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河
摘 要:青海东部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地形为中高位山地,常年干旱缺水,植被稀疏且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在治理过程中,旱地造林技术为最常用的技术。介绍了青海旱地造林技术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提高旱地林木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旱地;造林;青海;成活率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117-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8.2 文献标志码:A
1 旱地造林的特点
山旱地造林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土壤季节性变化明显。山旱地土壤的水分补充期通常为9—11月,这个时期的土壤可以自然接纳雨水,在其他时期就需要通过灌溉来补充水分。
第二,树种的选择。树种的选择与山旱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有些山旱地的气候过于干旱,不利于林地的生长[1],而且年均降水量也相对较低,这些气候特征要求合理选择树种进行种植。
2 提高青海旱地林木成活率的综合技术
2.1 旱地造林技术的关键点
2.1.1 整地
整地的方式十分多样,整地方式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林木的存活率。因而在整地方式的选择上,通常也存在一定的特异性。许多研究表明,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浅山干旱坡地宜采用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整地后林木的成活率有明显的提高[2]。
2.1.2 选苗
选苗是旱地造林中的关键一环,由于各地区气候、海拔、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不同旱地区域的选苗标准也有所不同。
2.1.3 截干深栽
截干深栽具有针对性,通常针对阔叶树种,这种树种的萌芽能力强,采取这种造林方法,可明显提高成活率并且造林效果十分明显。截干一般将苗木距地表10~15 cm处剪掉,深栽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和土壤的优势,例如青海地区中高山旱地土壤表层水分受自然降水、日照蒸发的影响较大,地下50~60 cm处的水分趋于稳定状态,因此土层湿润,栽植深度大多在20 cm以上。
2.1.4 泥浆深埋
泥漿深埋通常针对裸根树苗。起苗后为了保护根系的水分,采用蘸泥浆的方式进行运送。在栽植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泥浆处于湿润状态,如果在运输途中显干,需要再配泥浆,然后蘸根栽植。这种技术相对复杂,栽植过程中要适当深埋,若在特别干旱的地区或者干旱的年份,还要将苗木地上部分用土掩埋,形成一个小土堆,待幼树发芽时再去掉土堆。
2.2 提高林木成活率的建议
无论旱地造林工作如何开展,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地区水土流失是旱地造林的最终目的。想要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还可以从配套的综合措施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积极引进并使用新技术。除了传统的造林技术之外,现阶段的覆膜栽植、ABT生根粉造林技术在旱地造林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否适合青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试验与考察。
第二,造林后要进一步加强抚育管理。一方面要完善造林养护管理流程,造林完成后,做好除草、松土、除萌修枝的基本工作,以苗为中心,在直径1 m的范围内消除杂草。还需注重山旱地土壤水分的补充,在冬季和旱季减少土壤膨胀问题,有效避免根系外露,土壤上冻前及次年要做好培土工作,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时补栽树苗,做好造林后树苗的病害防治工作,例如对病虫鼠害的防治等。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对应的工作机制,旱地造林栽植工作结束后,由专人看护,将具体的工作和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进一步落实成林后的保护工作,造林地区成林之后更需要全面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殷显森.青海省东部中高位山地旱作造林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23):73+77.
[2]仇智虎,秦伟春,刘超,等.宁夏中部干旱带雨养区低成本抗旱造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8,59(6):2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