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岩
饮食一日三餐,读书“一日三读”。这个习惯已经伴我近40年了。即使是近年兴起的网络阅读铺天盖地,我依然积习难改,缺“一读”即有“饥饿”之感。
所谓“一日三读”,乃晨读、午读、夜读也。
晨读的主要是诗歌作品。早晨起来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我选择阅读相较于小说和散文篇幅较短的诗歌,这样既达到了阅读的效果,还不浪费时间。我常年阅读的诗歌主要有唐诗宋词元曲和新诗。庄稼长得好,全凭粪当家。我爱好新诗创作,窃以为唐诗宋词元曲是新诗创作的“底肥”。不读古典诗词,“土地质量”难达“小康”之境也。新诗阅读对象主要为《诗刊》《星星》等诗歌刊物,往往是躺在床上阅读,边读边拿圆珠笔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勾勒出来,甚至还喜欢在上边写几句评论,同时也会把自己认为作者失败的句子勾勒出来,自己认为质量太次的作品,有时候还会悄声怪怨编辑几句。其实读书如吃饭,有的人喜欢辣味,有的人喜欢甜味,有的人喜欢酸味,还有的人喜欢“臭味”……有的人喜欢肉食,有的人喜欢素食,有的人喜欢米饭,有的人喜欢面食,还有的人喜欢边吃饭边喝二两小酒……正是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习惯不同、爱好不同,面对饭菜的需求不同,所以北宋诗人欧阳修先生才会在《归田录》卷一中发出:“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之感慨。我认为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质量未必就会高到珠穆朗玛峰之巅去。质量较差的诗歌作品,质量未必会低到马里亚纳海沟里去。好在我不管好诗、孬诗都会认真拜读,不会浪费每一期刊物和每一首诗歌。基本上每天早晨都会阅读二三十首诗歌作品,“精神早餐”才算正式完毕。
午读的主要是散文。相较于早晨贫瘠的时间,中午的时间算是比较充裕的。吃罢午餐,我会半躺在沙发上开始阅读散文作品,主要刊物有《散文》以及各类文学刊物上的散文作品。我特别喜欢怀旧和乡土气息类的散文作品,或许是自己出生、成长于乡村的原因吧。阅读这些充满鸡鸣犬吠、山光水色、父老乡亲、五谷杂粮、乡风民俗的作品,我会产生恍惚间返回过去岁月的感觉,好像那些潜伏在字里行间的父老乡亲,正坐在我的身边:男人们一边吧嗒吧嗒抽着老旱烟,一边和我唠嗑田地之丰收和歉收;女人们一边刺啦刺啦穿针引线纳着千层底鞋子,一边和我唠叨“东家长、西家短,王家打了李家的碗”。阅读这些散文作品,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根须,触到了祖先的呼吸,感受到了乡土生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那种血肉交融的情感。我喜欢的另一类散文是非虚构式的“报告文学”。虽然没有人将“报告文学”归纳到散文的队伍之中,但是我一直是把报告文学当作散文来阅读的。比方说《北京文学》发表的那些关注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类的“另类”的文学作品,作品里组成每一个字的横竖撇捺……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手术器械,敲着我的骨头,把着我的脉搏,刺激着我的穴位,让我体内的长江与黄河呼啸起来。妻子总是批评我中午不知道休息,其实她不知道,半躺在沙发上阅读就是我最佳的午休方式。
夜读的主要作品为小说。我所居住的黃土高坡有句“鸡不叫是今的工”的说法,意思是只要没有到了次日早晨公鸡叫鸣的时刻,你连夜干的营生还算是今天的工作。夜读我选择的姿势是完全躺在被窝里。这时我家就会形成这样一幅画面:妻子在床的右边变换着面部表情浏览手机,我在床的左边津津有味地阅读小说。我们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彼此的“内政”,共享着夜晚的休闲时光。小说作品的篇幅相对较大,晚上宽绰的时间正好合适阅读这样的作品。从30多年前到如今,我在夜读过程中读完了四大名著、《林海雪原》《红与黑》《白鹿原》《尘埃落定》等小说,为我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我阅读小说作品主要来源是文学杂志,尤其是对《北京文学》(精彩阅读)里的“好看小说”爱得上瘾。这些好读好看的小说作品,或让人欢喜或让人忧伤,往往让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忽然掩卷沉思。我最偏爱幽默风格和军事题材的小说,最早阅读的幽默讽刺小说是30多年前阅读的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官场现形记》。作者以晚清官场为舞台,一支笔纵横捭阖、腾挪展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腐朽官场的病入膏肓,特别是曾经收入教科书的“制台见洋人”一节,人物心理刻画纤毫毕露、入骨三分,丝毫不输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军事题材的小说从《小兵张嘎》《智取威虎山》到《高山下的花环》……我读得常常感觉到枕边硝烟四起、炮火连天的。用我妻子的话总结我对于军事题材小说的偏爱,那就是:没有见过你这样带着感情、身临其境读书的。幸亏身边没有手枪,要不然你早就把我当作坏人,枪毙了好几百次了。
太行山区有句老话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将其改为:人是铁,书是钢,一“顿”不读饿得慌。如今,我已经年逾半百,晨读、午读、夜读的习惯依然根深蒂固。这个老毛病啊!这辈子怕是改不了喽。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