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南
[摘 要] 在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相脱离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中职语文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具有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并且着眼于中职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需要,围绕提高中职语文实用性这一核心,对现有的中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因此,主要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进行基本的阐述,然后探讨这一教学实用性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提升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新课程改革;实用性;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50-02
中職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着提高语文教学实用性这一核心目标,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与发展,以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保障语文教学质量。在这样高效的课堂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命质量都可以得到保障。只是中职语文教师要实现“提高语文教学实用性”的这一目的,还需要立足于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展开教学,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概述
“实用性”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语文教学实用性是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在国外,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理念,强调了教育这一要素对生活的影响,这一生活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教学实用性的影响。而在国内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家陶行知针对“语文即生活”进行了教学改革,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探索这一实用性教学的有效理论与操作策略,从而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并推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理论建设。与此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使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活动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内容都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让实用性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此外,中职语文教师让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且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有利于提升中职生在未来就业时对就业环境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并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夯实知识基础。
二、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发展现状
一方面,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的,往往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状况会直接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生活性,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是中职学生却缺乏这一认识,不利于发挥中职语文的实用性来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也会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些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自身教学活动时,并没有注重将中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背景等与自身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突显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问题。中职学生正处于14~18岁,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积累,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帮助下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
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克服以往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实用性匮乏的问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围绕着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相适应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三、提升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教学方式
中职语文教师围绕着提升教学实用性为核心来开展高效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具体而言,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来达到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生活性认知
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核心就是生活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增强学生对语文内容生活性的认知。也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性。语文教材的知识本就源于生活,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在《卖白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可以引入“卖”和“买”这两个熟悉的生活现象:“你帮家里人卖过东西吗?如果你是买方,在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让你最难忘的事情?”在这里,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促使学生快速走进良好的学习状态。对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在导入新课的阶段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小说的最后,写到了三棵白菜都还在,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白菜不是卖给老奶奶了吗?为什么最后又回到筐里了?母亲最后说的那句话有什么样的含义?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根据这些问题来展开独立思考,学生能够了解到白菜是被退回的,因为“我”算多了一毛钱。如同不诚信的人最终会被打回原形一般,这篇文章结尾处的语言含义深刻又发人深省,可以引导中职学生学会诚信做人,并且树立起正确的为顾客服务、为顾客着想的思想观念。
据此,教师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回归生活的重要性,挖掘其中的生活性素材,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二)紧扣专业特点,创造性地处理语文教材
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专业知识运用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好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职业元素,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努力寻找教材内容和职业技能的契合点,让学生学会将语文教学和专业技能学习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卖白菜》这篇文章中,学生在走进文本内容后,很快就会深入文本世界中。这篇文章的故事性非常强,语言也非常朴素直白,可以保证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比较重要的字眼来进行分析。例如“一棵白菜”这一关键词贯穿了整篇文章,它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蔬菜,但是在文章中作者当时的家庭里,却是仅有的可以卖掉换钱的东西。然而“我”却因为母亲要卖了白菜而哭了,这是为什么?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小孩子希冀在过年时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的心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你们有过为了换取另一样东西,而把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东西换掉的经历吗?”这就使学生懂得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当时“我”那不甘心的心情,同时也站在专业的角度,挖掘到了“以物易物”的商品流通原则这一重要的信息。
后来不得已在卖白菜的时候,“我”在一旁帮忙,“我”显然是很爱惜那白菜的,可是来买白菜的老婆婆却拽断了白菜根,还嫌弃白菜心卷得不够紧,“我”还恼火地朝着顾客吼。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我”此时的心情,并分别站在个人情感和专业销售的角度去思考:“‘我如此和客人争论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如此等等,逐渐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根植文本内容,灵活转变课堂上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比较枯燥和乏味,不仅教学效果比较低下,还不利于推进中职语文实用性教学的开展。而且若是中职语文教学只停留在讲解的层面,则很难灵活地感知更丰富的知识内涵。中职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实用性,则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生活性来灵活地转变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在语用教学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卖白菜》一文的语言就比较朴素且真实,易于中职学生对其进行理解。比如文章谈及“我”和母亲一起伺候地里生长的白菜,又一同去卖菜。而且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母亲却决定卖掉最后三棵准备在过年时包白菜饺子的大白菜。即便是“我”的哭闹也没有能够阻止母亲。这些语言的运用都是非常朴素且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作者家里的穷困生活境况。语言的平实性、简单性、真实性等都可以让人仿佛身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北方农村之中。
其次,在人物分析方面,教师可让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角色扮演,包括“我”、母亲、老太太等角色。这是集市上比较常见的画面,作者所用的描绘性语言都非常直白,让三个角色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饱满。比如老太太的形象是孤寡、挑剔、苛刻等,很容易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人物形象。又比如“我”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直接,带有孩子气的特点。尤其是賭气给老太太算多了一毛钱,更是凸显了小孩子的冲动特点。而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从“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这一句中就可以了解到她具有坚强、善良的形象特点。而坚强的她第一次落泪,给了读者一种震撼心情,如同作者看到母亲落泪时的震撼和沉痛之情。
最后,在情感教育方面,这篇文章的情感主线是比较明显的,包括“我”对白菜的不舍之情、“我”因天冷而将小白菜跌落在地的自责之情、“我”对母亲第一次落泪的沉痛之情。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对这三种情感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进行组内或者组间交流,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四)着眼就业需求,培养综合能力
职业的选择与发展是每个学生的必由之路,而良好的综合能力则有助于学生洞察职业发展方向、适应现代职业的高度分化和综合、开展职业交往和人际交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实用性得以体现的关键一环。
从《我的母亲》感受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与熏陶学生的人格,达到德育目的;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注人本体验,感悟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从邹忌讽谏齐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良好的沟通交流方式,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以文本中的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应用文写作为依托,深入结合生活实际,简洁明了地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全方位帮扶学生成长。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就业环境,这恰是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初心和始终。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中职语文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改革精神,围绕着提升课堂教学实用性这一中心来展开探寻。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来增强学生对生活性的认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站在专业角度进行思考。此外,教师要注重灵活地转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做好语用教学、人物分析和情感教育等,以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着眼于学生成长,把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乐发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6):63-64.
[2]赵崴.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效果之我见[J].现代交际,2018(1):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