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用理性表达感性
——对声乐学习的一些思考

2019-09-20 01:46汪月丽
歌唱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元音演唱者气息

汪月丽

我从高中开始学习声乐,随后在武汉音乐学院完成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毕业以后做过几年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们在演唱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感觉自己未能有效地帮到他们,于是我决定继续学习。2018年博士毕业之后,我重新做回了一名声乐教师。回望学习声乐的道路,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不禁感慨万千。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我对声乐的认识还很懵懂,那时候我只知道,与“民族”“通俗”相比,美声唱法是一种共鸣特别好的声音,所以拼命唱强、唱大,觉得能唱高音就是唱得好。中间阶段,我发现不同的教师对声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教民族唱法的教师要求“靠前”,追求集中明亮的声音;教美声唱法的教师要求“靠后”,追求有空间的声音。而我在各种方法和技术的纠结中迷失了方向,直到读博期间,遇见了我的导师俞子正教授,一切疑问才慢慢有了答案。

课堂上,俞老师总是用无比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与音乐有关的一切。谈到气息的重要性时,他说道:“唱歌有那么多的方法吗?开车的时候不踩油门,挂再多挡也没有用。任何事情,方法越简单越好,唱歌应该像开自动挡的车一样,踩油门啊!”谈到歌唱状态时,他说:“唱歌要放松、要自然吗?任何一门技术的学习都是改变自然的过程,经过学习以后建立的新的‘自然’叫‘自如’,‘自如’和本能的自然是两码事。”谈到音乐的线条美时,他说:“歌唱中的字一定要唱特别清楚吗?书法作品中每个字的笔画都清楚吗?印刷体特别清楚,大家为什么还是愿意把书法作品挂在墙上欣赏呢?”……课堂里,俞老师对一个个学术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解析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从源头和本质开始思考关于声乐中的一些问题。

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不得不说,学习声乐并非易事。我想,大多数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习声乐为什么会如此艰难呢?

第一,客观的环境。要想把声乐学好,除了天赋和自己的努力外,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在你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就遇见一位观念、方法都很正确的教师。除此之外,走弯路的概率非常大,往往是从一个坑掉进另外一个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学科的抽象性。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本质上而言,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都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而声乐学习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虽然器乐学习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但乐器至少是可见的;而声乐学习,我们的乐器就是自己的身体,无法看到“演奏”过程。学习声乐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自身发声器官协调性的过程。很多时候,尽管你理解了原理,但是身体却不一定做得到。其次,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声乐理论体系起源于意大利的传统唱法(Bel canto),“Bel canto”在不同的国家,结合不同的语言和人文背景,又衍生出不同的风格特质,带来效果上的偏差,因为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总是有误差的。再次,发声概念的模糊性。发声技术中有很多概念,“打开”“靠前”“放松”等看似简单,却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打开”,不仅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声音类型“打开”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旦“打开”过大或者不够都会带来不同的问题;还要因作品而异,作品风格不同、情绪不同、音色不同,“打开”的方式和程度自然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演唱同一首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和状态下,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很多概念的实施是模糊的、相对的、阶段性变化的,并不是一个明确而固定的。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相同要求,理解也是不一样的。理解上的误差,往往会导致不同的问题出现。由此可见,声乐艺术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考验的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及对信息的接受、辨别、执行的综合能力。所以,我们常说,声乐的学习特别需要悟性—一种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微妙的东西。

既然声乐这门学科如此抽象且需要较高的悟性和正确的指导,我们声乐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属于大概率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一定要调整好学习声乐的心态。首先,我们要清楚,学习声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不断纠错、改进的过程。很多人认为,等我唱好了再去舞台上唱,其实,唱得再好的人都会有不完美。正确的心态应该是,正因为唱得不太好,所以要敢于去舞台上唱,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改正,去获得更好的声音。毕竟在教室、琴房里唱,和在公开场合唱是两码事。这种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正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如果总是怀着否定、消极的心态,既唱不好作品,也无法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表达上。

在我的学习经历中,看到很多学生遇见困难时郁郁寡欢、自暴自弃,毕业时甚至改行,从此不敢再碰声乐。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学习中所遇见的困难,技术没有解决、音乐修养还不够是常有的事,正因为不好、不完美,才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积累。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会遇见不同的教师,每位教师的审美和方法各异。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可能会用不同的语言去描述它,并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它。在学生对声乐艺术没有整体性认知,也无法把握分寸时,面对教师们个性化、差异化、阶段化的教学特别容易迷茫。那么,面对声乐技术体系,最核心的技术是什么呢?

在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里,有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也可以引申到声乐学习上,我们从本质上来理解发声原理就是:声音是什么?声音从哪里来?声音要到哪里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波。在歌唱时,气息从肺里经过声带形成振动,穿过咽、口、鼻、头等部位产生共鸣,以抛物线的方式传送出去。这个自下而上的动作,诠释了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简言之,气息经过声带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形成了气息流动和声带振动才会产生一系列的结果:共鸣、高位置、音色变化等。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时刻要思考这几个问题:我的气息在哪里?吸到哪里?声音往哪个方向去?有了气息的流动,有了本源,才会有声音的强弱、高频与低频、音色的浓淡、情绪的快乐与悲伤……气息的流动,才是声乐技术的核心,是塑造声乐作品中一切元素的本源。声音呈现效果不佳,一定要去源头找原因。有的学生唱歌不用气、全靠力,就属于没有弄懂声音的本质问题。有的学生声音“闷”在喉咙里,或者往后“倒”,属于没有弄懂“声音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发声技术中的绝大部分问题几乎都是气息的问题。风筝飞得高不高,取决于手中的线拉得紧不紧;一棵大树向上长多高,取决于扎进土壤的根深不深。

任何声乐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抒发情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用心去歌唱”是我们在课堂里经常听到的提示。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演唱时所呈现的情感是同一种情感吗?其实不然。生活中的情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而产生的,它具有真实性、持久性、不可复制性。而演唱时的情感,是演唱者根据曲谱上的情感蓝图,调动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并以声音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种情感是短暂的、再造的,它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感。既然是再造的情感,它与生活中即刻发生的情感是不同的。它可以事先被设计并改动,也可以说它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创造出来的。一位作家在写一部悲剧性的小说时,他本人的情绪就一定是悲伤的吗?也许他创作时,恰恰会因为自己的奇思妙想常常兴奋不已。一位演唱者在演唱一段悲剧性的咏叹调时,他的内心一定是悲伤的吗?也许他正在为自己漂亮的高音而窃喜。他只要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呼吸、音色、速度、语气并结合相应的肢体动作把这一情绪准确地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就可以了。知道如何用声音表达情感,并使得观众准确地获得同样的感受,比演唱者自己是否具有那种情感体验重要得多。演唱者更像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者,应该把感动留给观众,理性留给自己!一位演唱者站在舞台上的时刻,他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要和伴奏配合、要记歌词、要调整呼吸,等等,几乎每一秒所呈现出来的音乐都是大脑和身体、生理和心理积极配合下产生的一个创造性的结果。这个过程,演唱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有一个细节稍微没有控制好,音乐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个过程是残酷的,也是对演唱者极大的考验。

任何艺术的创造过程不可能是非理性的。很多人往往会这样评价演唱者:他技术很好,但是没有情感。其实,一个人唱歌没有情感,不是情感积累的问题,依然属于技术问题的范畴。明明了解这首歌要表达的感情,却没有表达清楚,就是演唱能力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一概而论地让学生“用心歌唱”“以情带声”,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如何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每一个乐句的情感。那什么是音乐的语言呢?音乐以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来表达。音乐在行进的过程中,任何一次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都会带来情感上的起伏。

前面提到,流动的气息是演唱技术的核心,因此要表达情感,气息的流动是必要条件,它与音乐的流动、情感的流动在本质上是同构的。气息的强弱、快慢带来情感上的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气息、音乐、情感相互交织、相辅相成,这便是音乐用其自身的语言在表达情感的过程。

弄清了这些本质问题之后,当我们面对一首具体的作品时,到底需要研究什么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第一,作品的背景,包括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作品的本体分析,包括音高、节奏、曲式、和声等。第三,作品的文本分析,也就是歌词。歌词又分很多种语言,汉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英语等语言有各自不同的发音规律。所以,了解和掌握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则,也是学声乐的必经之路。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是由旋律与歌词组成,歌词又是由元音和辅音组成。当我们研究一首作品时,最微观、最直接的任务就是研究元音在口腔中的安放问题及其在音乐的横向进行中如何交接的问题。比如《花非花》这首大家都熟悉的歌,歌词是“花(huā)非(fēi)花(huā),雾(wù)非(fēi)雾(wù),夜(yè)半(bàn)来(lái),天(tiān)明(míng)去(qù),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要把这首简单的歌唱好,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首先,第一个元音“a”,一张口就要把握好力度和音色上的分寸,既要是一个清晰的“a”,又要兼顾情绪上偏暗淡的音色,口形和气息的配合要适度。接着,在歌曲进行中元音依次变化,第一个乐句中由“a”变为“e”又变回“a”,由开口音变为闭口音又变为开口音,每一次交接必须使元音统一才能保证音乐线条的完整性,从而营造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在这一小小的元音衔接过程中,学生们演唱时,“a”和“e”的音色往往难以统一。旋律上行时,从“a”到“e”的变化,如果气息和口形没有协调好,喉头就会轻微上提,音色也会随之变化。这里涉及闭口音应该如何安放,才能和前面的开口音保持统一的问题。在随后的乐句中,元音变化了十多次,每一次衔接都要兼顾在不同的音高和节奏下,对呼吸、喉头位置、口腔开度等因素的调整。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的表达都是以元音为基础而展开的。所以,元音是演唱一首作品最直接的着力点,元音唱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整首作品的品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练声的时候,永远都在练习元音的原因。元音和辅音组成了歌词,歌词背后是语义,语义背后是人物情绪,是作品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时代风格,是一种文化审美。表面上,演唱者是在研究元音的演唱,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人文世界。这就是我们在演唱不同语言的作品时,对歌词下功夫的意义所在。作为演唱者,需要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律、含义,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蕴含的不同意义。理解的深浅,决定了演唱时内涵的呈现。所以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文化修养,唱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初级水平的人,唱音高。唱完了,从头到尾一个音都没错,但是,除了声音,观众什么也没有得到。中级水平的人,唱技术。唱完了,观众会觉得这个人嗓子好、技术好。高水平的人,唱音乐、唱内涵,而让观众忽略他的技术,并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和文化的熏陶。因此唱音乐、唱文化才是声乐演唱需要追寻的终极目标。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意义所在。

时间很快,如今我从学生又变成了教师。我在课堂里时常跟学生说,虽然是我在教你们,其实也是你们在教我,从你们的各种问题中让我思考更多,在改进的过程中也让我看到了声音的各种可能性,这种辩证的过程也促使我更好的进步。边教边学,教学相长,这也是一个声乐教师的乐趣所在。

猜你喜欢
元音演唱者气息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