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视角下农村老人康养发展与思考

2019-09-19 07:43徐天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徐天琦

[摘要]从文化角度看,当前农村老人康养问题突出表现为文化主体责任不明、文化载体内容单一、需求反馈欠缺等。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助力下,农村老人康养需多元文化主体集成合力、整合资源凸显特色、注重文化需求反馈,形成动态交互、整体联动的康养新方式,从而不断改进农村老人康养状况,推动乡村振兴在老人中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振兴;农村康养;文化需求;乡村振兴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

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与建设指明新的方向。在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老龄化不断加剧,解决农村老人康养问题,满足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改善农村老人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不能忽视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所以结合当前农村老人养老情况,从文化层面助力农村老人康养发展,进一步探索更具科学性、整体性和实用性的创新方式。

1 乡村文化振兴催生农村老人康养新变化

1.1 养老内涵拓展,激发多样文化需求

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不断丰足,养老概念已不再单单局限于供给食宿,而是向康养发展。所谓康养,狭义上为健康养老,但更多倾向将其作为一种以康为目的,以养为手段的行为活动。老人们对待养老不仅仅要求物质上过得去,疾病及时防治,更希望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养老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我国养老领域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文化层面体现的便是文化需求多样性。乡村文化振兴要求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体系融合发展,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但目前被关注的养老问题主要围绕生存条件、健康指标、养老服务等方面,文化层面涉及较少,养老满意度仍面临不足。由于农村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造成了文化需求低的假象,其实不然,农村老人也与城市老人一样,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

1.2 康养产业发展,文化优势明显提升

中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养老产业具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为康养产业提供了政策指导,近年来农村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批“康养小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也提到发掘农村产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功能新价值。乡村文化振兴,为农村提供了一张对外展示的新名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有了“文化”作为附加值的特色小镇,其商业价值迅速提高,更加吸引老人的目光。同时,借助文化上的巨大优势,相较之前的枯燥、封闭的农村养老模式,农村老人康养也呈现出了开放、共享的发展新态势。

1.3 乡村文化再复兴,文化康养成新方向

目前,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照料、集中看护、互助养老等,但随着务工人口外流,农村“空巢化” “空心化”现象严重,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削弱,养老压力增大。集中看护又存在内容单一、资源有限的问题,加之农村文化单薄,传统美德渐失,互助养老开展不便,农村养老亟待注入新动能。乡村文化振兴,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很多地方开展了村中老年大学、老年文化礼堂等实践,例如绍兴市第一所农村老年大学——孙端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为2018年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乡村文化复兴,特别是优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有利于互助养老的开展。文化康养不再是城市老人或富裕高干独享的权利,也可以惠及农村老人。

2 乡村文化振兴下农村老人康养发展问题分析

随着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康养逐步展开,使得农村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但是当前农村老人康养文化层面还是存在着供需不对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文化活动内容单薄趋同等问题,制约了农村老人康养稳步发展。

2.1 主体多元,功能混乱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进入,农村康养产业发展起来,农村老人文化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供应主体数类随之扩张,家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组成了农村老人康养文化多元供应主体群,更需各主体之间权责分明、运作程序高效的供应机制。但主体关系混杂凌乱、责任缺失、定位不清等因素的存在,造成政府主导责任未担起,市场与社会组织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健全,家庭文化供给功能弱化,难以保持各主体间相互协调,运行环节重复,满足不了老人需求。同时,在当前农村老人康养过程中,将作为内部文化主体的农村老人排除在外,否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得文化供应不能很好地进行,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2.2 载体缺失,内容单一

农村康养文化是否满足农村老人文化需求,不仅涉及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富足,也关系到农村文化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占41.3%,有剧场、剧院的乡镇仅为11.9%。农村康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偏低、康养事业队伍建设薄弱,很多农村建有文化中心,但由于投入不足,常会面临缺经费、缺人手的困难,一般文化活动无从展开,更别说动员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的农村老人参与。加之仅关注有形载体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等无形载体的作用。特别是生搬硬套其他地方经验,让农村康养没有文化灵魂,导致很多土话、乡风等具有特色的方式缺失。同时在康养文化内容方面主要集中在娱乐活动上,农村老人文化生活单调,选择有限,活动形式逐大流,缺乏创新。

2.3 反馈薄弱,信息孤岛

在文化流通的过程中,反馈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很多时候都围绕着化解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一味提供文化服务,对于“日益增长的美要生活需要”方面过多的關注怎么提供需要,而忽视了真正需要什么、需要是否真的能达到美好程度问题。可以说,康养文化的“饭”已经准备了但是农村老人挑不挑食不得而知,现实中还有很多康养文化不合胃口,没有让农村老人吃饱、吃好。由于农村康养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经济资源流动力不足,缺少信息收集处理平台,农村老人与康养文化之间的厚墙没有完全打通,容易形成文化信息孤岛,加大了康养文化方面发展难度。

3 乡村文化振兴下农村老人康养模式创新措施

当前推进农村老人康养文化发展,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以康养活动内外主体为着力点,注重农村传统养老文化保护与新兴康养文化的创新,不断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反馈机制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康养文化新模式。

3.1 主体网络共促模式

农村文化振兴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主体振兴,应当继续支持各文化主体对农村老人康养活动文化层面供应,保持文化主体活力,使他们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农村老人康养发展。强调各文化主体间责任与义务,明确能提供什么、供应哪个效率更高,促进各方互动交流,形成康养文化供应网络,减少供应内容重复、缓解过程冗长效率低下,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出“1+1>2”的效果,逐步建立由政府主导指挥、产业大力推进、家庭功能回归、社会组织补充的农村康养文化多元网络供应模式。

3.2 内容传承创造模式

在文化载体方面,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福 祉。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文化人才,改善城乡差距大的现状。同时发挥无形载体作用,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文字、故事、节日等,充分弘扬优秀传统养老文化,将孝老、敬老、爱老的乡村风气传递到每一个村民心中,推进农村文化互助养老发展。燃起外出务工村民心中乡魂,促进农村外流人口返乡创业。在文化内容方面,除了要突出当地特色,更要体现兼容并包的阔达,观察吸收其他地区康养文化建设经验,结合当地条件,创造新的文化,丰富农村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形成集传承与创新一体的农村康养内容多样化模式。

3.3 信息动态共享模式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到的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不但要在供应主体上下功夫,更要把握作为农村康养内部主体的农村老人的康养文化需求,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文化信息传递、需求数据收集处理上的优势,通过建立农村老人康养实时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农村老人康养情况与文化需求、市场康养文化供求现状与质量、社会组织参与程度等,不断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建立预防机制,确保康养文化信息可以在每一个主体之间顺畅流通。进入农村的康养产业可以紧扣发展趋势,提供老人所需的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技术支持、文化信息流通交互的共享数据模式。

3.4 效果精准人性化模式

落到实处、效果精准是保证农村老人康养发展的重要一步,需构建农村康养精确对口、凸显人性化的农村康养模式。立足农村老人康养文化需要,改进观念,从注重个性化服务到人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农村老人的满意度。开展“订单式”服务和“服务外卖”形式活动,在农村康养文化方面采用“菜单—下单—配送—评价”方式,当老年人需要某种文化服务时,他可以通过平台获得这种服务,并在结束之后对本次服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从业绩效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康养文化供需方精准对接,避免资源浪费。此外,人性化突出了对老人的尊重,激发农村老人参与文化康养的积极性,通过文化融入农村、融入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乡村文化振兴为农村老人康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发展方向,是满足农村老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老人们生活更加幸福对实现乡村振兴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虽然当前农村康养在文化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它的发展前途是广袤的,前景是无垠的。通过建立主体互动、内容再创、信息互通、精准务实的农村康养文化发展新模式,为农村老人安度晚年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国际城市规划,2018(6):150-150.

[3] 孙端成校“三心”融合,助力乡村振兴[J].新农村,2018(11):2-2.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