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瑶
本文中通过对江西省上饶市玉峰村的田野观察与访谈,探究具有特色的新型“社区营造”模式,即以“政府+学校+村民”三者整合型社区营造模式,研究表明如今中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遭遇的瓶颈,可以参考台湾“社区营造”模式,转变思路,突出以政府引导、学校教育资源共享与村民自组织为特点的社区教育模式。
1 社区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总要求,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主要突破口,全面推进和深化“三农”工作的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思路,为破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玉峰村为例,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对玉峰村教育状况进行考察。
江西省上饶市玉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近年来迎来了快速发展,玉峰村以“精准扶贫+乡村文化旅游”为发展特色,在文化发展和经济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教育状况进入瓶颈与困境。
1.1 政府“喂养”文化
为更好快速地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政府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想借此来挽救教农村文化建设的被动局面。玉峰村政府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众多文化墙和文化景观,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很少有百姓能清楚了解该景观设置的内涵意义,在走访观察中,我随机与一位村民王叔叔聊天,于是便产生了这样有趣的对话:
“您知道这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吗?”
“不知道。”
“这旁边墙上不是写了吗?您没关注到吗?”
“我从来没看里面的内容。”
从许多类似的访谈中可以看见政府的这种“送”文化,只是一种“喂食”式服务,不能表达农民的文化意愿,也难以经常性地满足农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更做不到输人文化与优秀的农村本土文化对接和融洽。政府“送”文化“难以在农村社会这块沃土中生根、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无根的文化形式”。一旦国家力量从农村社会撤出,这种根系不够发达的“官办文化”,就极容易凋谢。
1.2 学校基础教育步履维艰
农村学校本处于本土文化环境中,对本土文化了然于胸,具有清晰的草根意识与使命意识,能够自发地继承本土古老遥远的生活哲学与历史传统,把自己的命运与乡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精神的确立,也是许多农村学校与教师的一种责任与心灵境界。“乡村教师具有与城市教师不同的历史文化基因,他们不同的记忆、历史与经验构成的生命内容是不相同的”但通过对玉峰小学的调研可以发现,其基础教育状况令人堪忧,学校俨然成为一座“空校”,两栋宏伟的教学楼里只有13名学生和4名老师,其中只有校长兼老师的罗老师是玉峰小学留守最久的老师,其他三位都是以支教的名义留守1年的流动老师。在与罗校长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擔忧:“每年暑假一过,又不知道老师从哪来。”
1.3 村民自主成长艰难
一方面,自主成长需要一种知识的、民主的、公意的、意识的、对话的、互动的与包容的民主力量与团体环境,否则,就会出现专制的、封闭的、混乱的,甚至愚蠢与暴力的社区教育形式。在文化贫穷落后地区,由于文化的落后与村民本身的局限性,农民对道德、心理与社会问题没有自己的判断,就很难维持有序的社区教育。另一方面,村民自主成长难以跟上新知识与现代文化的节奏,难以在农村形成一个现代学习型社区。就如何怀宏先生所说,人民“都是在创造历史,但都是盲目地创造历史,没有谁能成为历史的主人”。在对玉峰村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在暑期农家乐成为玉峰村民经济主要来源,但几年过去,农家乐的发展一直没有起色,还是靠“运气”做生意的居民居多,生意好的两个月可以赚5、6万,而生意差一点只有1、2万。虽然玉峰村有自主成立“农家乐协会”,但至今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协会运营模式,一直处于“佛系”管理状态。
2 社区教育模式的创新
在面对玉峰村教育发展困境的基础上,玉峰村也在积极探索新发展模式,受到台湾“社区营造”发展模式的启示,我把玉峰村探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称为新型“社区营造”,即以“政府+学校+村民”三者整合的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2.1 政府的再造文化
乡村文化是乡风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现。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某种意义上,乡风文明建设更多的是要通过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再造来实现。文化再造,即文化资源再生,就是通过对筛选、研究、挖掘传统、民间等文化资源,并概括、提炼出最县文化内涵价值或形象价值的元素,然后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心理进行转换与重构,开发出超越传统概念的现代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文化再造要根据文化的“传统”特点和“现代”社会要求的张力来进行。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必须找准传统和现实的审美契合点,尊重历史传统,尊重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同时也需要考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方志敏革命精神一直是玉峰村推行红色旅游的主题文化,清贫园、方志敏博物馆、革命英雄纪念碑、英雄坡等文化景观成为村子的一个亮点,政府以方志敏文化为背景,推动百姓自行组建话剧团在村中巡回演出、村民志愿者做讲解员,甚至每到宣传月会有村民自发组织带领全国各地来的共青团、党员、团建队伍参观、讲解……通过方志敏文化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积极打造内化为村落文化,让村民记住乡愁。
2.2 学校的资源共享
玉峰小学为教育扶贫的重点项目,它整合社区范围内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学校也开放了图书馆、体育馆、操场等公共设施。在孩子放学回家后,可供村民使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既使校外教育资源能为学校教育使用,也使学校资源为校外教育使用。”使之为“某一特定地域的居民结合其实际生活进行教育、学术、文化方面的活动,以使居民提高教养、增强健康、陶冶情操、振兴生活、文化,充实社会福利”
2.3 村民的组织建立
农村社区存在着一种习俗的、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内在的原始绵延之力,它是一种勃发、感应、联动与生长的自组织力量,它可以形成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乡土、多元、无限与永恒。玉峰村有一只自主管理的马灯戏协会,里面由40多位马灯演员自主组成,马灯戏作为玉峰村自古而今流传的一门老手艺,如今又被百姓重新捡回,三位80多岁的马灯艺人见证了这只队伍的形成到发展,如今每到年末12月份村民就自发组织排练直到正月十五在村子内演出结束,一年的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老祖宗传下的节日却从未被村人遗忘,马灯戏也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纽带”,维系着村民之间的联结和认同。村落自组织尊重了生命活力与基层的自组织性,给农村社区教育留下了历史的、经验的、创造的个性空间。
3 结语
台湾地区在社区营造中提出,“贫困的乡镇社区,想要在经济上继续维持生机和活力,只有依赖独特性、在地性、稀有性的‘文化产业'方向来开发,一方面将原有的各种产业和地方特色赋予文化性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将具有魅力、独特的地方文化,透过行销概念予以商品化,赋予其实体与心理价值,即将文化经由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创造市场的新气象,提升市场的价值”。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模式可以给予中国内陆农村地区以启示,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营造”模式,在“政府+学校+村民”三者力量的整合下,营造出特色的玉峰农村社区,坚持以农民为本、传承和再造乡村文化,统筹整合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