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
[摘 要] 就目前来看,各地区已经逐渐重视起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这方面工作有着较强复杂性,但还未形成有效合力,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也越来越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增加了难度。
[关 键 词]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218-02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不论是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还是对农村经济的高效、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部门及其人员,要实现对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具有的显著优势做出准确把握,在培养农村基层干部、优秀人才以及致富带头人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培训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出深入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培训成果。
一、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不断强化意识观念
首先,要注重大农民教育观的树立。现代农业脱离了传统养殖业的概念,着重强调的是“贸、工、农”方面的有机整合。在此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重视大教育观的树立,以此来充分满足不同规格人才培训提出的各项要求,构建出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农民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基于此逐渐形成能够实现与农业职业教育、高等与普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工作密切衔接、互为沟通,真正体现出教育培训工作的多层次、多类别等特点。
其次,重视现代农民教育观的树立。对现代农民来讲,除了要具备农村劳动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文化知识与素质之外,还要重视具有长信精神、能力,且具有显著复合型特点的综合型人才的培养[1]。
最后,要注重为“三农”服务教育观的树立。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农民职业教育要做到始终面向“三农”。农民教育资源除了要为高素质农民的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之外,还要为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提供相应服务。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适当增加,以此来配演出更多高素质、高品质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办学方面,要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當地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
(二)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在转型过程中,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为了确保农民职业教育的优势特点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应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加大观念引导以及财政投入,对供给政策做出不断优化,从不同角度来对制度改革、创新突破口做出深入探索,以此来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讲,制度改革、创新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首先,要重视协调发展,把政府投资办学当作主体,同时各种办学形式协调发展;其次,重视农民培训,落实好各项规划工作,以此来促进农民职业培训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后,要提升农民职业教育产业化水平,通过对市场机制的科学灵活引用来优化中介服务结构的大力培育,以确保农民可以获得理想的教育培训与服务。这个过程中,需要构建政府主导的培训体制,教育的周期和投入都比较大,如果单纯依靠社会团体和私人团体难以提升相关培训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为了确保相关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需要引入新技术来培养农民的综合素养。在政府的主导以及各界的监督下开展教育。同时,需要构建职业培训体制,构建符合农村发展的培训体制,这样符合农民的立意要求,可以培养会经营、有技术和有知识的农民。同时,需要构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体系,需要覆盖整体,其中包括林业、牧业、种植户、养殖户等范围,进行分批次、有重点和有计划的培训。需要重视培训对策的应用,完善农业知识体系,改进培训措施,重视理论的同时强化实际应用。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培训,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空间,拓展受教育的平台。在资金投入方面,需要完善当前的农民教师师资力量并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并且根据相关情况有效开展职业培训教育工作。根据本地特点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首先,可以基于相关培训学校,构建农民教育网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这样可以有效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要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的各项要求做出充分考虑,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社会化以及规模化进一步提升提出的各项要求,使农民专业化、系统化以及职业化教育愿望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真正体现出便捷、实效等优势特点;其次,构建岗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3]。通过更好的完成在岗农民,不仅能够促进广大农村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能够有机整合各单位、各部门力量。
二、建设农民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平台
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有效落实各项教育培训工作,全面适应各阶段农民在学习、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路径。为此,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落实教育平台建设。
1.重视农广校三级平台建设。结合具体情况要有效构建、妥善解决媒体制作平台、扩散平台以及传输平台的科学构建,进而使农业科技方面的各类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2.重视整体规划的科学制定,从不同角度来开发利用媒体课件资源。基于表现形式、功能特点来讲,通常都可以进行印刷媒体、印象媒体以及计算机课件等三个类型。而对文化重视基础,提升学习培训条件,农民属于学习时间、场所都不固定的群体,他们首选的教育培训资源往往都是印刷与音像媒体,特别是后者,能够呈现出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更全面地适应农民认知需求。因此,就目前来看,当前的农村远程教育媒体资源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音像媒体。尤其是在农村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个性化认知需求的不断发展,网上学校的开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4]。
在课件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遵循行政主导、市场多元化恰当投入的机制与原则。各级政府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引导性、支撑性项目的有效建立,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体系。同时,基于对不同方面的综合分析来完成教学总体规划设计。基于对各类媒体资源内容的系统设计可以促使不同媒体资源逐渐形成互补状态,这样不仅能够确保资源建设能够充分满足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也能够为农民选择、应用提供一定便捷[5]。
三、优化农民职业教育惠农政策方面的建议
首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办学形式能够充分满足农民就地就近学习的各项需求,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低、效益高的特征,应结合具体情况,将其合理纳入到助学、免费政策体系当中。农广校中专教育的各项招生工作在具体开展中,应根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设计要求来给行统一电子注册,学生来源通常都是农村应届,或者是往届的初高中毕业生等。为了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公平性,使农民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各项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真正帮助其摆脱多种因素的限制。为此,国家应结合实际情况,以此来为各地农民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6]。
其次,针对农业电视学校的项目支撑来讲。应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实现对广播、互联网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科学灵活引用,进行空中、流动以及田间课堂的开办,以此来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能够走进乡镇、田间,这样既可以确保农村办学师资匮乏、无教材问题的妥善解决,也能够为农民学习提供一定便捷,这样广大农民也能够在不离岗、不离乡的基础上就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工学矛盾的产生。
另外,远程教学能够真正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呈现出低成本、广覆盖以及大容量等优势特点,也是政府办得起、农民学得起的一种教育,能够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大规模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这种农业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能够真正成为农民教育的伟大创举,是现阶段较为成熟的一种农民教育方式,能够为农民终身教育以及学习型社会的科学构建与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农广校在最初建立的时候就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硬件建设是一直都存在的弱项。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条件建设与项目支撑。首先,对农民教育实施主体没有一个体系的项目有力支撑这一问题要给予妥善解决。在讲解鼓励基层院校参与农民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确保培训工作能够体现出连贯、系统等优势特点,真正形成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体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农广校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利用、管理问题也要给予妥善解决。作为中央校提出的比较早且已经得到有效落实的一个项目,直通车项目在具体实施中应重视自身效益作用的充分发挥,并结合具体情况给予重新梳理,以确保其优势特点能够得到充分凸显。
综上所述,提升农民素质,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既可以为现代农业、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能够给和谐农村建设带来积极影响,同时还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完善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要求。因此,各地区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来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内容、环节做出恰当调整,以此来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弦,黄明田,高阔.基于双边合作视角的中德农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比较分析及政策启示[J].世界农业,2017(1):66-73,97.
[2]姜乐军.論职业教育在推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基于职业院校视角的探讨[J].成人教育,2016,36(12):69-72.
[3]胡越.新型职业农民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J].职教论坛,2016(34):32-37.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课题组.为了大地的微笑:针对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开展的调研成果综述[J].江苏教育,2016(24):7-17.
[5]张辉靖.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探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6]潘意志,程丹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云浮1000个农户样本[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4(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