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2019-09-19 11:26姚光海唐光鹏李世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起数芽胞炭疽

姚光海,马 青,胡 灿,王 丹,黄 荷,聂 炜,唐光鹏,李世军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对农业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1]。患炭疽的病死家畜为人间炭疽的常见感染来源,发病以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为主。炭疽芽胞杆菌在一般有氧环境中都会形成芽胞导致炭疽呈全球性地方性分布且不可消除。另外,炭疽芽胞杆菌可用于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战,致使该病备受关注。上世纪80-90年代,贵州省人间炭疽排全国前列,属高发省份之一[2],进入21世纪后,发病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掌握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特征和流行趋势,现对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资料及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供有关防控工作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及人口学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间炭疽监测资料来源于贵州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肠道传染病防治科监测工作。病例诊断参照炭疽诊断标准(WS283-2008)[4]。聚集性疫情指1周内在同一自然村寨或集体单位发生2例及以上炭疽病例。

1.2标本采集及检测 采集患者炭疽痈组织液、全血和病死家畜剖剐地消毒前后的土壤标本培养分离炭疽杆菌,由贵州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检验科检测,鉴定方法参照炭疽诊断标准(WS283-2008)附录A[4]。

1.3资料分析 对资料用Excel建库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2 结 果

2.1流行概况 2007-2017年贵州省人间炭疽累计发生104起,病例183例,年均发病率为0.046/10万,死亡6例,年均死亡率0.002/10万。

2.2 流行特征

2.2.1空间分布 表1显示,2007-2017年贵州省9市(州)均有人间炭疽报告,累计发病前4位的地区依次为黔西南州(69例,0.215/10万)、黔南州(53例,0.139/10万)、毕节市(24例,0.033/10万)和六盘水市(18例,0.056/10万)。全省92县(市、区)中35个报告病例,占38.04%,其中,发病前五位的县(市、区)依次为册亨县(27例,1.18/10万)、望谟县(19例,0.65/10万)罗甸县(19例,0.61/10万)、贞丰县(13例,0.37/10万)和六枝特区(13例,0.22/10万),具体分布详见图1。病例均来自农村。

表1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分地区发病情况
Tab.1 Anthrax incidence based on the prefecture distribu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7-2017

地区发病数年均发病率死亡数年均死亡率波及范围辖区县区数波及县区数波及率%贵阳市10.002 00.000 10110.00 六盘水市180.056 00.000 4375.00 遵义市10.001 00.000 1417.14 安顺市70.027 00.000 8675.00 铜仁市60.017 00.000 10220.00 黔西南州690.215 40.012 9666.67 毕节市240.033 10.001 9666.67 黔东南州40.010 00.000 16212.50 黔南州530.139 10.003 12866.67 合计1830.046 60.002 923538.04

图1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分县发病分布情况Fig.1 Anthrax incidence based on the county distribu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7-2017

2.2.2时间分布 2007-2017年人间炭疽发病呈波动下降趋势(见图2),发病最高的是2007年(病例74 例,发病率0.196/10万), 发病最低的是2017年(病例1例,发病率0.003/10万)。从图3见,累计各月均有病例报告,5月-10月共报告病例149 例,占总病例的81.42%。

图2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分年发病流行曲线Fig.2 Incidence curve of human anthrax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7-2017

图3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分月发病情况Fig.3 Monthly incidence of human anthrax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7-2017

2.2.3人群分布 除5岁以下外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见表2),以25~60岁发病最多,累计报告142例,占总病例的77.60%。男女病例之比为6.96∶1。职业发病以农民最多,共报告162例,占发病总数的88.52%,其次是学生,报告11例占6.01%,离退人员3例占1.64%。

表3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分年龄性别发病情况
Tab.3 Anthrax incidence based on the age and gender of pati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7-2017

备注:#only man

2.3人间炭疽疫情流行形式 104起人间炭疽中,散发77起占总起数的74.04%,聚集性27起占25.96%。183例病例中,散发77例占42.08%,聚集性106例占57.92%。聚集性起数呈下降趋势,各年情况详见表4。

表4 贵州省2007-2017年人间炭疽疫情流行形式
Tab.4 Epidemic form of human anthrax in Guizhou Provice from 2007-2017

年度散发聚集性合计起数占总起数%例数占总病例%起数占总起数%病例数占总病例%总起数总病例数20072470.59 2432.43 1029.41 5067.57 347420081672.73 1653.33 627.27 1446.67 223020091376.47 1348.15 423.53 1451.85 17272010571.43 535.71 228.57 964.29 71420115100.00 5100.00 00.00 00.00 5520122100.00 2100.00 00.00 00.00 222013250.00 222.22 250.00 777.78 492014240.00 214.29 360.00 1285.71 51420154100.00 4100.00 00.00 00.00 4420163100.00 3100.00 00.00 00.00 3320171100.00 1100.00 00.00 00.00 11合计7774.04 7742.08 2725.96 10657.92 104183

2.4人间炭疽感染来源追溯 2013-2017年的15起人间炭疽中,明确有病死家畜的搬运、剖剐、洗切等接触史的13起占86.67%,病死家畜以牛最多,共6起占46.15%,其余为马3起,猪2起,羊和狗各1起。患者接触病死家畜时均无个人防护,感染部位皮肤均有微小伤口。

2.5 炭疽杆菌检测情况

2.5.1炭疽患者的炭疽杆菌检测情况 2013-2016年共采集15例患者的皮肤渗出液和全血进行培养检测,4例检出炭疽杆菌,阳性率26.67%,其中,皮肤渗出液14例,3例检出炭疽杆菌,阳性率21.43%,全血培养1例检出炭疽杆菌。

2.5.2剖剐病死家畜处土壤的炭疽杆菌检测情况 2013-2017年共采集剖剐病死家畜处的土壤188份进行培养检测,25份检出炭疽杆菌,阳性率13.30%,其中,消毒前的土壤57份,9份检出炭疽杆菌,阳性率15.79%,消毒后的土壤131份,16份检出炭疽杆菌,阳性率12.21%。

3 讨 论

疫情数据分析显示贵州省人间炭疽疫情下降明显,疫情以散发和局部聚集性为主,与全国和其他地方疫情类似[5-7]。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我省人间炭疽聚集性疫情的起数逐年减少,究其原因可能系2005年开始国家将贵州省纳入监测省份之一,提高了监测敏感性,能及早发现并及时调查控制疫情,使疫情流行时间大幅缩短,减少了蔓延扩散机会,另外,还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防病意识有所增强,剖食病死家畜的现象有所减少,从而减少感染暴露机会所致。

从发病地区看,贵州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高发,多为历史疫源地,需警惕地方性周期性的发生。从高发时间看,5-10月高发,可能与该季节的温湿度、雨量等气候因素适宜炭疽芽胞杆菌的生长有关。从发病人群看,男性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家畜病死后不舍丢弃、需劳动力搬运、处置等因素有关。

人间炭疽多来自动物(家畜等)炭疽,与接触(搬运、剖剐和食用加工等)病死家畜有关[2,5,7]。从本文调查的感染来源看,病例先有病死家畜(牛、马、羊等)接触史,接触时无个人防护,一方面提示为有效预防人间炭疽发病,需将关口前移至畜间疫情的预防、监测和预警,应建立和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卫生部门与农业畜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农业畜牧部门及时预警畜间炭疽疫情,卫生部门得知畜间炭疽疫情后尽快开展人间防控工作,从而有效防止人间炭疽的发生。另一方面提示农村老百姓的炭疽防病意识和知识有待强化,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沟通教育,提高群众对炭疽病的认识和自觉防范的意识,自觉将发现的不明原因死亡的病死牲畜及时报告当地畜牧部门,做到“三不、一坚持”,即不屠宰、不贩卖、不食用,坚持炭疽动物尸体火化,从而尽量避免和减少人间炭疽的发生和流行。

炭疽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具有不可消除性[3]。本文监测发现,消毒前后的土壤均有阳性,一方面提示剖剐病死家畜会污染环境,为疫情的再次发生埋下隐患,应杜绝剖剐病死家畜现象。另一方面提示基层的疫源地消毒规范性有待加强,建议疾控机构和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发行的《炭疽病诊断治疗与处置方案》和农业部《炭疽防治技术规范》(2008年)等技术规范,分别做好病人和病死畜污染环境的消毒,做好炭疽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并对消毒效果进行实验室评价,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方可解除疫点或疫区。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起数芽胞炭疽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紫苏不同组织中内生芽胞杆菌的多样性与分布特性研究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