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凌之
【摘 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新疆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西北毗邻,具备发展跨境旅游合作的坚实基础。本文以国内外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现状及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现实条件等来论证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发展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三步走”战略。
【关键词】跨境旅游合作区;跨境旅游;哈萨克斯坦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组织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区域合作交往愈加密切,合作步伐不断加快,欧盟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区域旅游合作的优秀范例,近年来亚太地区以及金砖国家的区域旅游合作也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受此趋势推动,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与周边邻国或地区积极开展了旅游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东盟框架下,与俄、韩、朝、日、蒙在东北亚范围内,与中亚国家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积极开展旅游合作,如今构建中外跨境旅游合作区已然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开展旅游合作的新模式。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中国西北边境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发展和全面提升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旅游业作为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的先导产业,在未来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增加民间交流、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五通”建设中将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边境口岸旅游合作将边境旅游资源与边境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为跨境旅游合作的发展孕育了契机。随着边境贸易与旅游活动的发展,旅游合作的重点将逐渐沿着边境口岸向两边延伸,逐步形成为以边境口岸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旅游合作。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边境口岸有7个之多。因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合作可开始于中哈发展较好的边境口岸,后逐步向两边延伸形成一定范围的跨境旅游合作区。。这不仅能积极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践行“一带一路”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新型全球化理念;同时也是对其他边境旅游区的良好示范,将推动我国边境旅游区与边境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介于目前对“跨境旅游”及“跨境旅游合作区”尚未有准确统一的定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多篇文献的梳理,对其概念界定如下。
1.跨境旅游
关于跨境旅游,目前尚未有准确、统一的定义,但对于边境旅游的研究往往包含跨境的成分,实际上可定义为跨境旅游。《邊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1996)对“边境旅游”的定义是:边境旅游是指经批准的旅行社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旅游活动。
2.跨境旅游合作区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从“跨境经济合作区”延伸出的概念,李飞(2013)认为“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边境地区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共同推动的享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是集投资贸易、出口加工、国际物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区。因此“跨境旅游合作区”可被定义为相邻国家在边境地区共同划定一定国土范围开展旅游合作,在划定的范围内,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导,实施特殊旅游政策的区域。
(二)文献综述
1.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效应研究
夏友照(2011)、赵明龙(2011)、陈俊安(2013)分别聚焦于不同的跨境旅游合作区,一致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能够为毗邻国家在边境交界处开展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一定的示范效应;夏友照(2011)、刘云(2013)研究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能够优化配置和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市场,能够降低政府间的行政成本和投资者的生产成本;赵明龙(2011)、袁珈玲(2014)指出,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以促进区域国际友好交往,实现共赢;董琦(2013)通过SWOT分析,认为开发图们江流域边境旅游合作区有利于构筑我国边疆地区良好的生态屏障。
2.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研究
跨境旅游合作区在中国西南、东南边境地区已广泛开展,学者们一致认为其可行性主要体现在旅游资源、地缘政治、文化底蕴等方面。夏友照(2011)指出,图们江地区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和区域间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础使得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可行性增强;董琦(2013)指出,图们江地区的中俄朝三国地缘相近、山水相连、文化相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可行性。
3.跨境旅游合作区的障碍性因素研究
跨境旅游合作区兴起至今虽得到了广泛开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障碍性因素。何友良(2011)指出,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区目前正面临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和旅游景区范围过小的制约,导致游客停留时间过短;袁珈玲(2014)指出,落后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层面低效率的旅游合作及单一、老化的跨境旅游线路和繁杂的旅游通关便利化程序是制约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障碍;陈俊安(2014)认为,薄弱的边境旅游发展经济基础、脆弱的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以及混乱且难以监管的边境旅游市场是阻碍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的掣肘。
4.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模式的研究
由于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具体情况各异,学者们提出了符合不同跨境旅游合作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夏友照(2011)结合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节点联动、一核心区辐射、三市受益”的发展模式;王继庆(2011)提出以中国珲春为中心,以图们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为基础,形成中俄朝三角形跨境旅游合作区;黄华(2012)认为,边疆省区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应以内地为依托,不断加强边疆地区与其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以及与中国内地旅游产业的对接;刘云(2013)指出,“孟中印缅旅游圈”采取的是“一体化共生、互惠共生”的合作发展模式; 刘云、张梦瑶(2014)为提升中缅边境区域旅游合作的层次,构建了“对内联盟与对外国际合作双轨发展”的模式。余海燕(2017)认为应从国家政策、旅游产品、信息平台及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来推动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的升级路径。
5.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
夏友照(2011)认为,建立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应从创新国际旅游合作机制、联合开发图们江国际旅游网和中方示范作用三方面入手;赵明龙(2011)指出,推进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需要两国政府合作并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袁珈玲(2014)对建设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进行了研究,认为双方应加强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旅游组织及企业层面的合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引导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陈俊安(2014)指出,“边境国际旅游合作区”的建设不仅需要参与国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一套互利共赢的分配制度。
三、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分析
(一)合作区成立基础
1.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随着2015年3月新疆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前沿地区”。强化国际合作是推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必经之路,《新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将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纳入其中。旅游产业以其起步要求低、发展速度快、辐射带动强的特点,将在推动国际合作、将新疆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发挥巨大作用。边境旅游作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亮点,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不仅将显著带动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是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
2.旅游资源丰富
哈薩克斯坦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遗留了大量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和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等,对游客极具吸引力。伊犁作为中哈旅游合作区的中国口岸,,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著名的那拉提、果子沟等天山草原风光,有乌孙古墓、林则徐纪念馆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还有生态示范区和湿地公园等其他旅游资源;霍尔果斯口岸也已经具备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如西部第一国门——“324(1)”界碑、清代18号石碑、合作中心、沙彦卡伦景点、上合风情园、合作中心连接通道等。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琼布拉克高山滑雪基地、巴尔喀什湖、卡普恰盖高山湖、科克托别电视塔、独立纪念碑和潘菲洛夫—28勇士公园等,是哈萨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重要的旅游城市。
3.旅游合作制度基础良好
中俄、中哈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两国间合作领域众多,其中,旅游合作发展较为突出,并达成了诸多框架协议。1998年中哈达成《旅游合作协定》,开启了中哈旅游合作的大门。2011年中哈就合作中心旅游业开发建设项目达成一致:双方将共同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开发游客旅游、购物、美食等旅游相关项目。2012年4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行,合作中心商贸旅游发展较好。2013年9月,中哈投资合作的第一个旅游项目——中哈传统文化旅游区也投入运营,同年,中哈就“中国旅游年”项目于2017年在哈国举行并达成共识。2014年双方签署中哈联合宣言,哈方表示将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关项目,旅游合作项目位列其中。2016年3月,新疆与阿拉木图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指出双边应进行信息交换,联合培养旅游人才等。总之,中哈旅游合作相关协议的签署和相关合作项目的运行为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4.地区民族文化相近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不仅地缘相近,而且人文相亲,双方在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诸多共同点,容易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感,从而易于沟通和互信,可以说,两国合作基础较好。此外,伊犁州是哈萨克自治州,其哈萨克族占21.1% ,且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沟通基础相对新疆其他地区而言较好。
(二)发展障碍分析
1.旅游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掣肘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经济相对落后,相比国内其他发达城市,其旅游接待服务功能不健全,大部分宾馆、酒店档次低、规模小,满足不了游客的消费需求,且旅游项目少,成本高,旅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业受大环境影响波动性较大。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整体的旅游配套设施相比中国整体而言比较短缺,2013年底中国的星级饭店数已达到13293个,但到2014年底新疆的星级饭店总数仅达到404个,占3.04%;哈萨克斯坦的星级饭店仅242个,是国内总量的1.82%。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双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而成为建设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掣肘。
2.旅游便利化建设急需提升
无障碍旅游,即畅通无阻的旅游,指游客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旅游时能享受交通、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娱乐等的畅通无阻。当前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旅游便利化程度还很低。2016年2月霍尔果斯口岸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实现落地签证的陆路口岸,已正式开启了落地签业务,自此,哈萨克斯坦游客只需携带护照三个工作日就可办妥进入中国的手续,但哈萨克斯坦并未给中国这样的优惠。此外,本文指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载体,虽合作中心取得了通关便利化,但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合作中心范围内。因此要实现中哈的无障碍旅游,还需进一步提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旅游便利化程度。
四、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旅游便利化环境
对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内的交通要道、主要景区景点进行规划和整顿以提高其质量,对景区内的饭店、酒店的卫生和安全条件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合规经营。同时整改景区景点内公共基础设施,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便利性、安全、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
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国际上的知名酒店品牌如香格里拉、喜达屋、喜来登等入股或直接经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酒店成立跨区域连锁酒店或通过收购、兼并和品牌输出等方式参与区域内各城市酒店的经营和管理,促进整体服务行业水平的提升。
(二)开发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特色旅游产品
1.创新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合作区跨越国界,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应适时设计跨国旅游线路,以此作为双方合作的突破口,使其成为合作区的特色之处。可利用伊犁和阿拉木图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邀请旅游专家、学者按照资源的类型,景点的大小,游客的喜好,以及旅游预期的旅游天数等因素,设计若干特色各异的跨境旅游线路。
2.设计开发国际化与特色兼顾的旅游周边产品
特色是旅游的灵魂和精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旅游开发成功的要旨。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着汉、维、哈、回等多个民族,浓郁的少数民族风俗是其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结合哈萨克斯坦的异域风情,跨境旅游合作区可依据双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纪念品。此外,异域特色饮食也可以成为旅游合作区重要的旅游附加产品,建设民族美食街这一类的旅游项目,这不仅能丰富游客的旅游项目,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聪玲. 探索“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实施路径[J]. 中国发展经济,2017(10).
[2] 王英,原帼力. 建设中哈伊犁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16(8).
[3] 鲍超,方创琳.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跨境互联互通战略通道建设重点[J]. 干旱区地理,2016(5).
[4] 罗奎,李广东,张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边境旅游发展与自由旅游区建设[J]. 干旱区地理,2016(5).
[5] 原帼力,王英.中哈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探究[J].中亚经济研究,2016(4).
[6] 景婧,刘云. 基于帕累托效率的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实证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5(11).
[7] 幸岭. 区域旅游发展创新模式: 跨境旅游合作区[J]. 学术探索,2015(9).
[8] 于国政,陈唯,周玲. 中国—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合作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5).
[9] 文彤. 跨境旅游与边境城市口岸地区发展[J]. 社会科学家,2014(11).
[10] 刘云,张梦瑶. 试论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构建[J]. 经济问题探索,2014(6).
[11] 李飞. 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J]. 旅游科学,2013(10).
[12] 王辉,杨兆萍.边境口岸跨国旅游合作机理研究[J]. 经济地理,2011(8).
[13] 杨福泉. 以文化学术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旅游深度合作[J]. 云南社会科学,2010(6).
[14] 普拉提莫合塔尔,海米提依米提.我国西部边境的跨国旅游合作研究[J]. 干旱區资源与环境,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