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阳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就在一个月前,一场大火将850岁的巴黎圣母院烧得面目全非,令人痛心。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在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能否如期重建,人们拭目以待。但30年前,作为苏州贝氏后人的贝聿铭在巴黎圣母院仅一河之隔的卢浮宫前,建起一座巨型的玻璃金字塔,点亮了巴黎城,惊艳了全世界!
一个黄皮肤的华人,凭什么把一个建筑物建在法国人的心尖上,并让100多座建筑成为遍布世界的城市地标?苏州贝氏是如何成为中国富过15代的家族的……
1981年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重修著名的巴黎卢浮宫。他邀请当时全球15位知名的博物馆馆长推荐设计师,结果有13位馆长居然都推荐了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经过再三考虑,密特朗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贝聿铭。不料,法国人听说后顿时炸了锅,很多人根本不能接受让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来修他们心中最重要的艺术殿堂。贝聿铭顶着巨大压力,埋头设计起来。
贝聿铭什么来头?哪来那么大胆量和底气?这要从苏州贝氏家族说起。
据贝氏家谱记载,苏州贝氏一世祖叫贝兰堂,元末为避战乱,从北方迁至浙江,又从浙江迁居苏州。贝家起初以经营中草药起家,到清乾隆年间,已成为苏州四大豪门之一。到了近代,贝氏家族实力达到新高度,其中最著名的是“颜料大王”贝润生和“金融大亨”贝理泰。贝润生主要经营染布颜料,生意遍布全国,甚至买下明清时期皇帝们都流连忘返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作为私宅。现在,狮子林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金融大亨”贝理泰就是贝聿铭的祖父。1915年,贝理泰在上海创立商业储蓄银行,同时还创办中国第一家新型旅行社和第一所新式幼儿园等。事业成功后,贝理泰严守不贪财、不享乐、重情重义的家风,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都口碑极佳。他培养出的孩子同样优秀,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
贝祖诒曾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虽然大权在握,却没任何私心。比如新中国成立前,孔祥熙一人就卷走1.3亿美元,而贝祖诒远走美国时,却没拿走一分钱公款,与当时所谓的“四大家族”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贝氏家族不重金钱传承,但重教育,重家风建设。自明朝传承下来的贝家家训中就提出:‘重视科学,培育后人。敬业爱业,奋发图精……谦虚谨慎,大方真诚。杜绝邪道,光宗耀祖……耕丰读显,礼义重仁。遵纪守法,乐于助人……”贝聿铭百岁时张口就能背诵家训,朗朗不断。
正因如此,贝氏家族绵延不息,世代人才辈出。到贝聿铭这一代,苏州贝氏家族已繁华整整15代。有人说苏州贝氏是中国唯一连续发达15代人的家族,且没有结束,比如贝聿铭的子孙们依然在延续父辈优良家风和传统,正在创造着源远流长的家族传奇。
贝聿铭1917年4月出生于广州,母亲颇有艺术气质,是书法家、诗人和音乐家。10年后,贝聿铭随父母到上海读书。后来,贝聿铭回忆:“当时上海正在建设24层高的大厦——上海国际饭店,彼时它是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最高人工建筑。当我得知这幢楼是由外国设计师设计时,内心敬佩的同时也有疑惑: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自己来设计吗?从那一刻起,我开始立志长大当建筑师。”
1935年,怀着当建筑师,将来建设祖国的梦想,18岁的贝聿铭远赴美国求学:“父亲送我上邮轮时,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记住,无论将来你成‘龙还是成‘虫,这里都永远是你的祖国、你的家乡!”
开始时,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但他觉得那里的学风太过传统和保守,仅上了几周课,就转到麻省理工学院,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日本人正在疯狂侵略中国,为宣传抗日,我的毕业设计就是为战时中国建一批简易书报亭,并给它取名为‘国魂。”他迫切想回国报效祖国,但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沦陷了,父亲写信让他再等等。为帮助祖国抗战,贝聿铭干脆参加美国军队,只要有机会就向飞行爱好者宣传中国抗战形势,为促成“飞虎队”前往中国帮助中国人民抗日尽了力。
1942年,贝聿铭在宣传抗战时与美丽的中国女留学生卢爱玲相识,共同的志向让他们很快就结了婚。婚后,两人都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就一起进入哈佛攻读硕士。“我非常想念家乡,所以研究生毕业那年,我选择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主题,尽管因为战乱,这座建筑只能停留在纸上。”
在哈佛当了3年助教后,贝聿铭“炒”了哈佛,成为第一位被美国建筑界聘用的来自中国的设计师。“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肯尼迪家族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当时,众多世界级建筑大师聚集在肯尼迪家客厅里,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壮着胆子也去了——因为我是最没名气的一个——并提出了自己的创意。没想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认为我的设想大胆而充满创意,一下子就征服了她。”
一向“自信”的美国人不干了。他们认为贝聿铭的建筑初稿破壞了当地社区风格,“把这么重要的建筑物交给一个华人设计,这本身就不够严谨和负责”。卢爱玲后来回忆道:“从他每晚回家开门的样子,我就能知道他有多累——他走路时拖着脚,对他来说,那么多人反对他的建筑让他非常不好受。”
结果这座建筑拖了15年才完工。当1979年终于落成后,这座大胆又充满想象力的建筑立即在全球建筑界引起轰动,美国建筑界还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在肯尼迪图书馆落成前一年,贝聿铭还完成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建设——那同样是一座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建筑,耗资近亿美元,被评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伟大工程之一。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在该工程的开幕仪式上,称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57岁的贝聿铭终于踏上他日思夜想的土地,回到阔别40年的中国。“当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晚宴欢迎大家,当周总理听说在座的有部分世界頂级的建筑师时,他要求大家给北京城的建设提提建议。我提出现代化建设不应把传统的中国建筑破坏掉。周总理后来采纳了我的意见,表示北京二环以内将不建高楼,故宫周边也不再新建建筑物。这成为我为祖国做的第一个‘贡献。”
接下来,有关部门要求贝聿铭在北京郊外的香山设计一个旅游宾馆,就是著名的北京香山饭店。贝聿铭提出要尽可能少破坏自然,因此整个建筑群都是矮层,凭借着香山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间,内有十八景观,与白墙灰瓦的中国式主体建筑相映成趣。1984年,香山饭店获得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贝聿铭和妻子共生育三子一女,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定中、建中、礼中,寓意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三个儿子和贝聿铭一样,全部毕业于哈佛大学,且从事建筑工作,女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
“儿女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但我要求他们从小学中文,有机会多回国走走、看看,只要祖国有需要,一定要站出来尽力而为。他们结婚时,我送给他们的礼物中都有一本贝氏家谱,还要求他们必须会背诵贝氏家训……”
三个儿子原先都给父亲当助手,后来全部自立门户,带着同样优秀的孩子在建筑业做得风生水起,贝聿铭的女儿也成了美国知名律师。
巴黎卢浮宫,与巴黎圣母院只隔着一条塞纳河,以馆藏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闻名于世。
1981年之前的卢浮宫是由7个独立馆组成的,因为相互竞争着空间和资金,每个馆的馆长基本上没有往来。最让游人感觉不方便的是,这么大的一个游览景区,居然只有两个公厕,且连公厕门口的通道都被艺术品塞得满满当当,曾被评为“全球最让人失望的博物馆”。
接下任务后,贝聿铭带着助手在卢浮宫上上下下不知转了多少圈,三个月后才拿出改建工程的设计图:通过庞大的地下工程,把原来独立的7个馆连成一片,增加了82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同时在卢浮宫的“心脏”位置设计一座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透明入口。
这个方案一公布,大部分法国人都反对,特别是反对在卢浮宫的中间建玻璃金字塔。一些激进的民众甚至为此举行集会游行。面对如此压力,64岁的贝聿铭说:“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和父亲就告诉我,正确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何况我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请大家相信我。”
经过两年“争吵”,贝聿铭赢了。1989年3月31日,当金字塔矗立在卢浮宫广场时,法国人这才发出一片惊叹:竟然这么美!无数游客宁可挤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长队,也不愿从另外两个入口进入卢浮宫。
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为古老的卢浮宫带来了新生,成为巴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和法国人的骄傲,贝聿铭也因此获世界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
贝聿铭在享誉世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自中国,没有忘记父辈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有机会,就为中国、为家乡贡献力量:1982年,已逾花甲之年的他重回少年成长地香港,接受设计香港中银大厦的任务。
很多中国人对香港中银大厦都不陌生,因为它是闪耀维多利亚港湾,最能代表香港的经典建筑。但外人很少知道的是,贝聿铭对这个项目有特殊的感情:他的父亲贝祖诒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创始人,1918年父亲来香港创业时,贝聿铭就随他从广州来到这里,当时他才1岁。
与中银大厦相隔两条街,就是英国人设计的汇丰银行大厦,这座设计风格前卫大胆的建筑在建筑业界颇受好评,而且汇丰银行大厦耗资10亿美元,中银大厦预算却只有 1.3亿美元。如何在有限条件内,让中银大厦从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贝聿铭想到了中国文化中的竹子:让建筑的最高脊柱将重量分散到四周的分柱上,整个建筑结构不使用任何内部支撑,还能省去一半钢材!时至今日,中银大厦不仅是香港地标性建筑,更被誉为几何设计的绝唱。
接下来,还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澳门科技馆、苏州博物馆等等。特别是2002年,85岁的贝聿铭凝聚自己一生的智慧,将封笔之作献给了自己的故乡苏州博物馆新馆——他让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交汇融合,自然而完美。贝聿铭说:“它就是我的自传。”
在长达近8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四大洲、十几个国家的土地上,给世界留下大量精美绝伦的建筑。2017年3月,100岁的他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有人问贝聿铭:在美国生活了80多年后,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从来都不敢忘记父亲的话,不敢忘记祖国,因为我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