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昉苨
每一年,《纽约时报》选登的当年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的作文,能为好奇的人打开一扇窗口,一窥那些“天之骄子”可能拥有的种种品质。
比如2018年秋天入读耶鲁大学的杰弗里·C.余,在大学申请作文里写到了他的父亲: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姐妹的中国人。
然而,他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父亲能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座温室,能用厕纸造一尊石膏像,能细致、贴心地照料子女的生活,会在厨房里和儿子一块儿饲养小鸡小鸭,与他分享在乡村的成长经历……小余的父亲没有正式工作,一天大部分时间花在照顾家人上。
还有考上哈佛大学的艾瑞克·恩古吉·穆松杜,他同样在申请作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家庭与文化背景:在内罗毕的泥巴砖墙老屋里,祖母揉着面,准备着最典型的肯尼亚大餐——薄煎饼、甜面包;表弟表妹们在泥地上赤着脚踢足球,好奇着他嘴里闪闪发亮的牙套……
“这里的生活与我在美国的生活有着极大的不同,贫穷的苦难与闪烁的繁荣似乎永远不会相容,但这就是我所继承的两个世界,我在任何一个世界中的存在都离不开另外一个世界。”
第一次读这些高校入学申请作文,我就感到分外温暖,却说不出来是为什么。不都是普通的生活吗?也许每个人把自己的生活抖落抖落,都能整理出那样一种人生的闪光时刻。我甚至很聪明地想到,他们能申请到这些学校的关键,恐怕根本不是这文书中提到的事情,而是优异的高中成绩,丰富的义工经历,惊人的SAT分数等。
但再想一下,被触动的原因,恐怕就是考大学的时候的我,根本注意不到生活里有这样的瞬间。他们的每一篇作文里,都有一张鲜明的面孔,都有确定的属于自己的生活。
哈佛的学生,各种背景都有,有精英,也有特别穷的人家出来的,有特别偏远的第三世界国家来的。
每个人都在入学申请文书中提到了他们的成长。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有卓尔不群的经历,很多人的入学文书所叙述的,只是日常和能够提炼日常的敏锐鲜活的心灵。
来自得克萨斯州的琳·皮纳帮奶奶缝着百衲被,她想起习惯偷盗的父亲,想起因为父亲坐牢而分外艰难的家计,想起奶奶如何一路护着她任性成长,那缝缝补补的被子,就像是“描绘了我们曾经面临并克服诸多障碍后所展示的韧性”。
华裔学生小余从父亲的陪伴中发现,“我的爸爸是做什么的”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父亲虽然没有工作,但他言传身教给子女的,是乐观、热情、创造力这些品质,和不必非要按照既有套路去生活、去衡量成功的态度。
“天子骄子”的生活,也还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的生活。
谁又能不为这样的青春动容呢?
(责任编校周丹)
普通的生活中也能有分外閃光的时刻,写下来后也能让人感到分外温暖,前提是你要有能感受日常的敏锐鲜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