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红 张克信 陈晶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提到冰河世纪,大家很快会想到体型庞大的长毛象以及玲珑可爱的小松鼠。是的,地球生命中的每一特殊时期,都会有特殊的主宰者。
4.4亿年前,地球同样经历了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冰河世纪”。当时,许多板块向南半球漂移,并聚集在高纬度地区,形成冈瓦纳大陆;加上地球气候正处于极端寒冷期,冰川几乎覆盖整个冈瓦纳大陆,海洋表面冰山成群,低纬度地区(如中国南方)也受到了极端寒冷气候的严重影响。
虽然如此,生命依旧顽强。赫南特贝就是4.4亿年前“冰河世纪”的见证者。
赫南特贝生态复原(杨廷禄绘)
王家湾金钉子剖面的赫南特贝(Hirnantia)
腕足类的基本结构
赫南特贝属于腕足动物门,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系海豆芽的远亲,生活于4.4亿年的浅海海底。赫南特贝的形态和我们常吃的海鲜扇贝有些类似,具有2个硬壳,柔软的身体被包裹在坚硬的腹壳和背壳之间。
这个问题要追索到4.5亿年冰河世纪来临之前。那时,全球气候比较温暖,海底缺氧。尽管如此,生命不息,有些生物生活方式特殊,适合于在极端环境生活。比如现代深海热泉附近一般是高温、高压、黑暗、缺氧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仍然生活着大量嗜热微生物和虾类等。与之类似,在4.5亿年前的温暖、缺氧浅海就生活着一群浮游动物,比如半索动物笔石(是现代海洋动物柱头虫或杆壁虫的远亲)和原生动物放射虫。这些动物在海洋表面或者一定深度的水域中生活,它们具有很好的浮游能力,能避开海底的缺氧环境。
然而,大自然经常毫不留情地捉弄生灵。瞬息万变,地球温度陡然下降,以北非(当时不在现代的地球位置上)为中心的南极冰盖逐渐形成并向四周扩展。从阳光和煦到冰天雪地,原先适合于温暖海域生活的那群浮游动物遭受灭顶之灾,为后生者留下了宝贵的生态空间,身披硬壳的赫南特贝在严寒的冰海诞生。赫南特贝能战胜寒冷,并迅速占领冈瓦纳大陆周边浅海,甚至向低纬度地区扩散,以致于在地球历史上,赫南特贝成为分布最广的腕足动物明星。赫南特贝的这种扩散能力与其生理功能可能有密切联系,比如生育能力旺盛、浮游生活的幼虫具有强大的扩散能力、具有耐低温的软体特征等等。另外,由于气候寒冷,冷水洋流携带着丰富的氧气从南极向低纬度地区运动,使海洋充氧,赫南特贝贪婪地吮吸着氧气和细小沉积物。再者,因为冰川大规模形成,平均海平面下降100米左右,适宜于腕足类栖息的浅海陆架广泛分布,赫南特贝充分利用这些风水宝地,快速繁衍生息,成为4.4亿年之前“冰河世纪”的主宰者,在地质记录中形成介壳堆积。
经历了2百万年的“冰河世纪”,地球又一次迎来了“春暖花开”。冰川融化,海平面快速上升,海洋底部再次缺氧。俗话说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经历了2百万年的欣欣向荣之后,因为海平面上升、海底缺氧,赫南特贝难以忍受缺氧和栖息地锐减的煎熬,最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