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艳
【摘 要】《乌托邦》是莫尔于1516年出版的游记对话题作品,该书从政治、生活、职业、交往、宗教、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为我们构想了一幅没有私有剥削、社会平等、财产共有、政治稳定、道德高尚、社会和谐、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蓝图。书中蕴含体现的教育观念对于当下的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乌托邦》;教育观念;启示
一、《乌托邦》中的教育观念
(一)注重儿童教育及全面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实践性
乌托邦人给予儿童教育极大的重视。他们认为“年龄形成的对事物的深刻印象会伴随人们的整个一生”,所以乌托邦人使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向孩子们灌输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等思想。乌托邦人意識到孩子的心灵是天真和富有弹性的,同时也意识到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所学知识的普及乌托邦人要求“从童年起,他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有儿童都被引导读有益的书”。在乌托邦的社会之中,农业知识得到了高度的普及,除去农业知识,乌托邦人还必须学习音乐、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年轻人是牧师的职责,但牧师做得更多的是正确引导年轻人的心智和行为方式而不是教他们识字”,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乌托邦人也非常重视人们的思想品德与行为方式的引导,尽可能使人得到全面的教育。
农业是整个乌托邦社会的经济基础,乌托邦人不仅重视农学理论的学习,也强调理论的实践,比如“他们经常被领到城镇四周的田地,在那里,他们不仅观看其他人干活,而且还亲自实习”。除过农业,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乌托邦人的学习同样不仅包括学校学习也包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乌托邦人热爱知识,并且鼓励人们将知识运用到发明创造改进技术之中,在习得造纸方法与印刷奥秘之后,乌托邦人通过进行试验,最终纠正了缺陷攻克了难题,还建造了属于自己的造纸厂,安装了属于自己的印刷机。
(二)注重个人教育的因材施教
乌托邦人主张根据民众个人的天赋和特长来教育发展他们。“一般地,子承父业,因为职业倾向常常一脉相承,但是,如果任何人的天赋与其父亲相异,他就被过继给从事他偏好的职业的家庭”。乌托邦还对有非凡读写才能和倾向的人免去劳动义务的特权从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而对于天生不善思考的人们,乌托邦不强制他们听公共报告,也不会干涉他们,而是会鼓励并且称赞这些投入自己所擅长的职业中并为国家效力的人们。乌托邦人尊重社会中个人的天赋特长并鼓励个人天赋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或许与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有关,但是这些在现代看来仍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三)创建学习型社会、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化
莫尔在乌托邦中反复指出:“大部分公民,无论男女,总是把体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一辈子花在学习上”。生活在乌托邦社会中的都应该是有文化、有教养且具有高尚的精神的人。在理论教育与实践创造之外,乌托邦人将其对民众的教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调动社会中尽可能多的资源与力量督促人们学习,行成全社会学习的风气。在乌托邦的社会中,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乌托邦人除去工作、吃饭、睡觉外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阅读;每天天亮前有吸引大批听众的公共演讲;每日午餐晚餐前选读道德报告;就餐时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进行自由谈话以“发现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并观察其性情”;“人们热衷于探讨美德与真理”。在乌托邦这样一个全民学习、日日学习的社会中,学习已成为民众必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习惯。
此外乌托邦人对知识的追求永无止境,积极地吸收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乌托邦人向乘船失事漂流到乌托邦岛的幸存者学习希腊人的学问和学科;乌托邦人尊重知识收集外来人提供的哲学、诗集、历史学、医学方面的书籍;乌托邦人还向外来者积极学习造纸方法和印刷的奥秘并且不断试验改进拥有了自己的造纸厂和印刷机;同时乌托邦人非常欢迎具有特殊才能、见识博广的人们入岛以便他们了解整个世界的状况。在作者的构想里面,乌托邦岛具有最完美的社会制度、最充沛的资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乌托邦岛没有故步自封满足于自己所持有的优势,相反,他们热切并积极地了解学习外面的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乌托邦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落后必将挨打,乌托邦人的这种学习精神是值得每个国家学习的。
二、《乌托邦》中的教育观念对我们的启示
莫尔虽然没有在其书中单独论述社会教育这一点,但是他关于注重儿童教育及全面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实践性、注重个人教育的因材施教、鼓励终生不断学习这些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仍体现着其价值。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习,便成为了个人、组织、社会乃至国家的迫切需要,构建学习型社会更需要人们具备终生学习,不断学习这样的理念,全社会兴起学习之风,这样一个学习型社会才能得以建立。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莫尔关于教育的思想或许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一)建立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乌托邦》中,社会重视儿童的基础教育,教育会从音乐、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引导孩子的心智和行为。同时在乌托邦的社会中,能够做到让爱好并且有天赋读书的人读书,喜欢劳动并且擅长劳动的人劳动,给不同学习类型的人营造不同的学习空间。我们的教育主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之中。我国的教育阶段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无疑是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的,但是由于高考制度,我国的教育长期被笼罩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之下,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高考成为了自身“鲤鱼跃龙门”的唯一出路,无论是否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所有的孩子走向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高考。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工作需求的增多,职业学校数量的增多也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成人学校的发展也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无疑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但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却给了孩子们以及已步入社会的人更多的选择与学习空间,也能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二)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在莫尔空想的社会之中,教育已经可以根据人们的才华和天赋做到因材施教,让会学习的人学习,会劳动的人劳动,乌托邦中的教育不强制也不干涉人们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正是乌托邦人尊重社会中个人的天赋特长并鼓励个人天赋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才使得整个社会的分工协作良好有序。
在《论语·先进篇》中圣人孔子就已经贯彻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作为教育的主体力量,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都要耐心细心探索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并辅以指导,帮助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乌托邦的教育者对年轻人的教育更多是引导年轻人的心智和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理论上的灌输。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者大都是以“填鸭”式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教育中更多的扮演着知识吸纳的容器。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少的思考空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理论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之中教育者更要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引导被教育者,给教育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引导被教育者走向更加宽广的思维世界。
《乌托邦》中,乌托邦的教育对于孩童除了普及基础教育外,还要对其灌输国家观念和集体主义思想,使其成为有用的人。乌托邦人的学习是全方位的,包括音乐、逻辑、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乌托邦的教育理念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掌握一定的知识文化技能,也必须成为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合格的社会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包含了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之中,由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老师只偏重孩子们的文化课成绩,忽视了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建立。莫尔在其空想的社会中都能预见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体制、学校、教师、家长更应该贯彻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理念。
(三)鼓励人们终生学习,創建学习型社会
乌托邦的社会鼓励人们在必要的劳动之后进行学习,全社会调动最大的力量与资源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们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社会成为学习型的社会,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技术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的人也为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重要的,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重要的。不断学习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习惯。社会要鼓励人们进行终生学习,教育者也要将终生学习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头脑之中,让受教育者认识到终生学习的理念、终生学习的习惯会让自己受益一生。同时我们要积极在社会中营造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学习型的社会,为每个人的终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乌托邦》一书中奴隶、殖民地、宗教等问题仍有待商榷,作者也只是教条式预见了理想中的社会,但是莫尔关于社会的构想并没有过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乌托邦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反映了人类对进步思想的要求,对哲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建设力量对于当下的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用这种社会发展教育理念,反思当下我们所处的社会,用批判性的思维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缺点,在借鉴中做到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杨小莉,论《乌托邦》的教育观[J],管理教育,2008.08.
[3]孙贺、李玲玲、计卫舸、中国大学教育的“乌托邦”--基于学习动力的个性化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