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张哲,袁琼婧,于 悦,钟 永,孟 婕,许 辉,肖湘成,陶立坚,邓声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410008)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一种新型、多站式、内容多元化的考试,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考核方法。其考核标准统一,对临床技能的评价具有广泛连续性,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与临床实际情景结合密切,被认为是评估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金标准”[1]。
本研究通过对完成通科实习阶段后临床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的 OSCE 成绩进行描述和分析(由于五、八年制学生本底条件不同,所以在本研究中并未对其OSCE成绩做统计学比较),评价两种不同学制医学生临床能力的特点,为五、八年制临床能力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生167人,2006级八年制临床医学生42人。
(二)研究方法。
临床技能考核采取OSCE方式,考核内容涉及内、外、妇产、传染等学科。OSCE共设置14个考站,具体设置情况如下(见附表)。
其中1-7站均为SP考站,除体格检查站外,余4考站SP均参与评分,SP评分占此站总分5%,考官评分占此站总分95%。辅助检查考站为客观选择题,内容包括心电图、影像等阅读判断。每个考站7.5分钟。14个计分考站,每站满分100分。
附表 OSCE考站设置情况
(一)学生OSCE总分与分项成绩。
八年制和五年制学生OSCE考试总分分别为(74.6±6.3)和(72.8±6.0)(见图1)。我们进一步将考站分为病史询问综合(1-4站)、体格检查综合(5-7站)、临床操作(8-11站)和辅助检查判读(12-13站)和文献检索(14站)五项,五年制学生各分项平均分在67-76分之间,八年制各分项平均分为69-83分之间(见图1)。
图1 五、八年制学生总分与分项成绩
(二)学生成绩分布人数比例。
将学生的成绩划分成>90, 80-90, 70-79,60-69, <60五个区间,大部分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成绩集中在70-79分区间,比例分别为60%,64%。80-90分区间五、八年制比例分别为10%和17%;60-69分区间五、八年制比例分别为17%和29%;<60分区间五、八年制比例分别为1%和2%。
分项成绩中,八年制学生在“体格检查综合”和“文献检索”分项表现突出。体检检查综合分项:80-90分区学生比例为31%,五年制为16%(见图2A);文献检索分项:>90分区间八年制学生比例高达为50%,五年制为17%(见图2B)。
(三)学生成绩最高分最低分。
在本次考试中,五年制最高/低分为87/54分,八年制最高/低分为86/53分,均缺少90分以上考生。
图2 五、八年制学生体查综合和文献检索成绩分布区间
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出了七项最基本能力,其中临床技能是医学生最核心、最基本的技能[2]。OSCE作为一种以考核临床技能为基础的考试方式,已被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广泛应用。本研究分析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八年制与五年制学生同一批参加OSCE考试的成绩,由于不同学制学生本底条件不同,本研究并未对其OSCE成绩进行统计学比较,但无论何种学制,作为合格医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五、八年制学生OSCE成绩各自的特点,以便改进临床教学。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中国高等医学精英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大学的八年制医学培养方案分为医学预科(两年)、基础与临床医学(四年)、医学科研(两年)三大模块[3]。
在本研究中,我们注意到八年制学生的文献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参加本研究的八年制学生此时仅完成通科实习阶段,并未开始正式科研训练。这一优势得益于我校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全程科研培训计划。在1-4学年中均安排了学业导师,指导其进行文献检索、综述写作、科研开题等[4]。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五年制和八年制两组学生中最高/低分没有差别,这说明了我校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教学质量基本同质化。五年制中不乏优秀学生,八年制中也有达不到标准的学生,这进一步证明了“八年制淘汰制”的必要性。
总之,八年制和五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都是要为医药卫生事业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对于五年制来说须更注重临床实践、文献检索,科研能力的培养;八年制则需要继续和发扬“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方案,并且寻求更多的创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