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生产变化分析

2019-09-23 00:46王晓丽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产率山东山东省

王晓丽

(1.山东交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0 引言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依靠扩大要素投入已经越来越不可持续,如何提高农业增长动能,促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紧迫的问题[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2].在当今的社会生产中,知识,信息和技术是主要影响因素[3].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的优化、企业竞争、创新竞争等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都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山东是农业大省,习总书记要求山东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5].山东农业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核心的问题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

1 山东农业生产基本现状

1.1 农业平稳增长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山东省农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近几年山东省侧重于调整供给侧结构,农业也开始从速度发展转向效率发展.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信息化进程.山东省沿海城市比较发达,虽然农业总产值在整个经济产值中比例不大,但是粮食生产的总产值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也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在农业发展中加以落实,不断加快粮食结构供给上的改变和革新,在基础得到稳定的前提下同时也把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抓起来.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

1.2 农业生产区域现状

从山东省东部地区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耕地面积减小,因此,东部沿海城市的农业总产值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从山东省中部地区来看,济南市和莱芜市农业产值较小,而处于周边的潍坊市、淄博市和泰安市农业产值较大.山东省西部和北部地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农业人口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这些地区的农业产值较高.

1.3 农业生产结构现状

从山东省农业结构可以看出,山东省平原地区较多,因此适合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产,小麦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再加上政府对小麦有最低收购价格,因此,小麦产量受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小.而棉花和油料与小麦不同,受政策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大,再加上棉花、油料等作物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城镇化的发展减小了农村人口比重,所以农村人口的下降也限制了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的产量.

2 山东农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2.1 农业投入变化分析

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就业人口不断加入城市化,山东省农业就业人口不断下降,农业就业吸纳的人口在不断的下降.从2000年~2006年之间,山东省农业人口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这段时期农产品价格较低,并且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很多.2007年~2016年之间,山东省农业就业人口下降速度降低,这段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下降,而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从事农业的收益增加,使山东省农业就业人口趋势是保持稳定状态.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山东省农业固定投资总体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部分年份表现出不稳定的增长态势.特别是2006年、2010年和2013年山东省农业固定投资出现严重下滑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产品所需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建成,在有些年份出现农业固定基础设施投资波动的现象,因此,农业固定基础设施的投资将更多的偏向于农业的科技投入,使农业由速度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也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将在农业增长中占更大部分的比重.

在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化肥、柴油、农药、薄膜和机械中,表现出较为一致的趋势,即农业生产资料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2.2 农业产出变化分析

虽然山东省农业劳动要素在不断下降,但是受益于科技进步等的不断增强,山东省2000~2016年农业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单产也在不断增加,表明山东省农业产业增长实现了由速度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但是,从2007年之后,虽然每年农业粮食总产量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降低,2016年的农业粮食总产量要小于2015年的农业粮食总产量,反映了山东省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状态.

2.3 外部环境变化分析

科技投入是农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使农业从速度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不断转变,农业成本不断降低,农产品单产不断增加[6].从山东省2000~2016年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来看,农业科技投入逐渐增加,从2000年的19932.33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21010.1万元.科技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中重要的要素投入,特别是山东省处在工业转型阶段,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这对农业的科技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

从省内农产品需求结构来看,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几个品类,而是多品类的需求,因此,山东省的农业发展应该根据农业生产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生产资料等条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才能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使山东省农业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受益于我国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内需求,2000年~2017年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从2000年的8337.4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2678.18亿元,同时,第一产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268.5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876.74亿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给农业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们收入增加,增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带动省内农业的发展[8].此外,从山东省农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比重来看,农业在全省总的经济产出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正在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农业产值将逐步保持稳定的状态[9].

山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物流行业将农业物流系统化,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还应加强农业物流主体化的管理,积极改革农业物流体制机制,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物流,加强农业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10].

3 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与分析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两种途径:一是科技进步,二是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生产要素投入这个前提下,以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1].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把山东17个地区分别视作一个生产决策单元(DMU),用观察到的DMU生成生产可能性集[3].

3.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与准确性,选用的相关数据资料分别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山东统计年鉴》,截取的是山东省2004~2016年的相关数据.按照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得性原则,农业产出变量我们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示.农业投入变量我们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所得,选取以下5个指标:电力、劳动、化肥、土地和机械动力[3].

3.2 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间对比

通过利用DEAP2.1软件对2004~2016年山东省17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山东省这13年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具体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13年间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3%.技术进步年均增长4.7%,对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贡献率达到了88.67%.说明13年间山东省的农业快速发展是与技术进步水平密切相关的.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2006年以前有点缓慢,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退步引起的.2006年以后,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8%.良好的增长态势主要得力于2006年以来山东省政府相继出台并且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拓宽支农惠农财政政策等[3].可见山东农业发展受政策影响明显,要想实现山东省农业发展向高质量方向转型升级,在政策扶持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山东省各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不高,表明在山东的农业发展中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都不理想.进一步改善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已成为山东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1 山东省历年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结果

13年间,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总体是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的,期间虽然也有几次波动,但幅度不大,比较平稳.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受到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然而由于技术效率下降,使得农技水平提高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了.山东省要想实现农业高质量,必须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扫清制度以及管理等因素的束缚[3].

3.3 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对比

通过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空间对比分析,发现自2004年到2016年,山东省各地区的农业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济宁、东营和滨州这三个地区的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4%、8.3%和7.7%,而增长最慢的是日照市仅为1.3%.尽管各地区差距较大,但是各地区基本都呈现出正向增长的趋势,说明山东省各地区农业生产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从表2可以看出,那些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并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比如济南、青岛、潍坊等,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反而是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具有后发优势[12].

自2004年到2016年,山东17地区中,青岛、东营、潍坊、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和菏泽等9个地区的技术效率都是下降的,其中下降幅度最明显的菏泽地区甚至达到了-4.9%.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可以看到只有济南、淄博和枣庄这3个地区是有所提高的,反映出13年来这3个地区的农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而除此之外的其他14个地区都出现了农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的情况.在规模效率方面,除了烟台、济宁、莱芜和聊城4个地区的规模效率大于1,其他13个地区的规模效率都小于1,这意味着山东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即依靠规模的扩大不会促进生产力发展[13].这一点在山东省以后的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必须要引起重视.

表2 2004~2016年山东省各地区平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为了更好地分析山东各个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指数及其分解情况,参照地理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农业经济带,其中东部农业经济带主要包括日照、威海、青岛、潍坊和烟台5个地区,中部农业经济带主要包括莱芜、济南、泰安、淄博、临沂、东营和滨州7个地区.西部农业经济带主要包括枣庄、济宁、菏泽、德州和聊城5个地区[3].相关区域计算结果的总平均值是三个区域的平均值,如表3所示.

表3 各地区农业TFP增长指数及其分解

山东省2004~2016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5.3%.技术变化率达到了4.7%,技术效率方面总体改善了0.4%.发现13年来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其构成低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高于山东省的平均值.而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技术变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变化率比全省平均值高出了0.9个百分点,但是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却比全省低了0.7个百分点.说明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有着明显的地区差异.需要进行收敛性验证[3].

3.4 山东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

经济学研究中的收敛机制包括σ收敛和β收敛,其中β收敛包括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σ收敛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农业TFP增长指数随时间的水平差距逐渐减小.绝对β收敛表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地区.最终各个经济体将实现相同的农业TFP增长水平,回归估计式为[3]:

(LnTFPit-LnTFPi0)/T=α1+β1LnTFPi0+εit

条件β收敛通常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3]:

d(LnTFPit)=LnTFPit-LnTFPit-1=α2+β2LnTFPit-1+εit

山东省三个农业经济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标的标准差变化基本相同,说明三个农业经济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长远来看是具有σ收敛性的.但是在短期内收敛性不稳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14].

3.4.1山东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绝对β-收敛

此处分析的绝对β收敛指的是同期山东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演变.实证结果表明,全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β值均为负值,并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说明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绝对β收敛趋势.总的来说,2004年到2016年期间,山东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了绝对趋同的发展趋势,这反映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正在逐步缩小差距.

表4 山东省农业绝对收敛

3.4.2 山东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β-收敛

从表5可以看出,全省、东、中、西部地区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表明各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只要具备所需条件,山东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以赶上中部和东部地区.

表5 山东省农业收敛

4 总结

通过分析2004~2016年的数据,发现山东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大致相同的.作为农业大省,习总书记要求山东省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山东省要进一步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推动山东省农业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条件下,准确把握全要素生产率的动力源泉,通过充分释放生产率的发展潜力,实现生产率的革命,促进农业增长动能转换和农业创新驱动式发展,推进山东乡村的全面振兴[15].在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应该建立降低运营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引进更多优秀的农业方面的人才,才能提高农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农业应该合理设定企业业务规模,简化农业分支机构,提高农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实现规模扩大与收益增加的双赢.

猜你喜欢
生产率山东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山东图片库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