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我国是世界葡萄生产的主要国家,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17年底,全国种植面积达到7 992公顷,产量1 367.6万吨,我国鲜食葡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9.25%,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葡萄已经成为我国一种大宗水果,是我国果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中因葡萄成熟季节高温多雨而导致大量裂果霉烂,给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果树避雨栽培是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利用简易的设施塑料薄膜覆盖,可预防因树冠淋雨出现的裂果、落果及各种病害,是一项经济实用、效果显著的防病新技术。
1 避雨棚的种类与建造
根据葡萄栽植行距的宽窄和选用的架式,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
1.1 窄棚(单行棚)
棚宽2.8米,棚高2.6米,棚长50~100米,适用于行距3米的单篱架、双篱架和双十字Y形架的葡萄园。在四周灌进水泥浆凝固或用木楔塞紧固定,横梁两端用水泥桩,顶上用钢筋或竹竿、木杆从头至尾连接起来,作为棚檐和中梁,其上每隔50厘米横搭一根竹竿或细钢筋,绑缚牢固,覆上薄膜压紧即成(图1)。
1.2 宽棚(多行棚)
棚宽4~6米,棚高3.0~3.6米,棚长50~80米。适用于行距2米的篱架、平顶棚架和屋脊式架栽培。建棚时,在确定的雨棚两边,每隔6米立一根直径6厘米钢筋水泥柱,柱子埋土深60厘米、地面以上露出2.3~2.8米高,行间横向两根柱子上焊接圆弧形钢管作为棚拱,棚拱中间用钢管或木头连接在棚檐上,每隔50~60厘米用弧形钢筋或竹竿搭成棚肋,其上覆盖棚膜,再用绳子压紧即可(图2)。
1.3 半拱式简易棚
借助葡萄搭架的水泥柱,行距2.5~3米,水泥柱高2.3~2.5米,间距4~6米,用钢管加工成跨度1.5~2.0米,拱高0.5~0.7米的半弧,弧形顶部固定在水泥柱的顶端位置,用直径3.5毫米的钢丝顺行将每个弧形底端连接起来,并在弧形上均匀拉紧6道钢丝,形成的弧形棚面覆盖塑料膜(图3)。
2 棚膜日常管理
2.1 避雨时期
葡萄开花期及开花前后;葡萄幼果发育期,硬核期前后;葡萄成熟期,果实上色后到采收。这三个时期是葡萄栽培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也是葡萄最需要遮雨的关键时期。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就要开始避雨,特别是花期、果实转色期到成熟期,一定要保证避雨设施有效。早熟品种为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即使采收后也不要过早揭膜,但是也不能时间过长,过长易使枝叶徒长和影响花芽分化。
2.2 防止光氧化技术
揭膜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者晴天的上午或者下午,避开强光照射时段。揭膜前2~3天,叶片喷氨基酸钙肥+亚硫酸氢钠,能有效缓解叶片光氧化。
2.3 日常管理
覆膜期间,不下雨时,应及时卷起棚膜,使葡萄多接受阳光照射和散去闷热,以增强光合作用。
3 避雨葡萄园的土肥水管理
葡萄园土、肥、水管理是保证葡萄生长健壮、结果正常、品质优良的关键。避雨葡萄园因为隔断了自然降水的调节,土、水、肥管理主要靠人,因此更要强调管理的科学性。
3.1 避雨栽培的水分管理
避雨栽培中,水分的供应全靠人为管理,因此必须有可靠的水源,而且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结果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灌溉补水。其中最重要的时期是:结冻前、萌芽前、开花期、幼果膨大期。每年采果后一定要进行一次充分的灌溉,防止避雨棚下土壤盐碱化。实行垄栽和建立排水渠道也是避雨栽培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要重视雨季及时排水。为了节水节肥和保证灌溉的效果,要大力推广滴灌和水肥一体化。
3.2 合理使用根外追肥
针对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结合对枝叶的观察及生长势,随时进行根外追肥,迅速治疗葡萄的缺素症。一般叶面追施常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喷,效果更好。可在晴天晨露干后10点之前或者下午4点后喷施,最好选无大风的阴天,注意尽量喷施在叶背处,喷施雾滴要细,喷布周到,也可结合防病治虫药合理混合喷施。
3.3 避雨栽培必须重视质量安全
避雨栽培是在避雨棚膜下进行栽培,其通风透光、土壤肥水条件都与露地栽培不同,因此要严格按照限产提质、科学合理的水肥和树体管理标准去操作,严格控制生长调节剂和农药、化肥的使用,以确保避雨栽培葡萄产品的质量安全。
4 避雨葡萄病虫害防治
避雨与露地栽培差别很大,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也和露地栽培有明显的不同。一是采用农业综合防治的方法,以预防为主,早防早治;二是要以灰霉病、白粉病、粉蚧、日灼病的防治为重点;三是尽量减少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多采用调控膜下环境、果实套袋等一系列物理、生物防治技术。
5 避雨栽培的新问题
避雨栽培(图4)虽然解决了降雨对葡萄的影响,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避雨膜下光照减弱,花芽分化与光合作用受影响;通风透光受阻,叶幕小气候发生变化;叶面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养分运转减缓;枝蔓徒长,节间增长,叶片变薄,叶色较淡,制造养分能力减弱,营养积累较少,并影响花芽分化,果实着色和推迟成熟;隔断天然降雨,土壤生态环境转变;病虫害种类变化,生理病害突出;人工管理工作量增多,管理成本提高等。对于上述避雨栽培的缺点,应在生产中继续探讨和改进。
(作者聯系电话:138927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