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 发自北京
细数70年变迁,新中国的图景可以通过拼接一个个地标来展现,或是一座城,或是一条路,或是一栋楼,或是一块碑。
斗转星移,风云际会。地标早已不只是地理符号,也成了历史的记号。
沿着地标,回望来时路,我们看到了中国这70年:蜿蜒前行、不断进化。
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 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实习生 宋思静
1978年11月19日上午,一辆大客车将初到北京的上海工人宗福先送至西长安街羊坊店路1号,一座戒备森严、建有高大苏联式建筑的院子里。
几个月前,由宗福先创作剧本、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自行排演的《于无声处》火遍上海滩。11月,剧组受邀到北京公演。
1978年11月16日的首演相当成功,19日那场演出却有些神秘。演出地点在哪里、观众有哪些人,剧组事先都一无所知。
1978年11月19日晚上7点半,演出开始,能容纳千人的礼堂里只坐了两百来位观众。宗福先眼尖,从中辨认出好几位在报纸上见过的“大人物”,比如头上扎着标志性白毛巾的“农民总理”陈永贵。
待演出结束,工作人员招待剧组吃晚饭时才告知:这里是京西宾馆。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会议场所,京西宾馆从1964年正式开业至今,一直是中国政治最为执著的见证者。多次中央全会以京西宾馆为主会场,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会议也大多首选在此举行。
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京西宾馆负责人伍卫国曾说,“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一次次会议,都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春天的故事 从这里开始”
《于无声处》剧组走进京西宾馆那日,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在这里进行,改变历史进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宗福先至今仍不确定,请剧组为中央工作会议参会人员专场演出的安排是如何作出的。他只知道,在1978年11月12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三天,陈云在东北组发言时提到了《于无声处》:
“……关于天安门事件,现在北京有人也提出来了,还出了话剧《于无声处》,天安门事件是北京几百万人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不同意批邓小平同志的一次伟大的群众运动。”
当时,在舞台上“天安门事件”已经得到平反,但在京西宾馆,两股势力还处于胶着状态。
陈云的发言在会场上引起巨大反响,会议议程几乎被扭转。《于无声处》剧组就是在陈云发言的次日接到进京调演令,在波云诡谲的气氛中走进京西宾馆的礼堂。
然而,历史上那些意味深长的时刻,在发生时可能平淡无奇。2019年9月,72岁的宗福先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当时觉得那礼堂也没什么特别,观众也和普通观众一样,该笑的时候笑,戏演完就散了。”
反倒是演出结束后在京西宾馆吃的那顿饭,给宗福先留下了深刻印象:“菜式虽然普通,但烧得非常好吃”,尤其是一道照顾了上海客人口味的糖醋肉排,刚上桌就被一扫而空。
原定会期20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从1978年11月10日一直开到了12月15日。经过讨论,政治局常委们决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会址设在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这间可容纳四百余人的会议室,正面墙上悬挂着描绘万里长城的巨幅国画,画的两边各有一幅字,采用毛泽东手书体,写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期只有五日,闭幕日在时令节气上是冬至。但对于经历了漫长动荡的中国人而言,那一天却是“立春”——经济建设终于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春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改革开放的航船从这里启程。”曾长期分管京西宾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说过,最令京西人自豪的,就是第一会议室见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见证了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2002年京西宾馆会议楼翻建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第一会议室从房间布局到门窗、立柱、桌椅都保持着原样,犹如风雷激荡的会议刚刚散场。
当时北京最高的建筑
京西宾馆已经成为中国的政治地标之一,但在筹建时,它并不叫这个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解放军最高统帅机关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开会场所,中央军委决定修建一处招待所,当时取名“八一饭店”。
筹建初期,设计者到全国参观,最后参照上海锦江饭店的样式设计了主楼(即现在的西楼)。但因种种原因,迟至1960年5月,“八一饭店”工程才正式开工,后又因国家经济困难而两度停工。
196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15周年,全国人大拟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时举行国庆庆祝活动。此前,北京市以市委书记彭真的名义向国务院建议,能否在人民大会堂西侧修建一座能接待两千多名人大代表的宾馆。
对这个要求,周恩来感到很为难。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知道后,就向部队打听停工的“八一饭店”情况,得知已有一定基础。
周恩来随即指示:“军队在京西新建的饭店的收尾工程可以继续施工,力争早日完工。饭店由军队管理,军政共用。”
于是,“八一饭店”建设工程在1964年1月复工,原总后营房部组织施工部队昼夜施工,12月完成会议楼工程。受周恩来指示的启发,军委秘书长罗瑞卿根据饭店所处地理位置将其定名为“京西宾馆”。
宾馆落成时,13层的主楼在当时是北京最高的建筑。会议楼庄严肃穆,部分会议室顶部装饰有巨大的五角星,长长的过道铺有厚重的红地毯。
那时的京西宾馆,和其他公共场所一样悬挂了很多毛泽东语录。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批评了这种现象。于是,京西宾馆大厅、会议室、客房内的语录牌被全部摘下,陆续换成书画作品。多年来,全国许多书画家都以作品被京西宾馆悬挂和收藏为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新步入正轨。为适应党政军开会的需要,1979年11月,京西宾馆上报扩建东楼的计划。东楼地上27层,地下3层,于1990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承担了当年召开的亚运会的接待任务。
而西楼和会议楼,由于修建时对北京的地震问题认识不足,没有考虑抗震设防。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期间,有中央委员留言,希望尽快进行加固改造。张黎利用一次中央在京西宾馆开会的时机,跟进中央领导乘坐的电梯,当面汇报这一情况,得到了支持。
“断了皇粮, 不吃杂粮”
在京西宾馆开过会的人,都对 “京西服务”印象深刻。
京西宾馆的会场布置和物品摆放采用“拉线法”,从桌、椅到桌面的茶具、文件和文具,纵看成列,横看成行,斜看成线,整齐划一。倒水、续水时,服务员列队进入会场,步调一致、速度相同、操作轻盈,是京西宾馆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于重要客人,京西宾馆还专门建立了服务档案,记录其个性化需求。召开会议期间,一些领导有自己的专属号杯。
“我记得清清楚楚,邓小平是12号杯,叶剑英是3号杯,李先念是13号杯……”张丽华是京西宾馆最老资格的服务员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在会议科服务二组工作。她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的杯子是白瓷的,没有花纹,杯把下面用红漆写着号码。
不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周末记者在京西宾馆采访时,发现杯子已全换成兰花图案。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淡雅高洁的兰花,是京西宾馆的馆花和标志。
十八大以来,会风崇尚俭朴。列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层党代表俞佳友注意到,京西宾馆的会议接待没有了原先服务员夹道欢迎的仪式。
十一届三中开始之后,历次中央全会都在京西宾馆设会场,在此之前,中央全会的召开地点并不固定。1949年到1978年之间,在中南海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都开过中央全会。
即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央全会自始至终都在京西宾馆进行。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幕式和分组讨论在京西宾馆举行,闭幕会则改在了人民大会堂。
除了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以中央名义召开的高规格会议大多也在此召开,京西宾馆作为中国“会场之冠”的地位已经牢不可撼。
如今,在没有重要党政军会议召开的时候,日常开支需自负盈亏的京西宾馆也开始接待一些通过“组织介绍”的会务生意。但根据宾馆管理局的指示,京西宾馆仍要恪守“断了皇粮,不吃杂粮”的政治规矩。除了党、政、军会议,京西宾馆接待所有会议,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报备,即便在接待量不饱和的情况下,也不能擅自接待社会团体会议。
(本文部分参考自夏玮著《京西宾馆那些年那些事》)
国史新记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 · 进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