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人工林初产期产量监测调查初报

2019-09-20 01:20
耕作与栽培 2019年2期
关键词:油茶籽人工林油茶

(贵州省锦屏县经济林产业发展办公室,贵州 锦屏 556700)

油茶产业是锦屏的传统特色产业,栽培历史已达数百年,20世纪60年代曾达1.2万hm2,但90年代实施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大量砍伐油茶树,改种油菜和柑桔,导致面积剧减。近年来,锦屏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被列为全国油茶发展试点县、贵州省油茶发展核心区后,突出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脱贫攻坚载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和新时期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通过大力开展新品种引进及产业基地建设,油茶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到2018年底,全县油茶面积4 800 hm2,产油茶籽3 000 t,创产值9 000万元。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农村农民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14年以来,笔者对县内油茶人工林基地定点进行连续监测调查,初步掌握了油茶人工林初产期产量状况,为制定和推广普及适宜的综合化技术标准提供依据。

1 方法及步骤

1.1 调查监测点设立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东部,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境内以低中山为主,一般海拔高度400~800 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3~17.5 ℃,是全国油茶区划的适宜区域县。

本监测以2010-2011年建立油茶人工林基地为监测对象。具体为2010年新造的隆里乡春蕾林场大枫树基地、三江镇排洞电视塔基地,2011年新造启蒙镇边沙村岭大毙基地。3个基地均使用优良长林、湘林良种无性系嫁接裸根苗栽植,株行距2 m×3 m,密度110株/667 m2,每年保持一定量施肥和2次以上抚育管理。

表1 油茶基地产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

表2 2014-2018年油茶基地产量监测调查统计表

注:监测点有油茶籽产、毛油产量的据实统计。只有果苞、油茶籽、毛油产量数据这一或之二的(即农户不是脱籽或榨毛油出售,没有具体完整数据的),按“果苞产量×25%=籽产量,油茶籽产量×25%=毛油产量”推算。

1.2 调查监测方法

记录监测点油茶造林年度、面积、造林密度、主要品系,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等自然及环境因子,以及栽培管理情况等(详见表1)。在每年11月份基地采收后,走访调查基地油茶果苞、油茶籽(干籽),以及榨出的毛油产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茶人工林结果一般习性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当前管理水平下,3个基地油茶都是在栽植后第5~6年开始有产量,第6~8年增长较快,且第8年就达到产量顶峰,第9年即为小年,产量减少30%以上。总之,3个不同海拔基地油茶基地产量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详见表2、图1。

图1 2014-2018年油茶基地产量监测数据曲线图

监测数据显示,第8年峰值产量,最高产的大枫树油茶产量为34.25 kg/667 m2,与基地最初设计的高产目标50 kg/667 m2,还有不小的差距。从3个点的数据平均值看,第8年峰值产量仅为17.5 kg/667 m2,产量更低。详见表2、表3。

2.2 油茶人工林栽植管理相关性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在2 m×3 m株行距,110株/667 m2的栽植密度条件下,油茶人工林基地到第8年虽然未封行,但产量即达到第1次峰值。可见,油茶适宜较大的株行间距,110株/667 m2显得过密。监测数据还显示,油茶产量与栽培管理相关性密切,3个监测点中管理最好、树形最好的大枫树油茶基地产量最高。但同时,大小年下跌幅度也最大,超过40%。

表3 油茶基地连续5年产量监测调查统计表

3 小结及讨论

3.1 小 结

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在当前栽培管理条件下,油茶人工林初产期,第5年才开始有产量,第5~8年虽然产量增长较快,但总体不高。而随之出现的结果大小年,体现出油茶基地早结丰产、高产高效实现的困难性。

3.2 讨 论

油茶早结丰产与品种、用苗,栽培环境以及栽培管理中栽植密度、施肥、抚育、树形等方面关系密切。

一是品种。监测基地油茶品种都在5个以上,有少部分每年都基本不结果或结果差,另一部分每年结果但产量少,大小年结果的或每年都结果好的也就不很多了。所以使用3~4个结果均匀且可相互授粉的品种配合栽植,进一步纯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良结果树数量,是提高产量、避免和减轻大小结果途径。

二是用苗。2010年来的大规模油茶造林以裸根苗为主,补植较多,整齐度[1]较差。近年来容器苗的使用,对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三是环境。油茶是广适性树种,也是喜光树种[2],苗期和幼树期有一定耐荫性,但成林后,要求充足的光照。贵州锦屏阴雨天多,是低光照区。另外,县境内海拔从300 m至1 200 m不等,差异性较大,要选择适宜区域和品种进行栽培,还要防止基地内及周围乔木的遮挡,从栽培环境方面为油茶创造增加光照的条件。如近年来采用的9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效果良好,但是否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四是施肥。大小年结果可能有品种特性的因素,但与施肥关系很大。当前的基地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施肥量不足,以及施肥时机把握不好等问题。

五是抚育。抚育管理中,为减轻人工费用常使用除草剂,不仅阻碍有机生产推进。可能影响鲜果含油率[3],虽然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但很值得警醒。

六是树形。当前的基地管理中,通常不注意树形管理。较好的才是高产的基础。

总之,要以早结丰产、高产高效为目标,针对当前基地栽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和推广普及适宜的综合化技术标准,才能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油茶籽人工林油茶
霉变油茶籽对压榨油茶籽油的影响研究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世界首条水酶法油茶籽油规模生产线建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