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看高三历史的有效备考

2019-09-19 02:59谢非
广东教育·高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考试题选题命题

谢非

2016年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核心素养成为当下中国教育语境中的高频词汇、热点话题、理论研究课题、实践探索难题。为了应对核心素养下的高考,每年高三,学生总是有做不完的题,题海战术,以至于部分学校考前出现了撕书‘书花漫天飞舞的“壮观景象”。学生为何会对学了多年的书本如此仇恨?高三备考,“题海战术”是否合适?备考策略是否适合?

当今社会,各种教学、备考信息充斥于我们的教学。我们要对信息进行甄别、刷选,挑选出最为有效的信息、试题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事半功倍。试题的筛选是对一个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的考量。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近年高考真题,深入分析高考命题规律,筛选有价值的试题,从而使得高考复习更具针对性。

一、怎么考——高考试题命题原则

以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命题导向。依据教育部 2003 年颁布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全面发展。

(一)素养立意——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纵观2019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每个学科,每套试题都侧重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核心素养的有效达成度,是考量历史教学、备考复习成效的重要指标。考查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导向和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1. 时空观念。

【例1】(2019·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 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 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 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 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解答本题抓住时间1954、1953、1952,抓住地点东北,结合题意可知为一五计划期间,答案D。

2. 史料实证。

【例2】(2019·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28)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紀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 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 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能判断出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差异,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通过史料的呈现,分析加上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可选出答案为B。

3. 历史解释。

【例3】(2019·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遵循了写实原则

C. 突出了理性思维

D. 表达了幻灭反叛

此题选D符合题目信息的充分分析和思维逻辑。

4. 唯物史观。

【例4】(2019·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 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 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本题考查了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及危害。

5. 家国情怀。

2019年全国I卷29题凸显了追求真理、不懈奋斗、救国救民的爱国情怀;41题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31题引导学生树立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46题以阿拉曼战役为素材,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二)立足学术研究前沿

黄牧航教授在《历史科高考命题中运用学术研究新成果初探—基于2007-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统计分析》指出,教学和命题中出现的过分专业化倾向却是一条备受争议的途径,但在新课程的高考命题中却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向。[1〕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性特征、便于中学与大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高考试题命题者主体是高校教师。在命题实践上引入历史学术研究的视角,通过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形式,考查学生对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对核心素养的掌握程度。所以,渗透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新高考历史科命题专业化发展趋势。

(三)贴近现实生活、为现实服务

高考试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以古观今,体现历史学科的独特魅力与作用。所以,高考试题密切联系生活,为时代、现实服务。《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便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时代性、现实性是高考命题的特征,体现了高考引导教学,服务现实的目的和价值。

二、怎么做——高三试题选题策略

选题以《考试说明》为依据,重点练透近三年高考真题,摸清其规律与趋势。《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真题是其他模拟试题的母题,在选题前应认真研究,深刻领会高考历史考试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测试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及其思维品质,准确理解考纲规定的知识、能力范围的内涵和外延。

(一)策略一:选素养立意、导向明确的试题

高考是国家性、选拔性考试,承载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引导教学的重要作用,试题的导向性非常明确。高考试题都是命题专家精心“制作”而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选导向准确明确、体现核心素养、蕴含教育测量手段的题目,与高考目标相一致,才能事半功倍,有的放矢。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老师的负担,又能增质提效,助力学生圆梦大学。

(二)策略二:选体现历史学术研究前沿、学科能力的试题

高考试题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历史老师平时要多读书,读名家大家的书,多关注学术研究前言。选题尽可能运用学术界研究的新材料、新情境,用全科思维、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等不同材料命题,题干要设问明确、逻辑层次分明,表述简洁明了。每题一个测试中心,各题相互独立,避免链式。选项由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和几个似真的错误诱答项或非最佳答案项组成,各选项的内容和形式要相互对等,字数尽量一致,干扰项似假非假,保证适度干扰。试题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推理、判断、比较、分析等多种能力。

(三)策略三:选时代性、现实性、思想性强的试题

教材在更新、考试在改革,历史命题也在不断稳中求新。这就要求我们选题时要关注时代变化、生活现实,聚焦时政热点、党政大会的方针与政策,以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以及能以古观今的事例作为素材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独立、理性、辩证地解决现实问题。

(四)策略四:选思维含量高、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试题

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试题以教材为依据,但又高于教材,体现了素养、能力立意的要求。选择题、材料题都体现了思维的碰撞,要依据材料得出答案,打破对教材结论的思维定势。特别是42题,集中考查了学生的各种素养和多种能力,特别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书写成文的能力。选择的试题要能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能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推进,很多学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教材中的好多观点也需要不断补充完善。所以,选择有利于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的题,检测和考量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分析、有依据得出结论能自圆其说的能力。此项能力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一大优势和趋势,在开放性试题中最为明显。

(五)策略五:選命题技术成熟,难度适当的试题

所选试题要表述简洁、明确、精准,层次性设置合理,选题要注意试题选项干扰性和答案的准确性、唯一性,题干与选项要无歧义、无重叠。所选试题难度贴近高考,不能偏、难、怪,试题题量合适、难度以中等为主,具有激励作用。特别是在高考复习最后冲刺阶段的综合测试中,要有意降低试题难度,激励学生,稳定学生状态,使学生以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去迎胜高考。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只有探源觅道,选题精准,才能高效备考,花开高考。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考试题选题命题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新年刊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选题有误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光学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