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胡巧青
【摘 要】本论文以卡特出口件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的防锈包装,用盐雾试验模拟海运的运输条件,查看各种防锈包装的防锈效果,对比分析防锈包装效果,为实际的生产包装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出口件产品;防锈包装;盐雾试验;VCI
1.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是检验金属零部件耐蚀性的重要手段,通常分为中性盐雾(NSS)试验、醋酸盐雾(ASS)试验、铜加速醋酸盐雾(CASS)试验、循环盐雾试验等几大类。中性盐雾试验是将样品暴露于盐雾箱中,利用噴雾装置将浓度为5%左右的氯化钠溶液转变成盐雾,进行自由沉降,使盐雾能均匀地落在试样表面,并通过维持盐液膜的经常性更新,使金属表面加速腐蚀,适用于金属及其合金.金属或有机覆盖层。阳极氧化膜和转化膜等。醋酸盐雾试验和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则是在中性盐雾中加入醋酸甚至还有氯化铜,加速腐蚀过程。循环盐雾试验则是一种综合盐雾试验,它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加恒定湿热条件,通过潮湿环境的渗透,使盐雾腐蚀不但发生在表面,也发生在产品内部。循环盐雾腐蚀试验更能检验样品的真实腐蚀状态。也是盐雾试验中最为严格的一种,主要用于结构复杂和腐蚀严重的零部件。
卡特出口件的运输条件为集装箱海运,海运昼夜温差大,且高湿高盐,所以盐雾试验是比较合适的模拟海运的手段。
2.金属零件的防锈材料种类
目前比较普遍使用的几大防锈材料为:防锈油脂、气相防锈材料和可剥性塑料。
我国SH/T 0692-2000《防锈油》中给出的防锈油的分类,将防锈油脂分为除指纹性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脂型防锈油、润滑油型防锈油和气相防锈油五种类型。我国长期以来,在实际使用中把防锈油脂分为:封存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汗液)、液体防锈油、脱水防锈油、水基防锈油、气相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油和防锈脂。
利用气相缓蚀剂制成的防锈材料,统称为气相防锈材料。气相防锈材料可以分为:粉状、片状或丸状气相防锈剂;气相防锈纸;气相防锈塑料薄膜;气相防锈油和气相防锈液;气相防锈胶带等。
可剥性塑料是一类以塑料为主体的成膜材料使金属得以与外界的腐蚀性介质隔离,从而起到防锈作用。由于其价格比较昂贵,并且在当代的快速流通环境里,使这种材料的使用有很大局限性。
3.试验
目的:将零件进行不同的防锈包装,经过盐雾试验,模拟海运极端的运输条件,来查看防锈效果。
3.1试验方法
根据国标规定,设定盐雾试验箱数据,将经过各种防锈处理的试件放入盐雾实验箱中,每一天观察一次,经过一定的时间,以肉眼观测查看防锈效果,并做出对比。如图1
3.2条件:
实验零件:卡特出口件,处理方式见表1
实验时间:144h
实验温度:35℃
环境平均温度:20℃
3.3实验结果
1#:涂防锈油+包裹防锈纸,
实验中水汽太大,试验96小时零件发生锈蚀。
2#:涂防锈油+包裹防锈纸+真空包装
实验中,包装袋外部充满水珠,试验48小时后,真空包装出现胀袋现象,试验结束后未发生锈蚀现象。
3#:涂防锈油+包裹防锈纸+VCI塑料袋
试验结束后,塑料袋内外壁挂满水珠,防锈纸浸湿。齿轮表面有水珠,但是没有发生锈蚀现象。
4#:包裹防锈纸+真空包装
试验结束后,由于真空包装薄膜较薄,受热后,发生胀裂破损,盐水进入。防锈纸被浸湿一半,防锈纸湿的地方零件严重锈蚀,防锈纸干的地方局部锈蚀。
5#:包裹防锈纸+VCI塑料袋
水珠进入VCI防锈袋中,试验结束后,有些地方防锈纸与零件粘在一起。最终零件发生锈蚀。
3.4试验结果及分析
结果:通过肉眼观察,防锈效果比较:
1)涂防锈油的防锈效果比不涂防锈油效果好。
2)真空包装防锈效果好于试验中VCI塑料袋包装。
3)五种方式比较结果:1<4=5<3<2 即:涂防锈油+包裹防锈纸+真空包装效果最好。
从实验的整体过程分析,盐雾实验不能准确作为海运过程的模拟,但是可以反映一种趋势。盐雾实验比实际条件恶劣,从过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热蒸汽遇到冷的塑料罩,不断的变成小水珠滴在产品上,使其基本处于盐水浸泡状态。
实验中发生锈蚀的包装方式在实际情况中并不一定会锈,但是在实验中没有生锈蚀的包装方式,在实际中发生锈蚀的可能性远远小于其他包装方式。
从实验中发现,凡是涂抹防锈油的零件,在试验后均没有发生锈蚀,主要是由于涂抹的置换型防锈油脂,这种防锈油脂有一定的抗湿热性能,对汗液水蒸汽等有良好的置换作用,能够防止汗液水蒸汽污染和腐蚀金属的性能。
实验中体现了包装材料对水的阻隔性,气相防锈材料的功能在本实验中并没有很好体现。
4.结论及展望
结论:如果零件要使用海运作为运输条件,其过程经历时间比较久,出现昼夜温差大的情况,建议涂抹置换型防锈油脂作为最基础的防锈防护,其次包装的密封性非常重要,满足这两点以后,再根据需要可以增加其它防锈包装。
展望:由于本公司在防锈包装基础研究方面比较薄弱,本试验第一次通过试验对比了几种防锈包装的防锈效果,为出口件包装提供了一定的防锈包装依据,但是试验与实际的防锈期对应关系,需要更近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红军等.气相防锈材料及技术[S].2011
2. 陈孟成等.防锈封存指南[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