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旅游研究文献综述

2019-09-19 13:05于伟佳刘焕庆
当代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综述博物馆旅游

于伟佳 刘焕庆

摘要:本文分析整理了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相关文献,对于博物馆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以及比较阐述。发现我国在对于博物馆旅游的研究中出现了概念泛化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如“生态博物馆”之类的专题研究,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要用创新发展的视角对我国博物馆旅游进行开发与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综述

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进行了定义,指出博物馆是对大众开放、为社会服务、具有非盈利性的永久性机构。它出于教育、研究、娱乐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证。Bruner(1993)认为,博物馆和旅游有着类似之处。目前,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旅游休闲娱乐功能日渐突出,且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也符合了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向。以2015年、2016年为例,全国博物馆共接待78112、85061万人次,门票销售总额达329461.3、390030.8万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也指出,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及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同旅游业间的联系势必将更加紧密,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能提供一定参考。

一、博物馆旅游相关研究

博物馆旅游研究课题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但研究深度和广度相比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综合来看,对博物馆旅游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

孔旭红、孙宏实(2003)从产品的角度对博物馆旅游进行了分析,指出博物馆旅游产品存在产品层次不全和产品趋于老化的问题,并提出改变博物馆旅游的机构形象和完善博物馆旅游产品结构,增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调和性的解决措施;李瑛(2004)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但高质量、 有吸引力的博物馆不多,博物馆种类较单一,展示内容手法落后以及经营者不注意产品宣传促销等问题,进而提出了重视消费需求、均衡布设博物馆种类,转变工作观念、引入营销理念和改进展示手法、增加服务项目等发展策略;王冠玲(2007)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发现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首先必须将旅游产品与市场和资源进行对应分析,要从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微观内部着手进行设计,在设计后需要相应的开发策略将体验型产品在实践中推广于目标市场,引导游客需求,进行调整完善。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分析,发现了目前博物馆旅游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旅游者行为研究

Andrea Davies和Richard Prentice(1995)提出了遗产吸引地潜在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指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地旅游者的潜在需求,认为现有的顾客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在应用到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吸引物的旅游研究时,仍然有欠缺,有待完善。Myriam 和 Johan (1996)以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对城市博物馆旅游者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物馆对城市旅游影响较为关键,基于旅游者动机,提出相关营销战略。

刘俊(2005)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对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游客以市民与省内游客为主,外地游客对该博物馆认知度较低,满意度较高,但重游意愿和重游率较低,研究指出该博物馆还不具备独立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游览的能力;徐永红(2006)基于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SWOT分析法与需求层次分析法,创立了游客体验矩阵。并以游客体验深度访谈为基础,运用矩阵分析游客心理感受,深入了解游客需求,从而为旅游体验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曾伸(2007)基于满意度理论,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游客对解说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了解了游客的行为特征、游客的背景资料和参观特性对解说服务总体与分项满意度间的关系、游客分项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服务期望与实际满意度间的关系,为提高馆旅游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何丹等学者(2017)采用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网络评论,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法对游客在博物馆旅游过程中的旅游体验感知特征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满意度较高,游客满意度与博物馆的旅游吸引力因素密切相关。

(三)生态博物馆研究

Steven Tufts和Simon Milne(1999)认为,博物馆包括遗址类博物馆、展览中心和美术馆、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余青、吴必虎(2001)指出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在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开发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的一种持续旅游发展模式;郑威、余秀忠(2007)提出,生态博物馆反映了新博物馆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博物馆社区化,二是博物馆从关注物质遗产到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并重,相比传统博物馆旅游,生态博物馆有两个特性,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及更强的参与性。钟经纬(2008)以探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对贵州、广西八家生态博物馆进行了田野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对生态博物馆如何开展遗产保护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博物馆内相关人群的互动以及生态博物馆与所在社区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探讨;陈燕(2009)指出生态博物馆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原地保護的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保护与展示,强调文化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应正确认识这一理念,遵循保护性、原生态、选择控制、社区参与和效益回报的原则,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四)国内外博物馆旅游对比研究

陈朝隆等人(2006)分析了博物馆的旅游属性和国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向,并对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讨论了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一些问题,他们指出国外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动向包括主题与类型的多样化、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组织设计的休闲化、展示方式的情境化、服务管理的人性化、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和发展战略的全球化,并基于国际视角对于我国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角色问题(从旅游角度对城市博物馆的定位)、门票问题(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在博物馆运营中的权衡)和重游率与资源利用率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发展博物馆旅游是振兴博物馆文化和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共同需要与必然选择。

戴昕等学者(2007)分析了国外部分博物馆旅游相关文献,发现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二者互相促进,推动了博物馆旅游研究的发展,其中,旅游者行为研究和博物馆旅游影响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刘蕾(2008)回顾了国内外博物馆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博物馆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博物馆旅游者行为方面的研究,我国应加强在发展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陈桂洪等学者(2010)为了解我国在博物馆旅游研究方面的进展,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对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处于描述现象和市场调研的较初级阶段,视角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入研究;陈琴(2012)对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相关研究进行了分类比较,发现国外博物馆与城市、社区、遗产旅游的融合是社会发展趋势,促进了博物馆旅游研究的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开发也在不断拓展,要以发展创新的理念来开发国内博物馆旅游。總体而言,国内在博物馆旅游方面相对落后,处于初级阶段,但近期研究发展较快,需进一步拓展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二、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根据检索整理分析,发现我国在博物馆旅游方面的研究,大概在2000年后研究文献逐渐增多,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深度也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今后国内在博物馆旅游方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研究方法上看,根据搜集整理的大部分国内文献来看 ,目前国内大部分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简单的描述分析或者比较分析,比较少用到定量分析的办法。今后在博物馆旅游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的同时,可以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为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为实践提供指导作用。

第三,国外博物馆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研究大多数与文化、城市、遗产等融合在一起,认为博物馆是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之一,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研究也可以对博物馆与其他的融合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采取多种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对博物馆旅游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孔旭红,孙宏实.从封闭走向开放——博物馆业切入旅游市场的设想[J].经济论坛,2003(21):30-31.

[2]李瑛.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人文地理,2004(04):30-32+90.

[3]曾伸. 游客对博物馆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王冠玲. 博物馆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5]Andrea Davies,Richard Prentice. Conceptualizing the latent visitor to heritage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7).

[6]刘俊,马风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J].旅游科学,2005(05):42-49.

[7]徐永红. 博物馆旅游体验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6.

[8]何丹,李雪妍,周爱华,付晓.北京地区博物馆旅游体验研究——基于大众点评网的网络文本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2):233-237.

[9]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06):40-43.

[10]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7(03):84-89.

[11]郑威,余秀忠.生态博物馆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J].改革与战略,2007(09):116-118.

[12]钟经纬. 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3]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02):52-55.

[14]陈朝隆,陈烈,徐晓红,史铁丑.城市博物馆旅游浅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361-365.

[15]刘蕾.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9):95-97+104.

[16]陈桂洪,黄远水,张雅菲.国内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74-79.

[17]陈琴,李俊,张述林.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2,27(06):24-30.

猜你喜欢
综述博物馆旅游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博物馆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旅游
露天博物馆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