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文龙 宋广山
李平先生艺术简介
李平,1961 年3 月6 日出生,大学毕业,书法专业。首都职工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职工书画协会理事,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油画作品在北京市职工书画展获金奖。
1976 年开始学习素描、油画。后拜师中国实用美术学院院长崔栋良老师学习装潢设计,师从石景山区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侯增信老师学习素描、油画。
1981 年油画作品获辽宁省美展三等奖,2004 年作品获“纪念抗日战争60 周年书画一等奖;2009 年油画作品人选北京市美协举办“新人新作展”,作品在中华世纪坛6 次展出。
2014 年14 幅油画全国劳模肖像作品,被市总工会永久收藏;2010 年、2016 年两次举办个人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法制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曾作专题报道。2006 年作者被评为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书法作品入选“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李平在画展前与作品合影
李平为嘉宾介绍长幅绘画作品
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存在着一些美丽的风景,哪怕只是一些残缺的片段,都让我们在忙碌中、在这钢筋水泥堆耸的城市中,保留着一点纯真和美好。而艺术家们就是通过他们手中的画笔,在画布上呈现出内心风景的人,试图抓住内心偶尔闪现的灵光,来描绘我们完整的梦境。他们笔下的风景蕴涵着这种强烈的情绪,那些风景是有思想的,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把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精神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几十年来,李平冲破藩篱,通过美院油画系学来的材料技法,系统、有效、高调的创作出了一幅幅鲜活的作品。
1961 年3 月,李平出生在辽宁丹东一个军人家庭里。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幼年时,家中那帧父亲穿着军装的照片,在李平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父亲英武的形象,至今在他的心中还是那么深刻,那么记忆犹新。
也许在他心灵的沃土,早已扎下艺术的根。八岁那年,当他在邻居家看到一幅毛主席的素描画像时,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站在那幅画像前,一站就是大半天。那幅画像对他的启发很大,他一边认真地观察欣赏着,一边暗暗地在心里立下了要成为一名画家的目标。
但是当时没地方学习,也没有启蒙老师,他就把想画的东西都看在眼里、记在脑子里,常常用树枝在墙上、用石头在地上画一些花、鸟、动物、人等形象,大家看完都说很像。这让他涂鸦的信心更足了。上小学后,他的美术课作业都是大大的“优”。他还喜欢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鸡毛信》《列宁在十月》《草原英雄小姐妹》……那上面的人物,都让他很痴迷,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研究人物的造型、神态。他常常喜欢拿着连环画,在作业本上描摹,经常本子揣在兜里,上学也要放在书包里,很多小人书都被他翻破了,大概画了几十本,画完就被同学们一抢而光,被他们贴到各自家里的墙上,这让他当时感到非常有成就感。那个年代,他还十分喜欢看《百花电影》杂志,看人物封面、电影海报,画当年那些著名的电影明星,于洋、王晓棠、孙道临、陈强、赵丹、田华、陶慧敏,都成了他笔下的人物,本子上到处是他们的素描,一个个活灵活现,神态逼真。
上初二时,他开始画身边的人物。记得有一次他给同学朱世伟画了一幅像,让全班同学看,大家都认为画的惟妙惟肖,这让李平更加自信,在人物绘画方面,一发而不可收。
父亲看到他这么喜欢画画,十分支持他,就托当地装潢设计研究所的一个书记,介绍认识了研究所的所长曲琦璋,曲所长是鲁美装潢设计系毕业的高才生,1980 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寓言选》就有曲琦璋画的插图。父亲让李平带着作品,向曲所长拜师。曲老师看了李平带去的作品,评价说:“画得不错,但路子不对”。于是,李平按照曲老师所教授的:“画画要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脏勿洁、宁过之勿不及。”以及“画人物画,要分几部分画,先抓整体勾勒、再抓局部细化”等绘画方法,逐渐地把他的绘画缺点都改正过来。他还和曲老师学习了画连环画,画多画速写和如何构图,从此养成了画速写的习惯。
拜师让李平吃到了甜头,他的艺术之路步入了正轨,绘画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后来,他又拜在曾历时六年多绘制中国工笔重彩绘画长卷《佛国众像图》的丹东画家于家德门下,于老师当时在鸭绿江造纸厂工会做美工,擅长画徐悲鸿先生的国画,靳尚谊先生的油画。那段日子,李平一有空就到于老师家中学画,没有画完,就向于老师把石膏像借回家继续画。回到家里,钻到只有几平方米又黑又暗的小屋里,一画就是半天。有一次,时值夏天,由于开着窗子,外面来了一股风,把立在桌子上的石膏像刮到地上摔碎了,这可把他吓坏了,要知道那个石膏像在当时售价已是24 元,结果他向于老师一说这事儿,于老师却并未显露丝毫在意的神色,这让他很是感动,更加用心地向于老师学画。在于老师的工会俱乐部,他不仅学习画电影广告,还学会了画水粉画。记得当时他学画了一幅4×6 米的电影广告,内容是《七品芝麻官》,于老师看了直说好,从那时起,他开始创作大幅的水粉画电影广告。给他记忆最深的是,他曾和于老师合作创作了展现著名影星斯琴高娃形象的大幅油画作品。
那段时间,他还在曲老师那里结识了著名画家贾平西,贾平西先生的绘画作品在个性及诗化的立意上令所有欣赏者张目并达成共识,他在国画的绘画方法中加入了几何形画法,这让李平受益匪浅。
中学毕业后,李平来到丹东宽甸县青椅山大队插队,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带着激情来到了青年点。白天割豆子、收玉米,虚心向当地农民学习农活技巧,但是一有空闲,他就掏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画上几笔。晚上,就为农民画像,这样一来,和很多农民都成了好朋友,热心的农民朋友把好不容易弄来的野鸡、野味、土特产都送给他品尝。
插队结束,他回到丹东待业,又来到于家德老师的俱乐部,向于老师学画,正巧当地银行到于老师那里找美工,于老师推荐了他。起初,来人嫌他年龄小,不想要他,可一看到他画的大画,立刻就向行长推荐了他,就这样他被特招进了当地的工商银行,经过培训,被分配到储蓄科搞宣传。虽说,那时他的画画得好,但是字还拿不出手,最初是找银行赵桂芝老师来写,后来就下决心开始练字,美术字、黑体字、宋体字一起练,渐渐写得有模有样。当年,他创作了一幅《积极储蓄 支援四化》的两米大画,受到了省行领导的赞扬和高度评价。并准许他经常出差,到各地写生,这让他眼界大开,创作内容更加丰富。
那时期,绘画给李平带来了很多高光的时刻。他当年为丹东市工商银行篮球邀请赛画的宣传海报,被印刷了几百幅,在全市的大街小巷张贴;同时他拍摄的许多图片,被丹东电视台采用;19 岁的他,成为在市美展获奖的最年轻的画家。
但是,李平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始终追求着更高的艺术境界。1980 年,在妻子高雁的支持下,他来到了首都北京,在各大美术院校学习进修,广拜名师。
综览李平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将真实的现实生活与艺术的想象虚幻完美融合,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性和隐喻、象征等手法巧妙结合,缔造出寂静、神秘、沉思般的画面,抒发着一代人对于生活的思考。这一路走来,他保持着艺术家的敏感,赋予写实油画以新的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营养的汲取是其作品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他能够在同时代人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艺术虽然是美好的东西,但从事艺术的道路充满艰辛,需要相当大的恒心、毅力,要有能吃苦、敢吃苦的精神,很多艺术天才都是这样在坚持。没有哪种艺术可以一蹴而就,对体系复杂的油画来说更是如此。李平从事油画创作和研究的几十年,每一个脚印都坚实有力、义无反顾,他固守着不为俗人所喜,亦不愿强合人意的绘画理念,只求质朴、率真。他说“艺术是艺术家自身对世界的理解,是心灵的写照,不能从众,不能被伪形式所绑架,我在绘画的过程中,只将自己的感受与体悟展现在作品上。真正激起心灵涟漪的石子是绘画本身和自身的情感,而不是喧嚣的外部世界。”故此,他的作品没有浮躁与功利,唯有宁静与脱俗,深沉与自省。
来到北京后,因为父亲是军人,他更爱创作军人题材的作品。他对共和国的元帅和将军,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笔下的领袖人物、元帅和将军形象,既有形象又有笔墨,内容和形式统一和谐,表现得极为成功,充分刻画出了共和国元帅和将军作为军事家的风采。2011 年,在纪念建党90 周年之际,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在展览上展出了他创作的国家领袖和部分将军的巨幅画像,展出油画、国画、烙画及摄影作品二百余幅,展览由当时的全国政协领导主持,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受到了同行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其中粟裕将军的巨幅画像,深受一位大收藏家的喜爱,当场和他确定了创作22 幅领袖、元帅和将军巨幅画像的合约。
2014 年,在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台湾陆军军官学校校友会和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协办的“黄埔情·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 周年海峡两岸书画展”上,他送展的七幅画像,得到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上将,台湾原陆军总司令陈廷宠上将,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解思忠,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郭青石等人的肯定,共同在他创作的周恩来总理的画像前合影留念。
农民工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正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这个亿万之众的群体如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加速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记录这段历史,画出他们的生活“盛会”不正是有良知的艺术家们的责任吗?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么一群面色黝黑,衣着不整的宏大队伍。当然记录下这个创造奇迹,创造时代的阶级,也是需要艺术家的胆识与气魄的。2005 年当许多艺术家一味沉溺于原有的路数,做些狗尾续貂的事情时,李平就开始冲破藩篱,寻找自己的创作路数了。他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里找出创作的路径,拍摄了近万张的各种形态的农民工图片囤积于自己的资料库里,抢占了先机。他用近十年的时间创造了大量的农民工题材的艺术作品。其独到的视角及艺术表现手法,记录着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历史现象,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他的农民工系列作品,用笔大刀阔斧,追求神态自然,色彩大胆奔放,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中西融合、勇于创新,随心所欲,自成风格。他耗时一年之久创作的反映农民工生活的作品《等班车》,从服饰、神态、举止表现开来,无论是坐姿、站姿,都刻画得活灵活现,如见其人。作品在北京各大工地展出,深受农民工朋友的喜爱,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艺术的追求上,李平始终坚持艺术创作要有伟大的思想这一准则。他说:“伟大的思想不一定在某个正式场合出现也不一定要在一个人的象牙塔中闷着,而很有可能会在即兴的集体智慧中诞生。仅仅说重视‘最近’和‘当下’而不是‘过去’和‘传统’不足以概括现代性的特征。还必须结合下面的因素——他起步于神性,权威结束的地方。一件因袭和临摹前人的作品,除了能唤醒人们对传统的记忆外不可能为当代人提供新的审美经验。我们无法想象一种艺术会通过因袭和临摹沿袭下去,一个时代有它特定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这种特定的时代精神会通过那些敏感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们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段独特的生命体验创造性的表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
宋代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近代蒋兆和的流民图,都是以一种批评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来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面貌,李平的农民工题材画不正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调吗。有人要问当今表现农民工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吗,我要试问一下?谁能像李平这样切心切肺的画他们呢,李平认为农民工这个群体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边缘人物,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从他的画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工的喜怒哀乐,为此,很多评论家认为,李平走进了农民工的心;走进了他们的骨髓;也让他们走进了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要做的,是张开双臂,去拥抱生活和风暴。可以看出李平已经不仅仅是直面问题,而是身处问题之中,成为农民工的一员,他所有的创作都关注了这样一个信念,主动置身于生活之中,他的敏锐的艺术感觉,冷静专注的创作态度,正是他一直站在中国现代艺术潮头的关键所在。
采访结束李平对我们说:“关于艺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古典里抽出精神,并不是复古,当代艺术所代表的是永不疲倦的追求批判精神:当代艺术一定要不断的抗争,必须为了确保自己成功而继续奋斗。”在此,我们真诚祝福他在艺术之路上谱出自己大写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