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通讯员 朱燕芳 赵文东 李 丽
林州市红旗渠大道
河南,虽称中原,但绝非一马平川、千里膏腴。相反,部分地区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比如:北部林州常年缺水,南部大别山区交通闭塞,“黄河最后一道弯”边上的兰考遍布盐碱地……但是,当地人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敢于改写命运,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迸发出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不同表现形式传遍神州大地,让世人共仰。
新时期的河南人弘扬先人精神,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道路上勇猛精进,创新不止,如2016年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中原大地扬帆起航,不断刷新城市面貌。河南,让人刮目相看。其中,广大建设者厥功至伟。
20世纪60年代,十万林县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英雄气概,发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豪迈誓言,历经10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65.64万元,上级拨付资金占14.94%,林县人民群众自筹了85.06%。总干渠从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落差仅有10多米,且渠线全部位于悬崖峭壁上,测量和施工精度要求很高。吴祖太作为技术员,带着一批边学边干的“土专家”,使用仅有的一台简陋的测量仪器,居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技术挑战,令人惊呼。为解决总干渠与浊河交叉的矛盾,他们别出心裁地设计建造了一个“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河水”的空心坝,让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设计建成了“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桃园渡桥”,构思巧妙;山上垒砌渠墙需要大量物料,仅靠人拉肩扛效率低下,于是土法上马空中架起“空运线”,把石灰、沙、水等从山下直送山上工地;紧挨着工地露天明窑烧石灰,不仅满足了砌渠所需,还提高功效、节约成本、节省运力。依靠勤劳智慧的双手,这些平凡的人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林州人民广场
红旗渠精神又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干部群众怀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理念,发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创造了“四同工作法”——县委班子成员与群众同吃 、同住 、同劳动 、同学习。红旗渠工程规模较大,参加施工人员众多,全县各个地方、各个单位以大局为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保证工程顺利推进。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较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80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集中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群众与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胜利。
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林州人民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入河南全省十强,靠的就是实干、巧干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生产方式的转变,林州市十万大军出太行,开始有组织地外出搞建筑,促进了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谱写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成为林州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力量源泉。
1993年5月,中共林县县委八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的决定》,动员全县人民“重振林县雄风,再造林县辉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县城旧貌换新颜。1995年,林州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2002年,林州市提出用五年时间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 2006年11月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2012年,林州市又适时提出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2015年10月,林州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内涵不断提升,为林州的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聚焦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目标定位,高标准谋划推进“水、绿、路”三篇大文章,投资10亿元进行“五河”共治,整修河道,搭建城市水系脉络;投资4亿元,建成人民公园、黄华河公园、龙湖水面景观600余亩;打造市民“15分钟休闲健身圈”。投资4.85亿元新增绿地面积5900亩,建成100亩以上游园8个,50亩以上游园90个。目前建成区绿地总面积86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884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9%。大力实施“畅通城市”工程,新扩改建市政道路30条,提升改造城市道路110公里;投资1.5亿元,完成了473条背街小巷整治,城区大街小巷全部实现“路畅、水通、灯明、见绿”,城市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100%。
以补齐民生短板为着力点,聚焦“上学难”“看病难”,投资20亿元新改扩建一中西校区、世纪学校等150所学校,投资4.7亿元建成人民医院、中医院病房楼,林州市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第二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聚力“住房难”“出行难”,投资100余亿元实施棚改项目13个,投资35亿元新改建道路40余条,新建人行天桥4座、导流岛30余组、地下通道3个,完成198个老旧小区和620余条背街小巷集中整治,投资2.2亿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74辆、投放共享单车、电单车4000余辆;聚合“办事难”“如厕难”,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工建设投资20.4亿元的红旗渠公共服务中心,主城区临街单位厕所全部对外开放,2018年投资1000万元新建50座公厕,今年还将投资1000万元新建公厕50座。
林州市高标准打造了建筑业总部大厦,持续厚植政策、服务优势,吸引建筑企业回归创业,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林州市现有各类建筑企业858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3家,一级资质企业78家。依托“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在抓好红旗渠、太行大峡谷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同时,高起点、高品位规划城乡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两区一带”示范工程,着力打造西部休闲森林带,初步构建了“城景相融、景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对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201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旗渠管理干部学院,紧紧围绕党性教育的特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红旗渠为脉络,聚力探索体验度与获得感的提升路径,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让党员干部入景入境入理,使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红旗渠管理干部学院先后被确定为中央国家机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公仆意识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中组部全国组织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中央国家机关党校首批党性教育基地等。在岁月的淘洗中,红旗渠精神愈发的光彩夺目,鼓舞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济源湨河
济源坐落在豫西北的大地上,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又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她北依太行,西居王屋,南临黄河,东接华北平原,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3万,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
回眸济源的发展历程,愚公移山精神已渗透到济源的各个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些愚公的儿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建设家园。由于饱受蟒河肆虐之苦,数万济源人自备干粮,用镢头、铁锹和箩筐一点一点驯服蟒河;凭着“头可断,血可流,引不出沁水不罢休”的韧劲,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人工天河——引沁济蟒渠;吹响“向高山水利化进军”的集结号,历经七年苦战,王屋山、鳌背山、天坛山三大水库矗立于深山峡谷之间;更有“当代新愚公”苗天才带领村民徒手十年修一路。进入21世纪,济源人民大战八年修建的供水工程,解决了14万山区人民的饮水难题;在多石少土、寸草难生的南太行山上“扎针绣花”,石上种树,造林十多万亩,让荒山变成了林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敢闯敢试。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进入新时代,济源更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新时期的城市建设也是困难重重,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就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才能打好城市建设这场攻坚战。
城市建设大格局。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济源的城市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万玉表示,近年来,该市坚持“全域规划,一体发展”的理念,大力弘扬“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按照“优化西北,拓展东南,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加快与组团融合的发展思路”,突破自然地域的限制,将市域1931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3.04平方公里,增加到55.07平方公里,形成了中心城区、复合型组团、小城镇、新农村四级城镇发展体系。
中心城区坚持地下与地上同步,硬件与软件同步,完成了海绵城市、供热、燃气、供水、污水、排水、环卫设施等10个专项规划,先后新修改造35条城市道路、30座桥梁,提升改造拥堵路口10处,打通了6条城市主干道,形成了“二环十一纵十二横”的城市路网格局。确立了新区中心轴线,以大组团的开发建设模式向四面辐射,通过建设一批行政组团、休闲组团、教育组团、文化组团、住宅组团,让城市各个建筑既各为一体,又相辅相成、相互呼应,构筑了济源行政文化教育中心发展的新空间,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更加优化,深入开展城市智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行数字城管与电子政务、公安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构建“全覆盖、全方位、无缝隙、零缺陷”的城市管护,城市便民热线服务事项及时处理率、群众满意率均达98%以上。强力开展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的“四治”活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让生活更加美好,让城市更加宜居。
美丽村镇出重彩。济源市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镇区道路排水、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为主,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下延城市管理职能,在各镇设立了环卫、城管、园林队伍,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按中心城区标准管理小城镇,小城镇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克井、承留、坡头入选全国重点镇,大峪、承留、邵原、轵城成功创建河南省园林城镇,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省级园林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入选省美丽乡村示范市(县),涌现出承留卫福安、王屋五里桥一批美丽乡村示范试点;邵原镇双房村、思礼镇水洪池村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大峪东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现在,济源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家里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村里还有直饮水站。晚上,村民就在广场上跳舞唱歌,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兰考火车站改造前后对比
生态建设为民生。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引领,河湖连通,提升路网,拓展济东”为城市建设总纲领,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唱响城市“水旋律”,做优城市“绿文章”,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把生态放在重要的位置,实施园林绿化和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山水林田湖一体治理,园林城市与园林城镇同步创建,初步构筑了“五湖九河水连通,三廊七带绿满城,园林镇绕生态市,全域济源全域景”的生态空间格局。
坚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连续15年实施“3+1”绿化,大力实施花海、花廊、花瀑、花园”工程,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立体植绿等方式,丰富绿化色彩,提升绿化景观。建设大型带状绿地,沿河植树、沿河布绿、沿河造景;对沿街单位进行了拆墙还绿,实现绿色共享;大力实施生态廊道、立体绿化示范建设,先后建成广场、公园、游园、街头绿地100余处,仅2018年以来,就启动建设了古轵公园、蟒河公园、济源植物园、牡丹园等4处面积达3000亩的大型公园,完成了市区59处7100亩空闲地生态修复,“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让百姓和游客流连忘返。人在景中,道在绿中,水在城中,城在林中……
济源水资源丰富,该市做足、做好“水文章”,确立了“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做活水经济”的水系规划理念,大力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修复河道生态。以打造城市绿色长廊、休闲长廊、居住长廊为目标,沿河布绿建园、开发住宅、建设景观带和休闲区。使水在城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再现“水丰城盈,以水润城”的美景。在城市水系治理、公园建设中,坚持生态理念引领。按照“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理念,通过“渗、排、蓄、防”相结合的手段,改善河流的调水蓄水功能,沿河栽植水生植物,提高河流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实现“控源截污、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目的,探索打造滨河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绿色亲水点、景观带,引入人行景观桥、亲水平台、木栈道,延续历史文脉,打造清水绿岸,河畅景美的城市水系。既重“颜值”又塑“气质”,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济源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愚公移山精神的助力,更是济源人民智慧和汗水的见证。
济源的知名度,美誉度一路攀升,可以说济源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怕困难,挖山不止的奋斗史、创业史。愚公移山的精神更是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它早已浸入济源人民的骨髓,使这样一个小城市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
黄河九曲十八弯,在兰考转过最后一道弯,河道呈“S”形,素有“豆腐腰”之称,给兰考带来不少的灾难。截至新中国成立前,黄河在兰考境内决口达143次。除黄河水患外,由于气候影响,兰考冬春多8级以上大风,夏秋多暴雨,水过之后,盐碱严重。因此,当地人把风沙、内涝和盐碱称为“三害”。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兴修水利,结束了兰考水患,但“三害”仍让兰考人民吃尽苦头。
1962年冬,在兰考遭受“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焦裕禄来到了兰考,上任后,走遍兰考大地,发现到处都是黄沙满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到处都是推车挑担外出逃荒要饭的农民,这让焦裕禄心疼不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最终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为了治理沙丘而大面积种植的泡桐,后来也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乐器材料。
2014年,习近平两次来到兰考,并且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兰考作为联系点,对兰考今后的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和关心,让兰考的干部和群众有了空前的动力和信心,更加坚定了兰考人民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
在兰考县焦桐路北段有一片茂密的泡桐林,其中一棵格外高大,枝干参天,为焦裕禄亲自种植,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焦桐”。当初他可能也想不到,自己带领群众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泡桐树,已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据说,当地的木匠曾经带着用桐木做成的风箱,外出打工,上海乐器厂一位专家听到拉风箱时发出的声音后,买下风箱,改成音板。从此,兰考成为乐器之乡。产品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兰考县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特色名片。
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甩掉“穷帽子”,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改善迫在眉睫,兰考面临着新的挑战。县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早已把焦裕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不断丰富焦裕禄精神的时代内涵,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赶超跨越的动力源泉。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孔德福被兰考县委县政府评为2017年度“焦裕禄式好干部”。该局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为目标,全力推动项目实施,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用匠心打造兰考城市标杆,探索出了“红、白、灰”城市主色调,塑造了拼搏奋进的城市精神。围绕群众需求,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建设了西高速口、兰商路、林泉路等28个道路项目;完成市政维修铺装6万平方米;完成文体路、阳光大厦生态停车场等绿化项目26个,新增绿化面积316.7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城区亮化工作,完成汽车站、火车站等28个楼体亮化和人民路、胜利路等5条道路照明节能改造工作;完成车站路、胜利路、仪封路街景和建筑物外立面改造51万平方米,打造精品观摩路线25公里。建成了第二、第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2.5万吨。完成了全长16公里的二污、三污引污分流和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提高了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率。
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补短板、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致力于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新安装燃气71064户,铺设改造天然气管网176公里;加强城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新打机井37眼,铺设供水管网78公里;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生活圈、休闲圈,建设24小时便利店10余个;实施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完成城区地热供暖460万平方米。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完成中山北街二期、二坝寨等42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切实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开展住房租赁试点,推进住房租赁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建成并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580套,改善了城镇贫困人口和外来就业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
坚持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乡、村三级联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贯通城乡的大交通、大绿化、大水利、大服务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符合兰考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2017年,组织实施了第一批36个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启动了精品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兰仪小镇正式启动,堌阳民族乐器小镇已初具雏形。完成2万多座户厕改造;提升改造6个镇区污水处理厂,完成1320户危房改造任务,拆除农村空置危房3412座。
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己任,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规范高效。积极破除思想壁垒、数据壁垒,以信息技术助推“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落实“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坚持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打通服务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共取消行政审批前置要件44项,为企业办理证件554件,企业群体公租房410家,个人公租房162家、个人廉租房330家,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积极推行“容缺后补”。在前置要件暂时缺少的情况下,实行主审要件缺项审批办理,推进审批工作提速增效,降低了社会成本。积极响应上级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取消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合同备案、工程质量监督登记、工程安全监督备案等环节,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后台信息流转”,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提高了办证效率,手续办理时限平均压缩23个工作日。
坚持以稳定脱贫奔小康为统揽,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全系统筛选精兵强将,组成11个工作队开展“支部连支部,一起奔小康”工作。全体工作人员以所在科室或支部为单元,分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大力发展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个驻村工作队获得县乡两级表彰。回回营村历次“清零行动”均被评为一等奖,其普惠金融、移风易俗、清零活动、产业发展等工作在兰考电视台连续播出4期。该局连续两年获得扶贫工作先进单位,3个工作队被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1个支部被评为驻村工作先进党支部。
今天的兰考,县城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农田里庄稼茂盛,一派翠绿,看不到盐碱地和风沙。
新县老城1984
新县新城2018
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接合部,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全国著名、河南省唯一的将军县。这里保存传统村落100多处,是豫南传统村落、景观村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大别山区人民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传奇,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所铸就的“大别山精神”,后来被赋予坚定信念、胸怀大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战争的创伤,新县经济发展一度滞后,上世纪80年代初,县城建成区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不足1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0.3平方米,有人曾用一盏路灯照全城、一个喇叭响全城、一根香烟转全城来形容当时的县城,可见其贫穷与落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为载体,以具有豫南特色的传统村落为抓手,依托先天山水城市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重新规划设计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许世友将军墓、郑维山将军石、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区(点),恢复城区百年老街的豫南民俗风貌,开发传统村落……财政资金不够,就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土地、鼓励民间投资、争取专项补贴等,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土地储备,按照市场规律调整基准地价,科学开发、合理出让,实现土地收益10.2亿元;“谁投资,谁受益”,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以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兴建城镇公共设施,先后融资3.6亿元,成功改造了徽派一条街、步行街、首府路、潢河路等沿街店面,硬化了部分背街小巷,建设了首府路、京九路、小西街、北城花园等农贸市场和部分民营学校;抓住国家1231红色旅游工程机遇,争取国家和省文物维修、小城镇建设等资金2亿多元,实施了潢河二、三期治理和将帅馆建设、将军山开发以及金兰山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英雄广场、和平广场、残疾人康复中心、体育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公用设施。经过几代新县人的共同努力,中心城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2平方公里,扩展至现在的50多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了52.56%,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
城区发展起来了,保存有100多处传统村落的乡村地区也不能落后。该县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财政补贴,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村里的先富群体也自掏腰包,共筹资2亿多元用于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其中,西河湾、丁李湾按照“整新如旧、修旧如旧、建旧如旧”要求,聘请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河南省城规院等国内知名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保留原有乡村风貌;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出主题邮局、“贰两毛尖”等网红店铺,发展农家乐16家,吸引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田铺大塆则以“乡村创客”为主题,采用“农户+合作社+公司+创客”的方式,打造“创客小镇”,以集融新、融智、融资、融创、融业于一体的创客空间为服务载体,吸引周边6个贫困村193户643人贫困户入股分红,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带动搬迁户就业创业120余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户成了新县政府心头的牵挂:“一个都不能少,到了2020年,大家要一起奔小康。”他们深入一线,挨家挨户把脉问诊,找准穷根,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易地搬迁,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处于豫鄂交界的田铺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3户1100人。在搬迁过程中,该县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选址上靠近医院、学校、集镇及田铺大塆创客小镇,以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必须是“深山荒芜区、地质灾害区、河滩受淹区、生态保护区”四类地区、必须是危房且自愿搬迁的“三个必须”识别搬迁对象,按照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标准,高质量完成安置小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田铺大塆创客小镇乡村旅游,吸纳搬迁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对他们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其通过发展杭白菊、淮南猪等特色种养业增收致富。目前,田铺乡的易地搬迁点幸福家园已集中安置108户392人,39人已实现就业。
70年来,新县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抓住每一次机遇,用好每一个政策,挖掘每一种资源,以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无限热情,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建设城市的发展之路,截至2018年底,新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
临颍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北接许昌,南望漯河市区,全县总面积82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10镇4乡、367个行政村,人口76万,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食品之都,被称为“河南的小广州”。
新中国成立后,临颍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进入了—个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临颍县专注于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善经营管理,全县商业管理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84年,临颍县城关南街村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不但本村村民福利高,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村里确立“工资+供给”分配制度,以实现建设共产主义社区为目标。在道路摸索过程中,他们遭到一些非议,但坚持初衷。村里醒目处有对联“共产主义是天堂 社会主义是桥梁”。
1991年,南街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亿元村”,成为临颍县的一张名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南街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了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住宅游览区、文化教育游览区、广场文化展示区、珍奇植物园区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八大观光内容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展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缩影,被确定为河南省南部红色精品线路,每年迎来50万人次参观旅游。
近年来,临颍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扬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的南街村精神,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紧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实施县机遇,全力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打造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水城共融的生态文明县城。
作为省内严重缺水县之一,穿城而过的黄龙渠、五里河常年断流,河道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环境。为了让居民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临颍县政府集思广益,坚持有解思维,实施回用城市中水、巧用丹江渠水、引颍水入城三大举措,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以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为核心,先后制定了《临颍县水系规划(2015-2030)》 《临颍县供水与节约用水专项规划》,提标改造城区内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铺设10余公里地下中水管网引中水入城,同时对黄龙渠、五里河进行河道清淤、道沿控制、景观改造、节点布湖等一系列生态性修复和改造,形成30公里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带和6个生态景观湖;利用原有低洼地,保留现有地形、水域及湿地植物,建成了占地2500亩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对梅苑、荷塘、桃花潭、兰湖等全面改造升级,打造出“两河六湖一湿地”生态水系,展现了“窑坑成湿地、荒地起平湖”新气象;“颍水入城”工程集引、提、蓄、调、治为一体,规划面积达467平方公里,目前涉及的新颍河、外沟河、五里河、黄龙渠等治理工作已经完成,6个节制闸已完成修复或新建,部分河段疏浚和溢流坝正在抢时施工,节点湖土方工程接近完工,“一纵五横”的县域生态水系正在加快形成,完成了干涸城市变水城的大转身,为其他缺水城市作出了表率。
该县始终坚持“产业绿色、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森林临颍”建设,积极推动重点公共绿地建设,围湖造绿、沿河植绿,种植各类树木60余万株,形成了5300亩生态景观带;对城区57公里长的主干道路按园林县城的标准进行新植和改造,基本实现步步见绿、路路有景;城郊占地1万多亩的颍南、颍北两个森林公园和城外8万多亩的花卉苗木产业带,形成城市绿环;按照“开门见绿、见缝插绿,内外绿化、立体绿化”的原则,强力推进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创建。目前,临颍县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1.65%、36.8%,初步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
临颍县黄龙湿地公园
清水绿城来之不易,临颍县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全面推行河长制、园长制,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的“蓝线”与“绿线”管治城市水系,改扩建雨污管网31公里,多渠道融资用于城区道路、公园和游园的绿化建设和养护,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构建清水长流、绿树长青的长效机制;在全县各大媒体开辟专栏,集中宣传建设成果,曝光各类损绿、毁绿等不文明行为,组织开展“爱我家乡这片绿”、“正当绿色卫士”等绿化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呼吁人人参与、人人保护。
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来,临颍县还给居民水清城绿的良好生态环境,拉动了周边土地升值,做活了招商引资文章,目前临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华冠养元、亲亲食品、盼盼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88家,汇集省级以上知名品牌42个,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今年以年,临颍产业聚集区累计吸引临颍及周边县区就业人员7.8万人,实现了产城互动,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