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笑妹
一、什么是“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违法活动就会滋生蔓延。“破窗效应”启示我们,如果某种不良环境因素出现且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就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当程度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若不采取措施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难免出现更多的问题,使“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碎”,甚至引发管理上的严重危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破窗效应”的隐患也存在着。
二、“破窗效应”的危害
做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都知道,班级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具有反复性、动态性、连锁性、顽固性特点,其实,这就是“破窗效应”的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班主任不能有效地教育、转变第一起或初期的班级管理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就可能起到反面示范作用,使学生产生班主任软弱、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进而導致大规模、连锁性的不良行为。对于大规模、连锁性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又会觉得无法管理、难以管理,对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进而使班主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流失。等到问题特别严重,班主任不得不对已成“燎原之势”的不良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时,一方面,由于管理难度增加,加剧了班主任与违纪学生的对抗,会大大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管理成本也将增加,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可见,班级管理中的“破窗效应”的危害不容忽视。班级中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蔓延。因此,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必须积极主动地采取对策,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努力预防“破窗效应”的发生。
三、“破窗效应”的应对方法
1.制定完善的、奖罚分明的班规班约并严格执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级,都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很难想象,在现在这个人心浮动、三观难统一的社会里,没有制度的约束还能形成规范的行为。高中学生正是三观形成阶段,更需要规章制度来规范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班级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开先例。对于违规行为要严加惩戒,决不能包庇、姑息或护短,确保规章制度的威严和约束力。制定了规章制度却不去严格执行,是“破窗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比如,很多班级是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进入课室的,但有些老师或班干部发现了学生在课室使用手机,却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查处,更没有按照制度给予处罚。没有对使用手机的学生形成震慑效果,必然会引起其他人效仿。在此,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要确保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执行力,确保规章制度或行为规范严谨、科学、合理,有严格的操作性,防止有隙可乘,注意查漏补漏。否则,有章不循比无章可循更可怕、危害也更大。
2.强化 “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做到管理精细化、精准化
有些班主任或班干部错误地认为,一个班的人数多,个别学生轻微的违规行为,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到整个班,所以没有引起重视或不太理会。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学生眼中,某种违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就会以为违规了并不太要紧,自己也可以违规。“从众心理”是每一个群体都有的心理,一个班级有一二个违规的学生而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其他学生也会效仿,“破窗效应”就形成了,这个时候班主任想制止就很难了,这其实就是100-1=0的道理。所以,班主任或班干部要强化“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做到管理精细化、精准化,在平时管理中要密切关注班级动态,一旦发现有个别学生哪怕是小小的违规行为,也要及时处理,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谨防事件累加、延伸、升级,造成不可收拾的被动局面,把“破窗效应”消灭在萌芽状态。
3.树正气,立榜样,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破窗效应”理论基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他把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车牌摘掉、顶篷打开,结果当天车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这启示我们,环境秩序的好坏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暗示性和诱导性。如果环境秩序良好,人们就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遵章守纪,进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如果环境秩序恶劣,人们就会得到消极的暗示,投机主义、违法乱纪盛行,社会秩序就会受到破坏。班级管理也同此理。因此,班主任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在班里大力弘扬正气,对班里表现良好的学生大力表彰,树标兵,立榜样,给其他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激励其他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