和颈部活动受限等为主,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开展日常活动,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非手术方法与手术方法均有应用,在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下一般能让其病情得到有效改善[1]。中医上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应采用活血通络的方法。针灸和推拿均是中医治病的常见方式,其通过对特定穴位和区域的针刺及按揉,通常能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2]。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针灸治疗的穴位选取以夹脊穴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肩中俞、肩外俞和天宗穴等穴位,并针对每个穴位使用不同的毫针和进针角度完成对患者的针灸治疗,以此起到舒经活血的效果,从而让患者的局部症状得到改善[3]。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纯使用针灸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疾病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患者治疗后还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穴位和局部推拿治疗,其中推拿治疗主要是对患者的背部斜方肌进行推拿,并对肩颈部相应的穴位进行点按,以此起到缓解疼痛和通络活血的作用[4]。根据临床实践,针灸推拿属于理疗方式,其对患者造成的刺激较小,且患者在治疗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耐受性相对较高,对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很大帮助[5]。
本研究对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