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仙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83——84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与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字面上来看,周长的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学习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容易发生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对周长概念认识的不到位。周长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封闭图形、一周、长度。
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封闭图形及一周的理解作为周长概念的重点,很容易把“长度”这个关键词忽略掉。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与长度的联系,逐步引领学生建构周长的概念。另外,初步感知周长概念时,我将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从任意图形入手,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教具:
幻灯片、答题卡、直尺、三角尺、繩子、树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出示“蚂蚁跑步一圈”。分别对蚂蚁不同的跑法发表自己的意见。
2.引出课题:蚂蚁跑了树叶的一周,那这片树叶的一周有多长呢?这将是本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并齐读:周长。
二、探究建模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②汇报交流。
展示怎么描的,并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教师: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板书: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树叶一样有一周。
①请同学们用手指摸一摸三角尺的一周,再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
②同桌互相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描一描,到生活实际中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2.感知周长的概念。
(1)感知树叶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绕一圈再回到原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长度、周长)
(2)感知图形的周长。
①出示:月牙与三角形。
引导学生边指边说xx一周的长度就是他的周长。
②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汇报时要求学生边指边说。
③即时练习(教材第83页例3)。
描一描,独立在书中分别描出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3)完善周长的概念。
①出示不封闭图形:
教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边不能回到开始的这一点。
教师: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周长的概念?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②课件出示各种图形,找一找,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
3.进一步体会周长与长度的关系。
拿出课前准备的25厘米长的绳子快速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并指一指你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再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后小结:我们用的是同样长的绳子,不管围成什么形状,这一周的长度都是25厘米,它的周长就是这根绳子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指一指、想一想等体验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图形的周长就是绳子的总长度,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要想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长,怎么办?(测量)
1.小组合作。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在小组内交流再动手。
2.展示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1)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直边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
小结: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2)曲边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
预设: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
小结: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也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形式多样的测量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智慧冲浪:蚂蚁到数学游乐园游玩,计算蚂蚁游一周走了多远。
2.智慧评理:两只小蚂蚁围着各自的图形爬了一圈,都说自己爬的长度最长,请为它们评评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及计算。以不同的情景呈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思考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趣味性。
四、回顾小结
1.指名谈收获。
2.师小结:周长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我们买裤子,要知道腰围,也就是腰的周长。孩子们,课后去我们的身边找一找,看那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