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使用中评估

2019-09-23 06:35陈智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评估教材学生

陈智

【摘 要】《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从出版至今,已有十年之久,教材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一次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总结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商务英语综合教材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教材;评估;学生

一、引言

教材在外语教学活动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的设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一本好的商务英语教材不仅是教师完成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

《商务英语综合教程》是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集广东外語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二十余名教师合力编写而成、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系列教材。教材经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2006级学生试用后,于2009年正式出版。从出版至今,已有十年之久,教材的使用情况究竟如何?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背景

商务英语教学虽然已在中国开展数十年,但直到2007年才确定其独立学科的地位。近年来,全国各地院校争先申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已有近200所大学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然而,有关商务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范围和深度都十分有限,针对商务英语教材出版使用后的反馈和评价类研究更是空白,与社会需求形成强烈反差(林洁,2010)。现有的相关研究多以教师或教材开发者为评价主体,是“自评”而非“他评”,评估结果难免缺乏客观性。教材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从学生角度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加深研究的深度,拓展研究的广度,而且能够为教材编写提供真实丰富的素材佐证和建议(黄建滨,于书林2009)。

Alan Cunningsworth (2002:14) 根据情况和评估的目的不同,将教材评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使用前评估(pre-use evaluation)、使用中评估 (in-use evaluation) 和使用后评估 (post-use evaluation) 。本次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的评估属于使用中评估,目的在于调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该系列教材的需求、态度和评价,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或在教材再版时给予相应的改进,同时为广大教材编撰者开发和建设出更符合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商务英语综合教材提供参考建议,从而促进商务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建设。

三、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为了解广外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的满意度情况,笔者对广外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其中男生18人,占13.64%;女生114人,占83.36%。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比例大致相当,分别为71人(占53.79%)和61人(占46.21%)。

结合周雪林(1996)的评估清单和该系列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说明》,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职业定位和专业重要性认知;(2)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兴趣题材;(3)学生对教材所体现的语言教学理念的评估;(4)学生对教材的选材评估;(5)学生对教材与自身需求契合度的评估;(6)学生对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的评估;(7)学生对系列教材的整体评价和改进建议。问卷选项大多采用五级分量形式,如对某一陈述表示赞同的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很赞同、比较赞同、一般、不太赞同和很不赞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笔者通过对回收的132份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四方面要点。

4.1偏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综合性有待加强

商务英语综合类教材的目的是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全面发展的商务英语学习者和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人员,只有这五项技能均衡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外语人才。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有待提高;其次是写作和翻译,占63%左右;57.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有待加强,而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欠佳的学生只有39.39%。口语、写作和翻译均属于产出性(productive)语言技能,听力和阅读则为接收性(receptive)语言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产出性语言技能亟待加强。然而,37名(28.03%)学生认为教材在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的关系处理上有所偏重,50.76%的学生对教材在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上均衡分配持“一般”的态度;另外,有60人认为教材偏重培养阅读能力,占调查总人数的45.45%,占比最高。

事实上,教材《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每个单元有三篇课文:第一篇是精读课文(Intensive Reading),第二篇是快速阅读(Extensive Reading),第三篇阅读与写作(Reading & Writing)是为写作作业提供模版。虽然单元前设置的热身练习(Warm-up Activities)包含听力和讨论环节以及第一篇课文后设置有翻译练习,但总体上看来,阅读仍然占据整个单元的大部分内容,学生难免会产生偏重阅读的印象。莫再树 (2006) 认为商务英语教材除了应具备科学性、可读性、知识性、思维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等教材质量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有其自身的基本特色,其中就包括综合性。商务英语教材旨在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从而提高商务英语交际能力,以听说交际为主的初级商务交际活动尤其突显了口语和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均衡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需要加强《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综合性。

4.2偏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英语水平由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两部分组成,一个人无论语言知识多么广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仍然不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级英语人才。现代外语教材本身已成为交际的依托或工具,而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语言范本”或“语言知识课本”(夏纪梅,2002)。然而,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52.27%) 认为《商务英语综合教材》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而认为教材重实际交际能力培养的只有4.55%,认为两者兼备的有12.12%,另有31.06%的学生表示“无明显倾向”。另一方面,79.55%的学生认为该教材帮助自己扩充了单词量等语言知识,而认为教材帮助自己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学生只占总数的34.09%,不及前者的二分之一。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上偏重前者,而这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调查表明,高达83.33%的学生希望通过商务英语综合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占比最高;而表示希望扩充语言知识的学生占53.03%,位列第三。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教材在设计之初遵循了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原则、过程导向(Process-oriented)原则和任务型(Task-based)作业原则,设计了堂上讨论、有备发言和演示等产出练习和任务型作业供学生锻炼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这些原则是否能真真正发挥作用还取决于授课教师,调查中就有学生表示“教材设计其实还可以,但是老师不按上面的要求来”。另外,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注意到练习册上有口语练习,说明学生自身的自觉性不高,没有有效利用教材设计的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的练习。总之,不论如何,以人为本,以任务为路径,以交际为目的,是现代外语教材建设所提倡的发展趋势(莫再树2006),商务英语教材的设计应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当今世界的需要。

4.3输入大于输出,有效转化率不高

Stephen Krashen(1982)认为“語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部分”是“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其核心内容是“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习得唯一来源。所谓的“可理解输入”就是一个新的语言点,其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理解范围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果学习者目前的知识水平为“i”,那么新的输入后就为“i+1”。Swaine (1985,转自王晓玲2000)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说”提出了她的“输出假设”,认为输出至少具备了输入所没有的两个功能:(1) 能迫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去关注新语言信息的形式;(2) 能有效地使学习者在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调查显示,近半数学生(48.48%) 认为教材的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只有12.12%的学生认为输出大于输入,认为两者均衡者占15.91%,另有23.48%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有关的二语习得理论不了解,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如此,58.33%的学生认为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过多,53.79%的学生认为课文的篇幅过长,其中二年级的学生反应较为强烈,61人中有40人认为内容过多和篇幅过长。陈晓(2004)在总结“可理解输入”理论对教材的要求时指出:最好的输入能够以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抓住习得者。它的趣味性和相关性会使习得者忘记他所接受的输入是用外语表达的,教材作为学生接受输入的来源之一,应该具有趣味性、可读性、相关性、知识性、可思性等等。然而,只有26.51%的学生认为教材具有趣味性,认为教材缺乏趣味性的学生占24.24%,略低于前者,约半数学生(49.24%)表示“一般”。另外,问卷的最后共有36名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其中表示教材趣味性或实用性低的高达12条,如“教材偏枯燥冗长,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文章不够实际,比较虚”、“感觉太过陈旧,需要与时俱进,趣味性低”和“希望能多点实际知识”等等。

陈晓(2004)建议在选编教材上首先要选择与学生学习、就业以及时事、热点相关的题目。调查结果也显示,65.91%的学生喜欢的英语学习题材是当前热点话题,其次是商务经济类问题,占比56.06%;然后是国际问题,占比49.24%。由此可见,教材的选题应更加贴切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就业方向,才能使得大量的输入转化为学生的习得。

4.4综合评价较高,辅助材料尚待完善

虽然教材在综合性、培养运用能力和平衡输入和输出等方面有待改进,但总的来说,学生对教材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41.67%的学生总体评价为80分,30.3%的学生评分70,15.91%的学生评分90,10.61%的学生评分60,评分100和不及格的均只有一人,如果将不及格算作50分,总体平均分为76.36。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的评价较高:

(1) 教材的题材真实、新颖和有思想性;(2) 教材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3) 教材基本满足了学生的自学需求;(4) 教材体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也比较适合学生;(5) 每单元的生词重复率较为充分;(6) 教材的难度把握较好;(7) 教材的编写基本符合“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于“英语+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虽然部分一年级的学生建议教材《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应该增加一些与商务有关的知识,但莫再树(2006) 表示,商务英语教材应分阶段编写,初级阶段的教材要解决基础英语与商务英语的衔接问题,教材所涉及的学科覆盖面要广,并适当配备一些会话、专业术语及翻译练习;高级阶段的教材应突出商务文体与语篇知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一二册题材广泛,包括日常社交、习俗、文体娱乐、学习、科技、宗教、政治、人类与环境等等多种社会文化情景以及涉及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知识,并在每单元后设置Business Expressions环节,引导学生积累商务词汇;三四册有半数介绍经济、贸易、金融、企业管理、营销、经济法、商业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后期深入学习商科课程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一些学生的反馈意见十分具有建设性,如有的学生建议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能单独列成单词表,这样他们就不用在课文中一个一个找,以便节省时间和精力;还有学生指出,课文没有录音,导致他们不能通过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内容,同时减少了训练听力的机会。Alan Cunningsworth (2002:7)指出:教材不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主人,而应为他们服务。教材应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应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因此,有必要在该系列教材再版时提供单词表和课文录音,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五、结语

通过调查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本科生对《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的相关看法和态度,笔者发现该系列教材:(1)偏重阅读技能的培养,综合性有待加强;(2)偏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应用能力有待提升;(3)输入大于输出,有效转化率不高;(4)总体评价较高,辅助材料尚待完善。教师在讲解该系列教材时以及该系列教材再版时有必要基于上述学生的真实反馈,有针对性进行改进、提高,从而促进商务英语综合教材和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Cu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Book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3] 陈晓. 克拉森的“输入”理论与英语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 66-75.

[4] 黃建滨,于书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09(6).

[5] 林洁. 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和评估标准[J].外语 2010 (11): 110-112

[6] 莫再树. 体验商务英语中所蕴涵的教材建设理论与原则[J].中国外语,2006(9): 45-52

[7] 王晓玲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 50-63

[8] 夏纪梅. 现代外语教材的练习质量观[J]. 外语界,2002(1): 22-25.

[9] 周雪林. 浅谈外语教材评估标准 [J]. 外语界,1996(2).

猜你喜欢
评估教材学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学生写话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