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金衡山
大众文化重在流行,表现在即使大众中的一部分群体不去关注,也至少有所听闻,或是在某个方面受其影响。就像不关注美剧但会知道《权力的游戏》,不爱去电影院但会听说过“漫威”,只听国产音乐,却在浏览音乐相关信息时看到有关“霉霉”(泰勒·斯威夫特)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信息。美国流行音乐对当代大众生活的渗透,无论是通过流媒体还是打开音乐软件的主动输入,或者是逛商场泡咖啡馆时的被动接受,都无疑是全方位的。美国长期处于世界音乐市场榜首,其流行音乐影响着当代流行音乐走向,同时透露着根植在音符之中的美国性格。
与美国的历史息息相关,美国音乐发展融合自欧洲乡村音乐及黑人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摇滚乐、嘻哈说唱音乐,数字化技术催生的电子音乐也在本世纪大受欢迎。无论是什么样的流行音乐,背后都闪烁着某种程度的美国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近三年来美国最具影响单曲“公告牌”榜单,及最具权威的音乐奖项“格莱美”奖,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本土歌手泰勒、马尔斯、碧昂斯以及他们所展现的美国文化。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是美国流行音乐的典型代表,自2006年推出同名专辑《Taylor Swift》后一举成名,至今仍是美国流行音乐圈的沸点人物。出生在普通家庭的泰勒童年在农场度过,并显现出超出同龄人的艺术天赋,在母亲的支持下,她从10岁就专注于尝试歌曲创作,2001年学习吉他,前往乡村乐之乡纳什维尔追求梦想,终于在两年后获得美国广播唱片公司的合约。早期,泰勒以其生活化、平实化的歌词和清新恬淡的乡村曲风颇受年轻受众群体欢迎,她的情感经历和情绪想法大多都反映在歌词里,配合富有叙事性的曲调,主要由吉他、班卓琴等木质弹拨乐器伴奏,明快清脆,配以小提琴和钢琴,柔化声部效果。和声多运用I-VI-V级(T-S-D)简单五度圈,入耳度高,舒适性强,因而接受度广。
泰勒的第一张专辑《Taylor Swift》在美国发行首周获得了3900张的销量,在Billboard乡村音乐专辑排行榜获得了非连续的24周冠军。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都在其15岁时写下,歌词渗透并记录着泰勒的青春生活点滴。专辑的第一首歌《Tim Mc Graw》因与影响她个人成长最大的艺人同名被放在专辑之首,记录着她和即将分离两地的男友最爱的歌和共同的经历。夏日甜蜜苦涩的回忆,封存的未启信件,无不勾起听者对学生时期朦胧情感的追忆和心往。《Picture to Burn》则是诉说对自大冷漠男友的谴责,对完美恋情期待的破灭,通过“你的谎言真的很差劲”等细节声诉,埋怨宣泄之后,使“我”意识到他更爱的是自己。《Teardrops on My Guitar》透露出泰勒本人的暗恋经历,直接用真实姓名和亲身经历进行日记般的诉说。《A place in the world》唱出了很多人在青春期急于在自己刚刚产生模糊认识的世界脱离父母的庇护,凭借自己寻求一席之地,对未来担忧与期待交织的情绪在充满希望的积极曲调中倾吐而出。与此相似,《The Outside》道出泰勒中学时期被同龄人排挤的经历,也是部分人内心的伤疤。
之后的两张专辑《Fearless》和《Speak Now》与第一张曲风相似,但在乡村音乐的基础上,泰勒开始扩大领域,丰富和声的运用,增加弦乐伴奏,尝试“乡乐流行化”。这两张专辑虽然还是属于乡村音乐,但美国传统民谣清新活泼的前身已经逐渐减弱。其中第二张专辑中的《Love Story》和《White Horse》两首高人气歌曲充满传奇梦幻的色彩,用泰勒甜美的嗓音唱出,轻快顺耳。《Love Story》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展开,班卓琴和吉他的前奏带出摇滚的节奏,简单的和声与旋律,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词赋予了经典悲剧完美的结局。《White Horse》以另一种抒情方式演绎着对童话般爱情期待的落空,节奏舒缓,曲调却用的是大调式,避开了过分沉郁的小调风格,唱出了每个女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的问题:现实中的女孩子们不是公主,也不会有童话般的完美爱情出现。专辑《Speak Now》运用了更多的摇滚元素,而歌曲内容也从原来的甜美风格转为颇具火药味的成熟风范。于2012年拿下了“最佳乡村歌曲”和“最佳乡乐独唱”两座格莱美奖的《Mean》以直接的“而你,从头到尾所有的都只不过是刻薄”回应了一些对她尖酸刻薄的评论。《Better Than Revenge》也是一首近乎指名道姓地对女演员卡米拉横刀夺爱抢走泰勒男友斯威夫特的谴责。不同于上一首歌,这一首无论从歌词和音乐性上皆是火药味浓重,开场就用了重金属摇滚风格,高潮部分更是用了大量的电吉他重节奏烘托,声声诉说自己的恨意和不满,与泰勒之前的风格大相径庭。
加入的电音回响贝斯元素是第四张专辑《Red》不同于以往的崭新尝试,泰勒一步步将流行音乐元素混入自己原有的乡村音乐风格,直到2014年发行第五张专辑《1989》,借复古之风正式向流行音乐彻底转型。专辑中收录的第一首歌《Welcome to New York》唱出了泰勒个人前进的目标——在纽约生活。从她之前歌曲中的“这里不是好莱坞,只是个小城镇(White Horse)”,“总有一天,我会去一个棒极了的大城市生活(Mean)”,到这首歌中“这里的每个人都心怀追求 ”“ 这里的每个人都今非昔比”,唱出了令人振奋的城市之声。作为大城市的代表,纽约是抱着吉他唱着乡村歌谣的年少泰勒的梦,也是大多数身处乡村和小城市美国人民的梦。在放弃故土,经过各种质疑、排挤、冷眼的泰勒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由村入城,手捧一项又一项音乐界头号荣誉,用歌曲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与决心。处于压力与挑战渗透生活空隙的时代,人们在茶余饭后戴上耳机见证看似离自己很遥远的“美国梦”的实现,享受这种赋予替代感的情感期冀体验,无疑也是她受到众多粉丝群体追捧的原因之一。而成功“入城”之后,这名女孩的曲风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张扬,终于在2017年的专辑《Reputation》中由恬淡带有童话风的女孩转为全然女王风范的成熟天后,霸气回应媒体的肆意中伤和部分人的贬损,更是在《Look What You Made Me Do》中與过去的自己决裂:“抱歉,以前的泰勒不能接电话了……因为她已经死了。”在才气与运气能够瞬间改变人生命运的流行音乐圈,这名本来“土里土气”的十几岁女孩成为本世纪美国塑造出的最成功的凭借自身力量跻身上层社会、站在城市顶端的“嘉莉妹妹”(20世纪初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中的从乡村来到城市的主人公),堪称平民通过音乐圈成功实现“美国梦”的典型范例。泰勒作为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流行音乐典型人物,大众群体对她的追捧和接受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由美国本土乡村音乐到摇滚流行元素的融合,是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8年1月,布鲁诺·马尔斯(Bruno Mars)凭最新专辑中《Thats What I Like》获第60届格莱美奖最佳R&B(Rhythm and Blues)歌手,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R&B领军音乐人之一。Billboard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R&B作为一种融合爵士、福音音乐和电子蓝调音乐的音乐术语。马尔斯出生在夏威夷,因其母亲是菲律宾西班牙混血,父亲是波多黎各犹太混血,他身上兼有多种种族血统,赋予了他非同寻常的音乐敏锐度,能够在舞台上精彩演绎多种风格的音乐,对黑人音乐的创作和表现更是游刃有余。
2010年,他凭借单曲《Nothin on You》获得第24届黑人音乐大奖“灵魂列车音乐奖”年度歌曲奖。其首张专辑 《Doo-Wops & Hooligans》收录的10首单曲(标准版)融合了流行、R&B、摇滚、Doo-Wop(一种早先流行于黑人音乐圈,在原歌曲旋律上叠加三度或四度音程,采用“嘟”、“吧”等字形成的和声效果)等多种演唱风格的作品,几乎每一首都是直击心灵的情歌,打造出了情歌王子形象。其中,《Just the way you are》一首大受欢迎,重击鼓点带来的强烈节奏感和钢琴旋律的清透衬托以及激昂的R&B主旋律,对于爱人的倾诉浪漫直白,被很多人当作婚礼歌曲。人气同样大热的《Marry You》也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曲调,加上doo-wop和声与教堂钟声的伴奏衬托增添了一分神圣感,配合充满激情的求婚宣言式歌词,为马尔斯在流行乐圈打出了一片天地。
他的第二张专辑《Unorthodox Jukebox》主打R&B,用了很大比重的放克音乐。放克音乐也是属于黑人音乐的种类,电贝斯与鼓点配合形成的节奏律动感强烈,热情奔放。专辑中的爵士乐《Gorilla》用轻佻舒缓的节奏和曲调唱出现代城市放纵享乐的靡靡之音。他的单曲《Thats What I Like》斩获2018年 第60届格莱美奖最佳R&B歌曲,用了典型的放克音乐节奏,电音鼓点打出的中速节拍赋予这首歌舞动性和现代感。歌词尽显浮夸奢华:“黄金珠宝在眼前闪耀不停”“丝质床单钻石铺满”,表示自己心爱的姑娘只要跟自己走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其音乐中颓废的气息,也许这也是吸引大众的一种方式,其实也是大众文化的低俗的表现。整张专辑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复古音乐风格为主导,将放克、摇滚、爵士等颇具黑人音乐特色的流行歌曲玩转得淋漓尽致。
从“拉格泰姆”到蓝调到爵士再到现今的R&B,黑人音乐的产生和发展都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不可分割的重要分支。黑奴贸易将非洲音乐带来美洲,奴隶们通过歌舞获得短暂的精神自由,黑人灵歌就是受压迫的奴隶们在重压劳作和殖民者的基督教化之间的产物,也是他们宣泄祈祷的窗口。南北战争后,田间劳动歌演变为布鲁斯(blues)、拉格泰姆(ragtime)这种伤痛音乐。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怀旧风减少,黑人解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渐渐衍生出了爵士、摇滚、说唱等音乐形式,黑人音乐大受欢迎,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黑人地位的转变和一贯形象的改观。近十几年来Billboard榜单上打入前十的月榜和年榜总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歌曲是带有黑人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加拿大说唱歌手德雷克(Drake)更是常常蝉联Billboard周榜冠军。马尔斯作为混血美国国籍流行歌手,能够成功演绎黑人音乐并将它推上美国流行音乐潮流顶端,可以说是美国音乐文化超越种族的多元性、融合性和包容性的最佳体现。
2017年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性发起指控之后,掀起了成千上万的女性跟帖在Twitt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等社交网络上用“我也是”(Me too)讲述自己受到侵犯的经历,掀起了波及全球的性骚扰、性侵事件的热议,而女性主义之声以史无前例的声势在近年来撼动男权主导的社会格局。自弗吉尼亚·伍尔芙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等女性作家在文学上靠文字博得一部分话语权以来,音乐作为传播思想的媒介也占据了重要战线,碧昂丝·吉赛尔·诺斯(BeyoncéGiselle Knowles)在歌曲中为女性发声并获大批追捧,近期的女权主义运动是其成功推出大量女权之声的群众原因,她的歌曲同时以朗朗上口,比文学作品和小范围运动更容易被传播接受的方式推动着女性主义走上新的历史高地。
碧昂斯的音乐风格也偏向R&B ,爵士曲风,很多歌曲中带有异域风情的中东色彩,拥有来自父亲黑人血统和肤色的碧昂斯常常将说唱元素融入歌曲,其精湛的唱功也在运用黑人音乐中soul元素的高音和精准转音中得以完美展现。碧昂斯童年时期就在小学歌唱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7岁获媒体关注,17岁加入歌唱团体 “真命天女”开始自己的音乐事业,在单飞之后以出色的唱功和天后般的舞台表现力一路飙红。从第二张专辑 《BDay》开始,碧昂斯开始表现出女权主义倾向。该专辑的首周销量在Billboard榜单上夺冠,获第49届格莱美奖最佳当代R&B专辑奖。专辑中《Irreplaceable》以独立女性身份告诫分手的男友他并非无可替代,而柜橱里的东西、汽车都是自己靠能力买的,男友的处境只能是被扫地出门。
在历时近一年完成的专辑《I Am...Sasha Fierce》中,碧昂丝邀请了Toby Gad联合创作《If I Were A Boy》,唱出了很多女孩曾有过的想法:“如果我是个男孩,哪怕只有一天。”歌曲的开头低沉诉说,从乐曲的第二节开始高八度演唱,力度和音高陡然提升,高低八度的主副歌对比赋予了这首歌曲足够的张力和声嘶力竭般的呐喊产生的鲜明的情绪变化。中速的节拍和简单的重复旋律道出了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却能够引起大多数女孩的共鸣:“如果我是个男孩……早上我会从床上翻下来随便套上我想穿的衣服/和哥们儿一块喝啤酒……我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做自己想做的/因为我知道她会很忠诚。”作为女性,似乎精致的外表装束已经成了社会标准,如果不在出门前好好打扮一番,就会视作女性特质的缺失。MV中碧昂斯变成身着警察制服的家庭顶梁柱外出工作,而她的丈夫早上做好早餐,精心准备礼物等她回家。丈夫拒绝女同事的邀约,而碧昂斯和男搭档共进晚餐。最后剧情逆转,二人身份换回。碧昂斯用歌曲告诫男孩应该多理解女孩的同时,也让女孩思考究竟是被赋予的女性身份,还是自己对自己的限制,抛却自己的女孩身份,其实可以和男孩子们一样自由洒脱。
碧昂斯在第五张专辑 《Beyonce》中的首支单曲《Pretty Hurts》明确指出了在女性身上外在美要求的压力,“妈妈说,你天生丽质/ 聪慧并不重要/ 整理头发修补牙齿/ 穿得靓丽才重要”。整形风盛行的当下,女性似乎只有保持美貌,才能在这个充满性别歧视的看脸的社会得以更好生存,带有伤害性质的美丽标签被贴在每个女性身后成了隐性要求,催促着女性不由自主地提醒自己外在的不足,还应该漂亮一些。碧昂斯用歌声提醒被各大整形美容标准要求弄得对镜子前的自己不满意的女性,“审视自我反思过往/ 你因自己而快乐吗/ 你剥去了虚假的外表/ 幻象褪去留下真实自我/你因自己而快乐吗”。
除为女性发声之外,作为黑人的碧昂斯在2016年单曲《Formation》中为种族话题发言,专辑MV中为美国有白人警察射杀了黑人事件发声,谴责种族歧视。MV讽刺了“2005年新奧尔良飓风事件”,出现“Stop Shooting Us”(停止枪杀黑人)的墙面镜头。碧昂斯作为黑人女性,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压迫,美国大众对她歌曲的接受、认可和传唱既是近年来女权主义运动的结果和推动力,也反映了种族问题平权运动带来的深层次平等观念在广大群众意识形态视野中日渐清晰。
美国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分支,以文字和音符为载体渗透入大众生活的同时,其火爆程度无不反映着美国普遍社会价值体系的走向以及美国文化性格的发展演变。至少从以上三位美国顶级流行音乐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本世纪初至今,美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传统“美国梦”观念、种族问题的摩擦与和解以及男女平权思想的深入,都实时灌入了音符里,刻在文字间,通过各大媒体流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