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玲
摘 要:微课以其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情景具象、短小精悍,受到教师的广泛青睐,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点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文章对如何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4-0064-01
利用微课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传统“应试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对微课技术的应用意识,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技术恰巧对这种情况的改善有很好的效果。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多方面创造性地发挥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预习对提升学生课堂的有效关注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预习行为,开课伊始,就不管不顾地进行讲授,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其实,教师如果利用好微课技术,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让学生提前触碰个人物理学习疑难点,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针对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要点,制作相应的微课预习课件,指导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活动,提前对接下来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和认识。例如,在对“光”这一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微课预习视频的时长保持在5分钟~8分钟,利用视频演示、动图说明的方法,帮助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概念展開具象化的认识。针对“透镜成像”的内容,教师则可以借助动画模拟的视频内容,帮助学生提前学习相关的实验内容。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常会遇到一些抽象问题,增加了学习困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针对抽象的知识内容,有必要采用微课技术进行“解惑”,帮助学生直观化认识知识点。例如,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特征”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上所提出的相关概念内容,教师如果仅仅从字面含义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势必难以产生直观化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对一些与教材概念相关的“声音”进行展示。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演示两段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明白“音调”的特色;播放老人、小孩的声音音频,帮助学生分析为何老人的声音比较“粗犷”,而小孩的声音比较“尖细”,涉及教材上的哪个概念内容;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展示一些相关的动图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人和动物听觉范围的差异,让学生对枯燥的物理知识产生生活化体会和理性化感知。
在授课过程中,知识的回溯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尾声,教师可以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学习内容的归纳,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观影式的复现。例如,在完成“机械运动”这个教学内容后,教师可把一堂课的内容制作成一个两三分钟时长的精要微课视频,并设计几个归纳性选择题插入到微课视频中。只有学生大多数选对了,视频才会继续往下播放。在微课视频的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列表格”“树状图”的方法,把归纳的重难点知识做最终的呈现。另外,如果学校有条件建设录播教室,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利用剪辑软件复现汇总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总结大家在课堂上出现问题的地方,敦促其在课后进行反思。比起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看到自己出现在视频中,必定会饶有兴趣,记忆更为深刻。
物理是一门同生活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正常教学活动之余,不能忽视学生课后拓展的学习内容。微课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活动的重要帮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认知框架,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权,帮助其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完成“电路”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下对电路进行组装、连接的操作,并试着对“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情况进行测量,研究不同的电压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在课下进行物理知识实践活动的时候,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相应的微课视频,拿到课堂上同大家分享。这样既能够帮助参与课后实践的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自豪感,同时也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增添更为多元化的素材,这对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微课应该给予合理的认识,打破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借助微课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其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养成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萍.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
[2]高红坪.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激活课堂[J].甘肃教育,2018(12).
[3]谭志勇.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
[4]史汉军.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