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2019-09-23 01:42赵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7期
关键词:幼师职业道德心理学

赵飞

[摘           要]  不管在任何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教学目标,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此,在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有必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基于此,以职业道德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教学;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0-0096-02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下只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推动其健康人格发展,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将其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针对如何在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职业道德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职业生活中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换句话说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社会道德的体现。具体来说职业道德就是本行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一个行业在社会中需要承担的道德责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是根本的根本,从中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规模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学生进行选拔时,往往会将其道德品质放在前列,甚至很多单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超过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可以为其走出校门后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感后,他们在工作中会做到爱岗敬业,避免刚刚踏入社会由于缺少对职业的认识而产生不良心理,如无所适从或好高骛远等,形成正确的就业与择业心态,更好地规划其职业道路。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多元化价值观与家长溺爱下无法有效应对心理矛盾

当前社会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也会受其影响,他们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甚至出现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加上当下幼师收入不高的事实,严重阻碍了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树立,使其很难形成踏实求真的职业态度。同时从家庭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多为独生子,他们小时候享受着家长的溺爱,自信心膨胀,甚至还出现了好高骛远、自私自利的壞习惯,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与道德辨别力发展都受到了阻碍,这种情况下在面对职业道德的矛盾与冲突时,他们往往不会科学分辨,多数情况下会不知所措。

(二)学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阻碍了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落实

学校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方面:职业道德课程建设与对教学方法的应用。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课程建设不足,明显脱离了岗位实际情况,缺少针对性和专业性。当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专业技能教学占据大多数课程,尤其是舞蹈、美术或钢琴等学习效果明显的课程,学校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建设,而职业道德课程这种需要用长远眼光看待的基础课程被人们所忽略。很多授课教师都没有幼教的行业背景,并且对岗位职业道德的认知比较少,因此,其教学缺乏专业性与针对性,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道德教育领域新的要求和变化。从教学方法上来说,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整个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与体验,这是造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另外一个原因。和理论与专业课程不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熏陶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它需要坚持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课堂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深入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体验,他们才会有所感悟。但是非常遗憾,现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堂主要为说教,教师都是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很难落到实处。

(三)学生缺少对幼师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当下的中职生都是“90后”或者“00后”,他们兴趣广泛、个性鲜明,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模糊,缺少对职业的认同感,很多学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目的就是获得一个文凭,学习自觉性不高,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想进入幼教行业,宁愿转行做别的工作,甚至干脆在家中“啃老”。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己,不管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课程建设上,都有很多地方需要整改。中职学校作为学前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前儿童发展特征等多方面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二者之间的转换,中职学校应该注意学前心理学学科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作为学前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通过儿童心理学教学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渗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职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职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积极探究儿童心理学的心理倾向,通过调查得知,职校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都是盲目的,他们中多数学生的专业都是家长选的,一些学生则是因为看了招生简章的介绍报名的。所以,很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不大,鉴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只有对学前教育专业产生了兴趣,才会对幼师这个职业产生兴趣,只有产生了职业兴趣以后,再去培养规范的职业道德就非常容易了。

(二)从自我意识角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

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幼师这个角色,从而对学前教育事业产生无限的热爱。所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其中涉及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与自我评价等多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都缺少科学的认识,如一些学生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就是给人家看孩子的,不需要学得太专业,一些学生认为幼师就是在吃青春饭等。这些对幼师职业的误解多数都来自社会对幼师的偏见,源自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今后发展的消极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严重挫伤。有研究证实,正确认识幼师角色会影响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专业意识,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从而正确地定位幼师这一角色,从而对学前教育事业产生无限的憧憬与热爱。

(三)通过产生情绪情感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

一个人情绪情感的产生,主要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近年来,我国幼师工作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如幼师普遍工作量较大、待遇不高、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该职业的流动性比较大、存在较高的离职率等,在幼儿心理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修正自己在职业中的价值取向,逐步从简单地关注经济收入,逐步过渡到推动职业自我发展的层面上,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幼师这一职业的热爱,而不是仅仅将幼师看成是一种在社会上谋生的手段和方式,要将幼师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来经营。

(四)从性格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格

社会中不同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形成与其符合的职业性格。所谓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与职业相关联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特征,但是性格具有可塑性的特征,幼教事業对幼师的职业性格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根据这些要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职业环境中磨炼自己,不断重新塑造自己的性格,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师职业性格的要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职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是中职学校一项非常重要且艰巨的工作,学校应该多与社会、家庭寻求最佳合作,结合幼师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道德教育目标,深入了解中职生的思想与行为动态,并根据岗位实习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具体方法本文提出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职业兴趣,从自我意识角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通过产生情绪情感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从性格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格。总之,应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与中职教育培养目标需求,关注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最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陆艳琦,张倩,杨显辉,等.新形势下药学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途径研究: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为例[J].职教通讯,2017(5):75-80.

[2]曹三妹.内地西藏中职幼师班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策[J].亚太教育,2016(19):253-254.

[3]惠琴.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师思政课教学整合的分析与思考:以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为例[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3(3):35-37.

[4]鞠永熙.国家级培训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5(1):129-131.

[5]蒋玉芝.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咨询师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6.

猜你喜欢
幼师职业道德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