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本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并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无法摆脱。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思想、强迫思维、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以及强迫动作或行为,可以一种为主,或几种并存。患者对强迫症状有一定自知力,知道这类思维或行为是不合理的或不必要的,试图控制又未能成功。
一般的强迫症并不需要治疗,但强迫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如一些强迫行为或者强迫心理已经严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则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有:
1.积极的自我暗示。当自己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时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来缓解自己的不安。比如告诉自己“我并不紧张,这很正常,一会就好了”。
2.顺其自然。对自己的强迫症状顺其自然,不必介意,忽视、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症状存在产生心理矛盾,造成焦虑情绪,慢慢淡化它可以自然地截断它造成的恶性循环。
3.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多方面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尽量体验积极乐观的情绪,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4.放松疗法。采用渐进式放松训练或意念放松法进行放松训练,每天坚持做15~30分钟,以达到身心的放松。
5.暴露疗法。首先是学会放松训练的方法,以备对抗日后治疗时的情绪障碍。其次是想象训练,选择一种较轻的强迫行为,作为靶症状。想象在生活中发生的强迫行为的全过程,重点认真想象在自行控制强迫行为发生内心不安时,如何忍耐和不允许其行为重复出现,坚持1小时以上。以后逐步升级,想象强迫行为严重和顽固的症状,忍受并逐渐心理适应。最后转入实际训练,对生活中的强迫行为逐一纠正和克服,并且消除在中断强迫行为时心理的不适应症状。
李蕊 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博士,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特约研究员、全国心理学专业人才考评委员会专家评委、中国专业人才库心理与催眠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世界最高医学组织认证临床催眠师导师(WMECA)、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青少年艺术指导中心首席高级心理顾问,全国百强讲师,江苏省徐州永恒心理研究所理事长。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学工作者优秀奖。机构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全国多家电台、电视台及杂志社特邀评论、主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