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
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汽车驶下生产线。从那一刻开始,中国结束了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新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式起步。如今,60多个春秋逝去,中国汽车工业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不断奋斗进取,不断创造辉煌。现在,不妨让我们透过时光的剪影,穿越历史,回望1969,看一看那时车展上的中国身影。
一汽投产的吉斯150命名为解放CA10 ,其中“C”代表中国,也代表长春,而“A”是第一的意思。
吉斯150是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厂在1947—1957年间生产的车型,该车与美军万国收割机厂制造的KR11车型极为相似。吉斯150是一款长头卡车,载重量为4吨,搭载一台5.6L 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90hp/2400rpm,匹配5挡手动变速器,最高车速65km/h,百公里油耗29L。
解放CA10的底盘、发动机、车身等主要部件都由一汽制造。生产过程中60%采用了工厂化、机械化,各种构件先在预制厂制成后,再运到施工现场安装。而解放CA10所用的轮胎、轴承、玻璃和电器等附件,则由外厂供货。
量产后的解放CA10还被改装成为各种用途的汽车,如公交急救车、加油车、运水车、倾卸车、起重车、工程车、冷藏车和闭式车箱载重汽车等。
从1956年长春一汽第一台解放车驶出工厂到1986年停产,该车型共计生产近130万辆,占当时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从此,中国第一辆汽车的创世表演拉下帷幕。
上海交通牌SH141/SH145载重汽车,是一部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卡车。它有舒适的座位,宽广的视野,驾驶室有优良的隔热设备,采用轻量的转向盘和排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体力消耗。上海交通牌载重汽车的车身是采用我国新型钢种的低合金钢制造,坚固而轻巧,发动机的气缸活塞等部分是用铅合金钢制成,轻而耐热。该车车尾装设有平衡拉杆,使车辆在高速度转弯时,减少了离心力和倾斜度。车头的部分,设有百叶窗式的温度调节器,保障车温调节。该车型最大功率80马力,载重4吨。
生产这款车的上海货车制造厂过去是一个普通汽车修理厂,通过技术革新,终于试制成了第一辆交通牌卡车。该车型的各种设备和结构,和外国的货车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分火器的位置比外国货车高了两尺多,使维修更加方便,如遇公路上有积水,也不容易熄火,这些都是人们从不断实践中取得的经验。
红旗CA770的整车内外设计均渗透了浓浓的中国特色。CA770的外形更加协调精致,突破了红旗CA72车型“大、平、方、正”的感觉,直立式的尾灯内参考了古代宫灯的造型,充分表现出中式的传统华丽感。CA770长为5980mm,轴距达到了3720mm,即使在今天看来也绝对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
东风牌BM021A型货运三轮摩托车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设计的。北京市摩托车制造厂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仿制捷克佳娃250型摩托车,并于60年代初利用250摩托车的发动机,成功设计制造出货运型三轮摩托车,命名为“东风”牌,其发动机为卧缸22hp,单缸、风冷,二冲程型式,排量为250ml,油耗高,故障率高,没有电启动,没有倒挡,车身制造工艺也与现在车辆不同。其额定载重量为350kg,后桥双轮驱动,适用于在城市及近郊作为短途运输车。
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庆,上海汽车修造厂联合了当时的几家汽车生产企业,准备研发一款替代三轮车的微型轿车。同年10月,代号为沪客580型微型汽车研制成功。1959年2月,在沪客580原型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试生产出的新车型,被命名为“海燕”。
不过在后期测试时,厂家发现该车型存在很多问题,如油耗高、故障多等。因而在1959年5月,海燕车型就宣布停产,从诞生到落幕,其仅仅生产了65辆。
1960年代初期,为了改变北京市市容市貌,当时的副市长万里提出3个要求:马车不进城,黄土不露天,路桥要立交。于是就急需一款运输卡车来替代马车,这便就有了BJ-130。1966年,两辆试制车出厂,载重两吨,1968年该车型正式投产。BJ-130的知识产权是独立的,但外型参考了丰田戴納(TOYOTA DYNA)同时期车型。发动机原型为苏联嘎斯21小客车的75hp发动机,与当时的BJ-212吉普通用,额定载重量2000kg。当时北京二汽不仅自己生产BJ-130,还向全国具有生产能力的厂家免费提供BJ-130图纸。从1970—1996的20多年里,全国各地的20多家企业一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BJ-130,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吉普BJ-212诞生于1965年,1966年终于实现量产。其采用了可拆卸式的软顶设计,主要用于指挥员乘坐、武器运载等用途,该车型采用前后鋼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具有相当强的越野能力。动力上BJ-212吉普车搭载了一台排量为2445ml的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采用四轮驱动,前后鼓式制动,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3挡手动变速器,其最大功率为75hp,最大扭矩为172N·m,车重1395kg,最高时速可达120~130km/h,百公里油耗约为14L。
北京吉普BJ-212是中国最早生产的乘用车,也是最纯正的一款ORV越野车。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坐敞篷“212”至今,土生土长的“212”30多年畅销不衰,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中国第一。
时光如梭,6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昂首登上了世界舞台。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蝉联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如今,在国内外各类大型车展上,早已不乏中国汽车品牌的身影,而那些第一次参展的中国车早已定格成为影像,留存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