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2019-09-23 08:19马建勇朱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7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特殊性院校

马建勇 朱军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的调整,已经把高职教育定性为一种类型教育。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课题组从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并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模式的特殊性以及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以期抓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为推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    键   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60-02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网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网络大环境的迅速变化使网络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许多特点。目前,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418所,高职学生达1134万人,高职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传统意义上,高职院校一直被误认为是一种“层次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类型教育”。从经费投入、专业建设、招生制度,再到办学模式、培养机制等,都在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普通本科教育,而且无法形成自己的特有模式,致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难于适应国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前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创造了巨大的活力,需要我们立足时代、提高站位、把握使命,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重新认识并思考在新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社会教育实践,可以归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毫不动摇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本科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必然有一些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非常紧密,网络大环境的变革发展,必然带来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结构性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定会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迅猛变革的潮流中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一步步逐浪前行。根据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两个重要的文件精神,党和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界定职业教育是一种并列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式。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培养面向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和规范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普通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作为立足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针对性,更加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精神,积极渗透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在打牢思想品德、道德法规意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8年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7.7%和25.1%;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10.0%和10.6%。”这说明我国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高职学生在入校前或是入校后他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与网络密不可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学主体。高职学生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的中低收入家庭,他们几乎都是考不上本科学校才被迫选择读了高职。在传统观念上,高职学生被贴上了高考失败者的标签。他们大部分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自我认知两极分化,要么极度自卑,要么妄自尊大,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部分高职学生被迫选择职业教育,背负着强烈的就业诉求,然而网络环境下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产业升级的快速调整,加上市场秩序、网络监管尚不健全,使部分高职学生率先受到不良思潮的冲击。致使部分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内心浮躁;价值取向上更加功利化,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信息主要来自于网络,知识构成碎片化,缺少系统性,这就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挑战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着重因材施教、“因校施策”,不能简单地采用普通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一定要针对特殊的教育对象,探索实施不同的策略。

三、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

网络环境下促使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采用非常传统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学习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事倍功半的,很难适应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为高职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理论与实践并重,它的学制设定很多是“2+1”或是“2.5+0.5”,学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企业渡过,对于某些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学科专业来说,“校企联合培养、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很多是在企业或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而不是在学校的教室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联合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联合开发课程体系,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把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能力、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适应等内容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贯穿于在校学习、校内外实训、企业实习、培训和就业的整个过程。

四、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方面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化的发展,关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以及网络意识的研究,也为当下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更新注入了活力,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别于其它普通院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必须坚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養定位,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还必须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育内容上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术知识、普通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还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特别强调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团队协同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职业道德高尚,职业认同感强,德艺双馨,满足现代化企业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员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文)[EB/OL].[2018-08-20].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特殊性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新建本科高校”
论新建神佛造像在城市雕塑中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