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唐京萍 金涛
[摘要]目的:探究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康复状况,患者对康复状况满意度、焦虑与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功能康复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序贯压力;烧伤瘢痕;并发症;手部功能;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9)09-0146-03
烧伤在外科很常见,手部烧伤在烧伤中发生的几率很大,烧伤治愈后会出现瘢痕[1]。瘢痕形成是人体遭受外伤后必须经历的修复过程,烧伤瘢痕会造成组织畸形、功能丧失,这一方面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会影响美观[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美容与健康意识也逐渐提高,大部分烧伤瘢痕患者会要求进行整形修复手术,整形修复手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较大的影响[3-4]。本文探究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9月在笔者院进行治疗的成人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笔者医院接受整形手术,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出现神经与肌肉损伤、电烧伤与热压伤等造成的手部肌腱、骨骼以及肌肉损伤、体内重要器官损伤及伴有其他严重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58岁,平均(35.18±5.61)岁;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57岁,平均(34.65±5.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按照医嘱用药、健康宣教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1)序贯压力康复措施:使用型号为IPC-6000(日成医用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制造)的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序贯压力治疗,范围设置为5~25kPa。将烧伤手部放于气压袖套内,并进行调整固定,使患者的手同心脏保持相同的水平面,调整压强,根据病患耐受程度,1次/d,每次30min,治疗后按照患者伤手的实际情况让其佩戴尺寸合适的压力手套。(2)护理干预:①整形手术后,医护人员需同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其了解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式,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②进行序贯压力康复措施时,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减轻焦虑、紧张情绪,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并告知患者措施实施时的注意事项;③整形手术1~2d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尤其是手指端血液运行状况,出现异常需及时向主治大夫报告,敷料要按时更换,避免伤口感染;④在饮食方面需确保患者进行排气之后由流食向普通饮食转变,高蛋白、高热量以及粗纤维的食物也需及时补充;⑤研究组患者实施序贯压力康复措施外,还需训练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防止出现关节强制状况,使患者手部功能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部功能状况、对康复状况的满意度、焦虑与抑郁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1 手部功能评价标准[5]:①手部瘢痕全部消失,手部功能、色泽正常,无疼痛感为治愈;②手部瘢痕消失面积达80%以上,手部功能未完全恢复,但不影响正常活动,出现轻微疼痛感为显效;③手部瘢痕消失面积50%~80%,手部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出现疼痛感为有效;④手部瘢痕消失面积在50%以下,手部活动明显受限,疼痛感强烈为无效。
1.3.2 焦虑自评量表(SAS):50分为SAS的分界值,50~59分代表患有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患有中度焦虑,69分以上代表患有重度焦虑。
1.3.3 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为SDS的分界值,50~59分代表患有轻度抑郁,60~69分代表患有中度抑郁,69分以上代表患有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对数据的统计选择SPSS 18.0,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等级资料,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功能恢复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比较分析:護理前,研究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手烧伤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手部创伤,其发生几率较其他部位较高,在烧伤中占44%,手烧伤创面可波及全手,通常较多的是手背,伤情也比较严重,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伤时患者潜意识握拳,手背暴露以及手背皮肤较薄等[6-7]。手部烧伤能够影响到皮下脂肪、真皮深层、全层皮肤,严重时可对骨骼和肌肉等产生影响[8]。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焦炭化、痂下水肿、蜡白或焦黄、栓塞皮革样、树枝状静脉栓塞、皮肤干燥、自主感觉消失等,对患者手部的正常活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手功能障碍[9]。通常为了避免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功能障碍的出现,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整形手术以及术后康复训练,使患者手功能尽快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10]。
压力疗法主要是使用机械压迫,降低患者瘢痕组织中的毛细血管栓塞数量,导致瘢痕组织缺氧,从而使肌成纤维细胞退化后释放溶酶体酶(可以水解蛋白粘多糖),同时能够让彼此缠绕融合的胶原结节改造平行于皮肤表面,达到健康皮肤胶原排列的样式[11]。序贯压力康复的机制是依据患者烧伤手部的实际情况佩戴适合的弹力手套,并于患者康复的过程中进行调整,清洗、擦药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加压治疗[12]。本研究对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实施序贯压力康复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并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者,这说明序贯压力康复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并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三个过程,不同过程中对患者关注的重点不同[13]。手术前护理主要是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抒发不良情绪,缓减其压力,然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较为常规的护理(禁食、备皮等),增加手术成功几率[14];在手术中的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患者呼吸、麻醉深度以及血压等,保证手术安全性[15];术后护理中通常是以预防并发症和康复训练为主,笔者医院依据上述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手部烧伤瘢痕形成患者的手部功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珍霞,许乐,李琳,等.手部烧伤患者运动功能临床康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583-587.
[2]陈彬,首家保,杨小辉,等.口服曲尼司特防治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173-175.
[3]路琳.手部烧伤病人植皮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44-45.
[4]丁伟佳,陈茵,郑伟基,等.不同皮肤移植方法在大面积烧伤瘢痕修复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3):36-38.
[5]郑庆桂,程代薇,彭德飞.手部瘢痕功能重建手术与康复治疗[J].重庆医学,2016,45(10):1391-1393.
[6]陈艳萍.手部烧伤瘢痕痉挛整形手术后的康复治疗[J].健康研究,2016,36(6):692-693,695.
[7]李燕.手术联合功能锻炼整复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疗效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1):79-80.
[8]赵书英,李长明.整形手术配合系统康复锻炼应用于手部烧伤患者瘢痕挛缩畸形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6):585-588.
[9]曲延生,崔哲铭,曲瑶.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期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1078-1079.
[10]Zeitter S,Sikora Z,Jahn S,et al.Microneedling: matching the resultsof medical needling and repetitive treatments to maximize potential for skin regeneration[J].Burns,2014,40(5):966-973.
[11]程景武.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防治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4(9):63-64.
[12]石梦娜,李娜,王冰水,等.早期超短波联合序贯压力治疗对手深度烧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4,30(6):472-476.
[13]蒋春燕,李丹,张建梅,等.康复护理促进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3):345-349.
[14]李秋香,冯群,马军霞.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2):316-317.
[15]李琳,许乐,黄珍霞,等.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954-958.
[收稿日期]2019-12-28
本文引用格式:李璐,唐京萍,金濤.序贯压力康复措施结合护理干预对手烧伤瘢痕形成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9):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