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观

2019-09-19 02:45陈慧文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持。本文基于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渊源,分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并对创新与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文化观

[作者简介]陈慧文(1981-),江苏盐城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8-0006-02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探索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关键词,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多次提及,体现出了党对传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事业的历史新方位,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并发出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富含时代特色、内涵丰厚、系统而深邃的传统文化观。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根本性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传统文化观的哲学指南。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对待历史的批评、传承性。文化是生產力发展的产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化发展之根在于文化积淀,新的文化精神必定产生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之中。因此,批判与传承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显著特征。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民族文化的血脉,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才能保持永久的活力。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应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才能得到世代传承,并散发出时代的魅力。基于此,马克思文化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成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二)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基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创新,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石。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源自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他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路线,则是源自于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对于党政干部的任用与选拔,毛泽东崇尚的“尚贤”思想,源自于墨家的学说。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更是继承与发展了墨子的“非攻”思想,站在百姓的立场,反对“恃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推崇维护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等。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①毛泽东是改变中国现代历史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是其文化观形成的前提条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治国理政的精髓,成为毛泽东文化观的鲜明特色。这也对习近平的传统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想,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德法兼治”精神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等,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新时代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些丰富的理论基石之上,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明确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命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基础”的历史定位;从治国理政的层面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治国智慧、发展智慧和修身智慧;肯定了传统文化提升公民道德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塑造大国形象的重要价值;坚定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永久、科学传承的决心。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支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时既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又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理念,两者的相互融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内涵。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

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蕴含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习近平强调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教育载体,通过研读经典史籍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提出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了新的顶峰。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全面规划了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提升了党的文化思想。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文艺要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②这也可以看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一步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思想。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加强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依法治国都产生了重大作用。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及发展实践路径

(一)加强“走出去”战略,促进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交流与融合,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生成的主要途径。人类文明的发展,依赖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促进。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文化的融合发展十分注重,正如他在讲话中所指出的“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价值。”习近平对传统优秀文化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倡大力传承与创新,积极加强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从宣传与研究方面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

习近平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效形式作出了深刻而明确的阐述,主要包含宣传路径与研究方式两个方面。在宣传路径上,习近平倾向于“引经据典”的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反腐倡廉工作中,习近平引用了《范增论》中“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经典论断,阐明腐败的严重危害。在民间活动中,强调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传统美德,让优秀传统文化观念深入人心。从研究形式来看,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重大作用。号召政府部门成立传统优秀文化研究、传播机构,鼓励民众开展经典诵读、诗词赏析等活动,让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社会民众的自觉行为。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治国理政有机结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治国理政的诸多新观点与新理论。

1、将优秀傳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世界不同种族、民族间思想的交流碰撞日渐频繁,多元化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忠、孝、信、诚、礼、义、廉、耻”为代表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习近平提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将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

2、将传统文化的法治思想融入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上升到了“战略”的层面。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对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注重保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相互交织融合。儒家文化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与习近平在法治建设中强调的“法治”与“德治”并举的策略根本上是一致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科学立法,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热情。

3、将传统文化中的清正思想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伴随社会整体物质条件的提高以及外来不良思想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从根源上整治党内的不正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习近平注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清正廉明”思想来加强党建工作。在中国古代,“廉”是治国理政的四大方针之一,诸子百家对“廉政”的价值观念都有精妙的论述。习近平多次引用“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传统文化的经典论据,对党员廉洁教育提出修身、齐家、治国的新标尺。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使用职权,反对以权谋私,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营造了国家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

4、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融合。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实现精准扶贫,执政为民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联系群众。这些论断都体现了深刻地以人民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儒家思想所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为政以德”“所恶勿施”等思想都是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党建工作中也将民本思想融入其中,他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融合成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特色。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92页。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10-15(0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新时代习近平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