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贫雪”的北方终于下雪啦!2月14日前后,华北地区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雪过程。这雪,下得挺给力,带来了美丽雪景和清新空气,滋润了北方干渴的冬小麦。
然而,就在人们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时,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的方式。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碘化銀,请大家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的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内碘化银飘浮物多,记得戴口罩……
好不容易下场瑞雪,难不成还“有毒”、对身体健康有害?笔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在我国,对于抗旱、防灾减灾,人工增雨、增雪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人工增雨、增雪不会对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
“人工增雨、增雪确实会用到碘化银。”济南市气象台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所用的催化剂量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经计算碘化银释放的催化剂大约每平方公里只有一克碘化银。人工增雨、增雪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虽然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是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的,市民不必担心。
同时,有皮肤科专家也表示:在重金属离子中,银的毒性较小。其次经过大气的稀释后,空气中的银离子密度极小,能通过呼吸被人所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的就更少了,要进入血液后重金属离子才具有毒性,单纯的皮肤接触无害。况且微量的银离子还有杀菌作用,古代的银杯、银碗就是这个道理。再其次人工降雨用的碘化银是不稳定的化合物,见光易分解重新变成银,存在的时间很短,而银是相当稳定的金属单质,完全不用担心。所以,人工增雪对人体没有危害,居民不必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