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夏琼
(作者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同性恋在社会中是不被大众认可的的性取向,现在对于同性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家贝姆(Dary Ben,1996,2000)提出生物特征并不直接影响性偏好,而是通过影响小孩子的性情和活动来对性偏好产生间接影响。社会心理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了生理、心理和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认为“人在情境中”,研究一个人,需要回归她所处的环境。同时该模式还强调了个人成长经历对其当前状况的影响。因此,了解其成长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有助于了解同性恋取向的外在因素。
本次选取某星女为例,除了其星二代同性恋行为有极高的关注度之外,其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也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其情况大致如下:某星女为非婚生女,其生父有自己的家庭,并且事业有成,曾公开表示不会承认其为自己的女儿。某星女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读书期间因身份原因受到了同学的歧视和嘲笑,母亲喜怒无常,经常以打骂方式教育,在某些方面又溺爱,未能较好地引导教育。某星女在十多岁便表现出了很多不良的行为,辍学、离家出走,与母亲争吵,染发、抽烟喝酒,前几年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宣布:“I‘m gay!”并不顾母亲强烈反对与女友举行婚礼。
从心理社会治理模式视角剖析某星女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发现,导致某星女由挫学、抽烟喝酒到同性恋的原因,跟如下方面有关:
作为一个跟随母亲的单亲家庭孩子,其母亲是她的生活支撑和情感依靠。也是她心理安全的的保障。然而母亲作为她最亲近的人,从小对她过于严厉以至于无法亲近,母女心理距离较远。媒体报道“其母亲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女儿6、7岁时,做错事了,她曾让女儿举着《辞海》罚站两个小时,不许放下来,一放下来就用皮带抽女儿的大腿和屁股。”其母亲习惯了打骂的方式对待她。如果某星女规定的时间不睡觉,母亲就狠狠地惩罚。有一天某星女到了11点还没睡,母亲就把房间的灯全打开,拿出很厚的纸让她写字,不许她睡觉。只要一停下来,母亲就狠狠地打。母亲常常打骂她,缺少对她的关爱,以至于她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变低,渴望得到关爱。打骂也导致了她与母亲的情感距离变远,直至对抗争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有时是在无形中。某星女的母亲,虽为单亲母亲,但相比于很多人,她有着不错的资本。她年轻貌美,身材高挑,家庭富裕,高中毕业就获得了旁人望尘莫及的成绩。在经历了这一次的情感事件后她选择单身独自抚养孩子却没有做到单亲母亲应有的坚强独立。她的母亲不是选择放下过往,开始新生活,而是怨恨抱怨,自暴自弃,常常喝酒买醉,生活还需要老母亲支持。这也导致母亲没有办法在女儿树立心理权威。尽管某星女不认可母亲,但也在潜移默化从学会了抽烟喝酒等消极的应对生活方式,她报警举报母亲,又通过辍学、到处结交不良青年与母亲对抗。由于她经常出现在混乱的场所,增加了她认识同性恋人群的概率和风险。
小时候,母亲带着她投靠外婆,外婆是她能够亲近的人之一,但是外婆除了在经济上给予她们支持外,却没能给予她心理温暖,外婆婚姻不幸,对男人充满怨恨,她将这样的情绪传给了母亲和她。某星女在外婆和母亲的身上都感受到了男人的不可靠和异性婚姻的不幸,这导致她潜意识里对异性恋有更多的抗拒和不安全感,内在里害怕像母亲和外婆一样被男人抛弃成为怨妇,她对于异性恋极不自信。
父亲事业有成,是大众明星。可是父亲明明就在眼前,随处可见,却一直不承认她,进一步降低了某女星自我价值。在她内心里她像很多人一样很崇拜“父亲”,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很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她不知道该如何做,于是就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行为,以吸引父亲关注,引发父亲的内疚感。另一方面,他对于父亲的冷漠、绝情又深感失望。她不能认同父亲对母亲和她的态度,认为父亲花心,不负责任,没有男人的担当。内心矛盾的挣扎使她潜意识里想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一个敢做敢当,超越于父亲的男人。尽管公开同性恋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歧视,但从媒体报道中看到,当她真的遇到一个需要保护的女人时,她还是毅然决然得通过微博公开她的同性恋身份,即使没有钱,也选择跟女友结婚,穷游。高调地向公众表达她的爱情,以此显示她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人。
由于她属于明星女儿,从小备受关注,而她的母亲也缺少对她的保护意识。“私生女”的标签从小伴随着她,以至于她整天活在别人的嘲笑和冷眼当中。她曾跟媒体爆料:读书时候,曾遭同学围殴。最让她感到伤心的事是一个好朋友,突然变脸,甚至还找别人打她。她在同学、朋友和家庭中都没有办法找到温暖和关爱,这让她更加渴望有人接受她,理解她,关爱她。心理研究表明,女同性恋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更高水平的依恋、关怀、亲密、情感和尊重。(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547)。因此尽管她的“妻子”年龄比她大很多,她还是深深的爱上了妻子。她们的交往中,妻子年龄大很多,更加懂得照顾,就像是一位可以依靠的母亲。这恰好弥补了她在家庭中得不到的母爱和温暖,另一方面,同性恋又让她可以照顾女友,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实现自我的价值,她可以做一个有当担的“男人”。所以某星女会深情和直白地公开在社交平台对妻子说:“我爱你,遇见你之后的两年才是我生命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我想对你说,我的生命只有在遇见你之后才是完整的。”
从社会心理治疗模式视角可以看到,某星女发展出同性恋人格,一方面是因为她从小受歧视,缺少爱,极度渴望得到爱,另一方面自我价值偏低,在成长环境中感受到了的失败和无可信任的异性关系,对异性恋不自信,渴望超越父亲成为有担当的“男人”,而母亲的打骂加剧了她的对抗心理,结交不良青年给她创造了更多认识同性恋的机会。
由此启发父母,不管经历怎样的失败情感,都不应当将这种失败的经历投射在儿女身上,父母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才能带给孩子更好的人生和经验。在孩子教育方面,一味打骂,只会让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拉大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造成孩子的心理抗拒,应该多关注孩子成长内心的需要,让她感受到接纳、关怀和自我价值。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理性看待父母的过往,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培养健康的人格,为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