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科学素养,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專家意见,杜绝盲目夸大或者恶意贬低,反对“标题党”。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多年来,作为科技传播的主要渠道,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在普及科技知识、为广大受众解疑释惑、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有些媒体却发生了在未经过权威机构及其专家审核的情况下,对个别违背人伦、违背常理常识、违背科学规律的所谓“科研成果”的盲目宣传,甚至为其点赞或叫好的现象,引发了科技界权威专家的普遍质疑,饱受社会大众的诟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宣传报道科研进展、科技成就的新闻,更要核实新闻事实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可靠性,这应是新闻媒体的基本使命,也是新闻媒体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与可供圈内人士“百家争鸣”的专业类科学杂志相比,作为连接科学界与社会公众的桥梁,新闻媒体由于其传播力更广、影响力更大,必须为公众提供正确的、靠谱的、不容置疑的信息。在这方面,江苏省新华日报社的做法无疑值得其他新闻媒体的借鉴和推广。为更好地连接科学界、企业、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发挥助推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新华日报《科技周刊》汇聚高端科学智囊,陆续聘请12位科学顾问指导《科技周刊》的工作,构建起了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舆论高地,引导和孕育科技创新文化,喷薄科技创新力量。这12位顾问包括9名两院院士以及科技界领军人物,覆盖生物医学、计算机、材料、天文、生物化工、气象、建筑等领域。
新闻媒体只有建立起与科技界、与权威科学机构和科学家相互协作的联动机制,才能提高新闻媒体的科学素养,避免新闻报道走入误区,人云亦云,误导受众,才能在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方面做到客观公正、准确无误,才能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