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蓉
[摘 要] 通过对人力资本贫困理论、能力贫困理论、文化贫困理论等的分析,在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地区贫困状况入手,探索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使高职教育与扶贫相结合,着力构建“扶志、扶智、扶治、扶资”的精准扶贫体系。
[关 键 词] 贫困;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156-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贫困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贫困特性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整体贫困转向局部贫困,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物质贫困转向非物质贫困。根据我国贫困变化趋势,扶贫方式由粗放扶贫转向精准扶贫。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理应在精准扶贫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下聚焦“扶志、扶智、扶治、扶资”四大扶持,全面助力精准扶贫任务。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概念和致贫理论的提出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提出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有7亿多人每日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处于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中国贫困人口基数大,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扶贫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针对扶贫工作与时俱进地提出新思路——精准扶贫。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教育纳入“五个一批工程”中,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2018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提出“已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
(二)致贫理论分析
目前,国外很多学者已从经济、教育、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形成人力资本贫困理论、能力贫困理论、文化贫困理论等理论体系,相应提出解决贫困的对策,在眾多致贫理论背景对策中,无一不提到教育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1.人力资本贫困理论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本的累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真正途径。舒尔茨认为,土地不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而决定贫富的关键是人的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的提高对工业及其整个经济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增加更重要。所谓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而形成资本,主要表现为人拥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各方面因素。
2.能力贫困理论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提出著名的权利贫困理论,他在《论经济之不平等》中指出,贫困实质上是一种“能力缺失”。贫困不单是个体无法延续其基础生存,即个体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等公共资源被剥夺;更深层是指个体取得某种生活内容和取得相应的能力被剥夺,使个体缺失选择的权利和机会。阿马蒂亚·森认为物质贫困只是暂时的,而个体能力的贫困却是长期的。
3.文化贫困理论
1940年美国学者贡纳尔·默达尔指出,黑人贫困群体形成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即“贫困的恶性循环”。首先教育匮乏限制了就业机会,接着导致生活水平降低,最后带来了一系列医疗、食品、住房以及教育贫困问题,循环往复,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三)学院扶贫实践情况
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于2017年12月开始精准帮扶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南木达镇。壤塘县农牧民占85%,藏族占91%,县城海拔3285米,是阿坝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草地县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大、程度深、各类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素质性贫困突出。
学院本着“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思想,坚持贫困山区办学教育,坚持办职业教育,坚持关爱学生,全力助学成才,致力学生培养,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主要通过承办扶贫专班、帮扶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贫困学生帮扶等途径,在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科学可行的精准扶贫实践模式。
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但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仍然艰巨,后贫困时代的到来仍要求坚持继续扶贫。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扶贫方式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换的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及教育改革的自身需求,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急切建立一套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监督的精准扶贫教育体系。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
1.依靠原有信息数据,建立初期贫困学生数据库
在学生进校初期,依托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已建电子信息档案、持有《扶贫手册》的学生纳入初期贫困学生数据库;同时将学校所在区域内对接的贫困群体纳入贫困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识别出贫困对象,搞清贫困户的分布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档案,对贫困学生进行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同时也为政府部门、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搭建共享的扶贫数据平台。
2.科学划分贫困标准,多维度教育扶贫对象识别体系
目前我国衡量贫困的主要标准仍是通过居民人均年收入来进行,评价的标准太过于单一,实现不了全面识别扶贫对象。
3.充分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及时跟踪和更新贫困信息
在扶贫过程中应通过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扶贫的最新情况以调整扶贫方案和内容,全方位跟踪扶贫对象,从而解决扶贫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阻塞问题。
4.排查贫困对象,关注“边缘化”群体
目前我国扶贫对象主要是从国家划定的贫困县和已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定位,忽略了城市贫困家庭子女、难以统计监管的留守儿童和流动性大的随迁子女,这部分“边缘化”群体,由于排查难度大,处于夹缝中难以纳入教育扶贫体系。
(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优化贫困学生资助结构体系
目前,我国已建立较完善的“六位一体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基本能够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问题。但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东西差距问题,在解决贫困学生问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局限。因此,政府相应部门应根据贫困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补充政策,加大贫困学生教育政策扶持体系建设力度,优化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三)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加紧落实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
以高职院校为平台,依托地方政府帮助,在乡村振兴政策支撑下在贫困地区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劳动者素偏低,因此“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成为常态。
(四)精准分配教育经费,提高各学段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因实用性强、回报周期快被认为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通过数据分析,教育经费的增加对学生成绩提高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科学精准的分配教育经费将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提高教育收益率。因此,要建立差异性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动态检测贫困情况,形成扶贫学校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1.教育经费差异分配
在分配教育扶贫经费时应入校考察,因校制宜,對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质量、贫困生比例、师资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因校制宜实施差异补助标准。教育扶贫经费分配时可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保障教育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提高教育收益率,缩小城乡教育的发展水平。
2.全面覆盖,分学段教育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关键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传授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用性强、回报周期等原因决定职业教育中的高职院校被作为实行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鼓励创办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实行“双师型”教学模式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劳动力专业素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全面实施“精准化培养”,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只有拥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社会能力、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解决家庭贫困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办学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之一,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构建完善的实践体系,不断更新技术技能标准,适应社会行业企业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六)全面实施“精准化就业”,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并不具备优势,在就业竞争中甚至处于劣势,成功就业难度较大。良好的就业是解决贫困家庭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手段。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政策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组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比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身,合理选择就业或是创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参考文献:
[1]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之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赵红霞,王文凤.致贫理论视阈下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讨:基于国外经验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2):93-97.
[3]陈小荣.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的精准扶贫路径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149-150,152.
[4]于晶,祖国峰,孙福智,等.高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5):249-251.
[5]王攀,阳茂庆.对高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基于云南民族大学“四四五”扶贫工作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9(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