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飞
【摘 要】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三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是整个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三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出现了整体质量较低的问题。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业应当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遵守乡村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问题;对策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意义
(一)优势
乡村相较与城市往往拥有秀美的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并且拥有较多的山川大河和文化资源,如: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有趣的乡土文化艺术以及风格迥异的乡村居民住所,富有特色的传统农耕形式,乡土气息浓郁的各类农事活动,质朴的人文风情等等,加之构成一个个极具区域民俗特色,且具有极强的文化气息与生态色彩的福地。如此显而易见,乡村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具备的及其良好自然优势资源和人文条件。
(二)意义
在三地的调研中不难发现旅游业自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而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游,必将会在推进农产品行业的机构调整和加强现代化发展、也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增收渠道、对完善农业农村的发展机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实现“农旅融合,以旅助农,旅强农富”的整体效益。
二、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价住宾馆,廉价观风景”,各地区之间条块分割、缺乏合作
正如贵定县音寨村:虽然政府进行了统一的规划,但是由于各家各户缺乏交流合作导致出现了宾馆酒店的价格一度飙升,各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无偿使用旅游资源,不关心旅游资源的建设、开发和保护导致一方面条块分割切断了旅游经济的内部区域联系,旅游业统一市场受到阻碍;另一方面,还分裂了旅游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关系,部分地区重视旅游服务业、轻视资源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被分割成两种水火难容的状态,导致难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一体化经营,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成了一次消费,难有回头客
乡村游因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总会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部分地区出现了客源流失严重的情况。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一、过于夸大其实的宣传,使得旅客失去了原有的“冲动”丧失了继续消费或者宣传的机会;二、没有成立较为完整的消费保护措施,导致游客出现遇到“黑导游”、“黑车”或者“被迫消费”的情况;三、旅游地只重视旅游红线以内区域发展,导致红线外发展滞后,环境落差较大。而部分村民则出现诋毁当地、强行拉客等一系列降低旅游者消费体验的情况。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未能与本地独特的文化价值、人文风情相结合,缺乏竞争思维
部分地区长期的盲目跟风而不能深入寻找本地特色势必会造成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的丧失。忽略了旅客在选择乡村旅游的最初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体验自然风光,更是为了体验当地的地域人文风情和文化底蕴;缺乏竞争思维,导致雷同性竞争比较普遍。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盲目跟风其他地区的模式,造成了雷同化发展的结果,而且旅游产品品种不丰富,缺乏创新性,不仅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跟不上市场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出现遍地都是大同小异的农家乐、毫无特色的纪念品的情况。这种发展前景所造成了广大游客因感觉缺乏创新感而再难以保持较高消费的热情。
三、对策
(一)联手共同开发生态游、民俗游、自然景观游,共走合作之路
正如汉源县三强村,由一名村民带头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在必要时候懂得推动和促使区域合作。而在这其中政府作用不可或缺,各级政府不应该只是只是強调自己的产品的短浅目光,应当具有较好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牵头把各区域进行合并为整体以作为对外宣传和推销的大旗,树立对外发展旅游的良好形象,具体在营销策略方面建议做好三个结合:一、面向公众的大面积传播和面向重点客源地、回头客的点式传播相结合;2.在实现真实性的同时兼顾产品性信息的高质量结合;3.实现以常规的传播方式为最低下限的新时代信息创新传播方式的结合。同时要兼顾旅游线内外的发展,尽量做到全面。
(二)保证诚信旅游的基本体系,努力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根据詹姆斯·赫斯克特的在研究服务利润链时发现表明,在对服务质量感到“比较满意”的顾客中,只有不到40%的人表示有再次消费的想法,而在“非常满意”的顾客中,90%的人表示有再次消费的想法。因而大胆认为,目前旅游业应致力于保证诚信旅游的基本体系,努力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费体验,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旅客的满意程度。
目前,贵定、汉源、鹤庆三地也正在主推“诚信旅游活动”,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引导服务者主抓优质服务,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让各地游客得到更加全面、服务热情、消费满意的体验,使得旅游市场生机勃勃。
(三)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增加自主创新能力
“农村性”支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石,是最吸引旅客一点。所以大力主推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优势。但是乡村游的发展应遵循市场要求,按“有起点、有意境、有水平”要求,以“乡村性”为根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品”,实现创新式的发展。毕竟从旅游消费的角度来看,进入游客选择消费的过程首先不是该地有多少旅游景点,而是目的地有哪些具有特色的景点。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终点是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因此,应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决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短暂发展。唯有如此,乡村旅游才能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
(五)从开放资源上、从市场主导上、从策划规划上突破
把资源变资本,大力利用乡村房屋、公共用地、甚至森林湖泊、田园山水等资源,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进入乡村;坚持市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原则,走农村市场化道路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乡村,单靠政府短时间内的帮扶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将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用活乡村的本土材料、果林、菜园等,不照搬照抄城市化的模式。要按照乡村原有的实际情况进行运作,策划新项目,引进新思想,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农村,将策划与实际运营有机结合,让美丽乡村产生丰富的经济效益。要创新产业规划布局,打造合理的乡村空间格局,促进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外现在许多乡村建筑胡乱仿照其他地区建筑,导致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设计出适合当地特点的建筑与景点,如此也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
四、结语
笔者不奢望本篇文章通过一次简单的调研就能穷尽“乡村旅游”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而且给出尽善尽美的对策。但是期望能借由此次调研,从汉源、鹤庆、贵定三县中发觉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粗鄙的见解与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大力推行乡村旅游的地区的政府和个体单位带去一些帮助、启发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